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场地设施
民国时期,县私立崇实中学没有足球场和风雨操场,各乡镇国民中心小学仅辟一块平地兼作操场,体育设施甚为简陋。
建国后,县内相继兴建了一些运动场地,增添了一批体育设施。1980年县体育场(田径场)在城关镇木棉山西麓建成,总面积1.04万平方米。场地东侧筑有七级石砌看台,中设司令台,可容纳观众近千人。田径场跑道总长250米(以内圈外沿计算),分6个道次,直道可设100米跑道8条。中间场地南部设标枪、铁饼、铅球投掷区,北部建有沙坑,辟为跳高、跳远区域,另在跑道外侧空地上安装有单、双杠器械。据统计,1965年至1985年县直单位和各乡镇共建有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各27个,灯光球场1个;中学、学区、中心小学及实验小学均设有运动场,其中石台中学拥有跑道长250米的运动场1个,场地中央设篮球场3个(其中1个为水泥场地),排球场2个。近年来,县教育局增拨体育经费,使学校体育设施逐步有了改善,县属中学和实验小学陆续添置了篮、排球架,乒乓球台、单双杠等设备,配备了比较齐全的田径器材。为增强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县示范幼儿园也增添了荡椅、翘板、攀登架、小篮球架、平衡木等器具。此外,县总工会、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及部分县直单位还设有乒乓球室和棋类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