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港口
一、芜湖港
该港为全省最大的内河港口,也是长江沿岸第四大港口。位于青弋江、水阳江、裕溪河与长江汇合处,为宁铜、淮南、皖赣等3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交通位置极其重要。港区内江面宽阔,水势平稳,水位差为7—9米,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均在3米以上。南岸9—12号码头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汛期可泊万吨级海轮。北岸裕溪口码头近年淤积较为严重,靠泊能力有所下降。港区范围包括芜湖、裕溪口、四褐山、桂花桥等作业区,有大小码头62座。裕溪口码头是全国最大的第一座机械化内河码头,有完善的装卸车船机械化系统。南岸大件码头为宁国水泥厂配套专用码头。其余码头机械化程度较差。
二、安庆港
位于长江北岸皖河入口处和合安公路南端,系安徽西南部重要咽喉。该港背靠大别山支脉龙山南麓,且河岸弯曲,天然形成良好避风港。港区水域稳定,一般深达15—30米,枯水期亦在6米以上。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均在5米以上,常年可靠泊3000吨级船舶。港区范围内有大小码头42座。其中石化总厂、电厂、化肥厂专用码头16座。安庆炼油厂码头规模宏大,年吸原油能力为300万吨,常水季节可泊万吨油轮。
三、马鞍山港
位于长江南岸,宁钢铁路、宁芜公路穿过市区,交通便利。港区水域条件良好,水势稳定,岸线顺直,水位差小,一般水深在7米左右。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均在3米以上。港区范围(包括采石港)有大小码头17座,其中3—8号码头常年可靠泊5000吨级船舶。港口受潮汐影响,最大潮差1.33米。
四、贵池港
位于长江南岸秋浦河入江处,贵池县城郊。有公路通往安庆、青阳、东至等地。该港包括贵池、池口2港区。贵池港区位于长江分汊型河段,近年来因沙洲冲涮、淤积,对港区航道有一定影响。有码头4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均在6米以上。池口港区沿秋浦河下游东侧布局,有码头9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均在2米左右,常年可靠泊500吨级船舶。贵池港因发展较迟,港口机械化水平低于沿江各主要港口。
五、合肥港
位于南淝河中游,合肥市东南部,下行31公里至巢湖,地处淮南铁路中心点,公路四通八达。港区自延安路桥至大兴集,长达10公里,有大小码头40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为1.2—2米,可靠泊60—300吨级船舶。建国以来,港区建设发展较快,机械化操作水平己达70%。
六、蚌埠港
位于淮河中游南岸,系津浦、淮南铁路与淮河水路交叉点,交通位置极为重要。港区地处淮河凹岸,中常水位时,河面宽一般为300米,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均在2米以上。常年可停靠1000吨级驳船。有大小码头23座。
七、淮南港
位于淮河中游南岸,系淮南铁路、阜淮铁路交汇点。港区范围包括田家庵、八公山和李咀孜港,有码头27座。田家庵港水域宽阔,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一般在2米以上,可停靠1000吨级驳船。港内拥有各种装卸设备,机械化操作水平达80%。八公山港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一般为1.2米,可停靠100吨级船舶。李咀孜港规模较小,仅有1座立式码头。
八、怀远港
位于淮河中游北岸涡河入淮处。有码头2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一般为1.5米。可停靠100吨级船舶。蚌埠运往涡阳、蒙城、亳县等地物资,均在此过驳中转。
九、正阳关港
位于淮河、淠河、颍河交汇处,素有“七十二道河流归正阳”之称。有码头3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一般为1.5米,可停靠100吨级船舶。淮河干流在正阳关以下为蚌埠闸回水区,常年可通500吨级船舶。正阳关以上水深较浅。仅能通50吨级船舶,故过往物资多在此港换拖换装。
十、临淮关港
位于淮河中游南岸,与津浦铁路相联系。有码头之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一般为2米,可停靠100吨级船舶。为津浦铁路之蚌埠与淮南间主要水陆换装港。
十一、阜阳港
位于颍河中游,泉河入颍处。茨淮新河由此起点,为阜淮、青阜铁路交汇点,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港区范围包括七里河港和新港,有大小码头20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一般为1.2米,可停靠100吨级船舶。新港为水铁联运港。
十二、涡阳港
位于涡河中游南岸,与青阜铁路相联系,为水铁联运码头。有码头4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一般为1.3米,可停靠100吨级船舶。该港为涡阳、蒙城、亳县等地物资集散中心。
十三、双堆集港
位于新淠河东端,与淮南铁路相联系,为水铁联运港。有码头3座。码头前沿枯水期水深为2米,可停靠100吨级船舶。此港机械化装卸能力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