第五节 对 外 贸 易
一、外贸体制
建国后,本县出口物资由供销、轻工业有关部门按国家下达计划安排收购,经省、地专业公司联系省各进出口公司,由内贸转为外贸,经上海口岸出口。1963年,安庆地区对外贸易公司在本县设常驻贸易小组,直接组织出口货源,1967年因“文革”动乱撤回。1975年,本县成立外贸公司,与土产公司合署办公,经营方式未变。1981年2月,外贸业务从土产公司划出,正式单独成立对外贸易公司,组织出口商品货源,开展直接对外贸易。1989年,公司固定资产295万元,自有流动资金2万元,年利润22万元,年末固定职工15人。
二、出口商品
本县外贸出口商品有水产、土产、畜产、工艺品、纺织品、粮油食品、五金矿山机械等7大类。50至70年代,主要出口商品为苎麻、茶叶、生猪、菜牛、鲜蛋、中药材等,年出口额为百余万元。80年代出口商品主要有苎麻、精干麻、麻络棉、蜂蜜、猪鬃、珍珠、墙纸、竹编、仿古家具、竹席、白厂丝、织绸用丝、桑丝绸、服装用布、镰刀等。从1980到1989年,出口商品收购额计26636万元。其中1989年为659万元,占10年出口总额247%,从1981到1989年的9年中共创汇715万美元。
本县出口商品以苎麻制品、竹编工艺品、白厂丝3项为重点。苎麻制品,主要是将苎麻加工,改为精干麻,1985年开始出口,1986年又增加苎麻条和麻络棉2个品种。从1981年到1987年,苎麻及其制品出口计创外汇180万美元,后因国际市场饱和,销路不畅,加之本县产品质量不稳,外商几次看样均未成交。竹编工艺品从1981至1989年出口收购总值计6258万元,年平均为695万元。白厂丝出口收购量,由1981年0584吨增加到1989年4258吨,9年来出口收购总值计7285万元。1989年又新增织绸用丝出口478吨,金额239万元;桑丝绸127192米,金额8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