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贯道
本县一贯道组织始于民国36年(1947),河北唐山籍人石玉明、苏静波从青阳县传入。其时永阳、柳溪、近圣、忠义等村(均在广阳一带)由道首张光壁(山东济宁县人)建立起“济世书斋”佛堂。(民国38年由点传师邢永清发展到甲子岭、溪源一带,并建立“家庭”佛堂)。该支一贯道组织后分裂为“先天道”和“人情道”两派。民国37年贵池舞鸾乡乩坛成员周学廉窜入本县香口乡锅力坑(今属七里乡)与其房兄周有道建立“忠勤”佛堂。翌年2月,又由周有道传至掘珠村,以孙太和为首开办“掘珠”佛堂,至1950年,这支一贯道组织曾先后建立“古潭舒村”、“七里”、“唐村”、“广陵”、“坦溪”等佛堂。据统计,时全县共有道首道徒351人。
一贯道组织内设道长、老人、前人、点传师、坛主、引道师、引保师、道亲(道徒)等职,凡入道者都发有一贯道的教本。县内一贯道组织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和八月十五日都要举行大集会,道内人员均需参加集会,并交纳道费1至2元。集会时,道首宣扬“一人入道,保佑全家”、“符法多端,刀枪不入,远处东西也能划来”等迷惑人心的教旨。
建国初,一贯道头目四处造谣,进行反动宣传。为维保社会治安,县人民政府开展取缔反动道会门的斗争,严惩了一贯道首恶分子,一贯道组织随之瓦解。1957年,本县六都、七都、兰关等地曾出现一贯道组织,并进行隐蔽活动,经打击后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