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县山多田少,历来粮油紧缺,清乾隆十四年(1749)《石埭县续志》载:“埭邑多瓯篓邪之地,少膏腴沃壤之区,又加以金穰水毁旱涝相仍蚩穷氓家无担石之蓄。”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粮食工作。民国38年(1949)5月县人民政府设粮食科,8月易名县粮食局。1950年下设城关、龙岩、横渡3个粮库。1952年秋和1955年5月,中粮公司石埭小组和地区油脂公司委托县合作社代购的油脂业务先后并入县粮食局,至此,全县的粮油购销、储运、加工业务统由县粮食局经营。1984年2月,县粮食局易名为粮油食品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生产稳步增长。1979、1982、1984、1985四年粮食获得丰收,总产量均突破6000万斤,其中1979年总产量突破7000万斤,油菜籽和非食用油料的生产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城镇以粮油为原料的食品饮食业蓬勃兴起,国家购销网点遍及全县乡镇。国家粮仓容量达5288万斤。
建国30多年来,本县在人口剧增、耕地减少情况下,1985年全县人均占有粮630斤,比1949年增长66.2%;但由于工业、饲料用粮和城镇非农业人口用粮,每年粮食供应仍有很大缺口,需要从外地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