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附录

安徽省市、县解放述略


历经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安徽全境赢得解放和胜利,此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和人民用鲜血换来的历史丰碑。兹将各市、县城历次解放(包括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游击队攻占市、县城)时间及解放概况记录如下:
【合肥市】
民国37年(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挺进皖东,担任解放合肥任务。民国38年1月21日凌晨4时许,先遣纵队第四支队第一大队逼近合肥城外。国民党军第八兵团刘汝明部已弃城南逃,城内只有少量保安队闭城固守。先遣纵队第一大队经过喊话、宣传、谈判,国民政府合肥县县长兼县大队长龚兆庆出城迎接解放军,21日合肥宣告和平解放。解放军入城时,群众鸣放爆竹,夹道欢迎。
【阜阳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3次攻克阜阳城。前2次进城不久即撤出,未建政权,第三次为正式解放。时间依次是:民国36年(1947年)6月24日、民国36年8月27日,民国37年8月1日。第三次正式解放的情况为:民国37年5、6月间,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六军分区部队,在阜阳、颍上之间先后进行3次战斗,歼国民党军阜阳地区守军第七十四师2个连及保安团1个营。不久,人民解放军发起睢杞战役,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主力西调。第六军分区乘机集中第十一、十二团、第1支队及2个大队,共2000余人,攻打阜阳城。国民党守军保安团队慑于被歼而逃。8月1日,第六军分区部队进入阜阳县城,阜阳县宣告解放。
【阜南县】
民国36年(1947年)11月21日,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六军分区第十一团,为扩展淮北战场,向阜南发起进攻,国民党保安队逃窜,阜南县宣告解放。
【临泉县】
民国36年(1947年)9月初,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进抵豫皖苏边区,在沈丘、临泉、新蔡一带扫荡国民党军地方武装,为解放豫皖苏边区一带县城创造了条件。10月9日,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解放临泉县城,歼灭国民党守军保安队,接管临泉县城。
【涡阳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先后5次攻占涡阳县城,时间依次为: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民国35年8月26日、民国36年1月7日、民国36年10月11日、民国37年5月28日。前4次解放军入城后均主动撤出,第五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7年4月,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在涡北袭击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一个营,全歼盘踞在涡阳县境内之国民党地方武装。5月28日,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攻入涡阳县城,涡阳县获得解放。
【蒙城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新四军和解放军先后4次攻占蒙城县城,时间依次为:民国30年(1941年)2月10日、民国36年5月5日、民国36年10月1日、民国37年6月28日。前3次占领后不久撤出,第四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7年6月初,国民党军之正规部队纷纷调往主战场。国民党蒙城县自卫大队3个中队及其它地方武装共1400余人,龟缩县城内固守。为加速淮北地区全面解放,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集中第十一、十二团及涡阳县大队共2000余人,于6月27日发起对蒙城县城的进攻。28日夜攻入城内,毙敌100余人,其余全部被俘。蒙城县宣告解放。
【亳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先后4次攻克亳县城,时间依次为:民国36年(1947年)2月3日、民国36年7月9日、民国36年8月15日、民国37年2月21日。前3次占领后即撤出,第四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6年7月,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留第十一纵队划归陈粟野战军指挥,以牵制敌人兵力,配合刘邓大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民国37年2月,第十一纵队攻克黄口,南下豫皖苏地区,19日过陇海铁路线,决定首先攻打亳县城。20日夜第三十一旅奔袭亳县城,凌晨4时占领四关。国民党守军保安团见解放军入城,不战自乱,被解放军第九十三团围歼。黎明,亳县城宣告解放。
【太和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先后于民国36年(1947年)10月1日、民国37年3月5日攻克太和县城。第一次占领后即撤出,第二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7年3月3日,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豫皖苏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旅和太和县独立团联合攻打太和县城,城内有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一个加强营和保安队,共2000余人防守。5日凌晨解放军攻入城内,全歼国民党守军,太和县宣告解放。
【颍上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先后于民国37年(1948年)8月9日、民国38年1月6日攻克颍上县城。第一次攻占后即撤出,第二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8年1月3日,豫皖苏军区第四军分区部队攻打颍上县城。驻正阳之国民党军第五十五团闻讯立即赶往援救,被解放军豫皖苏军区部队伏击于途中八里河一线。6日凌晨2时,解放军在中共颍上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邵建秋的带领下,从县城四面发起攻击,6日上午,占领整个县城,俘国民党保安团800余人。当天,正值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全城一片欢腾。
【界首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于民国36年(1947年)4月17日、5月19日、10月1日3次攻克界首县城。前2次占领后即撤出,第三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6年10月1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攻入界首,国民党军保安队归降,界首县宣告解放。
【利辛县】
利辛县城原为阚疃集。国民36年(1947年)12月,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六军分区第十一团攻占解放,歼灭国民党军保安队700余人,民国37年1月,成立阚疃县人民政府。民国38年3月撤销县。1965年5月1日,在阚疃集正式设立利辛县。
【宿县】
民国37年(1948年)11月15日,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在第九纵队一部配合下,解放宿县,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又一个交警总队,共1.2万人。宿县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控制了这一战略要地,将国民党军刘峙集团55万部队分割为东西2段,为全歼该集团创造了条件。
【萧县】
民国37年(1948年)11月13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徐蚌地区进行淮海战役,于萧县附近击退国民党军第二兵团一部,攻克萧县城,萧县宣告解放。
【砀山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于民国35年(1946年)6月10日、民国36年11月10日、民国37年11月8日3次攻克砀山县城。前2次攻占后即撤出,第三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7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等部,进至商(丘)砀(山)线作战。8日,对砀山、商丘、黄口地区发起攻击,歼灭国民党军第二兵团之一八一师等部7000余人,并乘势解放砀山县城。砀山解放后,解放军控制了郑州至黄口段铁路600公里,完成对国民党军第二、十六兵团的战略包围。
【泗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于民国36年(1947年)11月21日、民国37年6月、民国37年9月22日3次攻克泗县县城。前2次攻占后即撤出,第三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7年9月初,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在洪泽湖西展开反扫荡作战。中旬,国民党军驻泗县之第九军支援主战场作战北撤。22日,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乘势攻占泗县城,泗县宣告解放。
【灵璧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于民国34年(1945年)9月5日、民国37年12月25日2次攻占灵璧县城。第一次占领后不久撤出,第二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7年10月初,国民党军第二兵团之二三八师3个团进驻灵璧,加上保安团武装,共集聚6000余兵力,待机北援,以接应国民党军淮海战场上的第二兵团。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协同江淮军区独立旅和第三十四旅攻打灵璧,以切断国民党军第二兵团退路。23日,攻城部队秘密出击。24日开始炮击,架浮桥,搭云梯,攻入城内,投入巷战。25日上午8时,战斗结束,解放灵璧县城。俘敌4460余人,为夺取淮海战役最后胜利作出贡献。
【濉溪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曾先后3次攻占濉溪。民国34年(1945年)9月27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攻占濉溪,不久即撤出。民国36年9月29日,华东野战军进抵豫皖苏地区时,再次攻占濉溪,不久又撤出。11月初,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纵队一个团,配合豫皖苏军区部队,攻袭濉溪,首先攻占烈山,于11月4日复攻占濉溪,国民党守军保安团逃窜,濉溪县遂宣告解放。
【蚌埠市】
民国38年(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蚌埠一带国民党军守军第六、八兵团,见大势已去,仓皇南逃。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第二军分区执行解放蚌埠任务。1月17日,第二军分区部队挺进淮河北岸。19日,第四、五团分2路,一路从正面渡过淮河,一面从临淮关迂回,20日解放蚌埠市。
【怀远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14日,怀远县国民党守军,将一个营主力派到涡河南岸防守,又将船只集中淮河西岸各渡口,准备逃跑。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第六军分区怀远县大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立即攻城。17日,县大队占领荆山和西门制高点,第一连攻入城内,俘国民党守军20余人,余部逃窜。晚,怀远县大队在县城内召开会议,宣布怀远县全境解放。
【固镇县】
民国37年(1948年)11月27日晨,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在豫皖苏军区独立旅配合下,向固镇发起进攻。国民党守军第三十九军独立团和辎重团炸毁镇边浍河大桥南逃。人民解放军于12时攻入镇内,固镇遂告解放。为加强新解放区的领导,中共江淮第二地委于12月2日决定成立固镇市人民政府,后撤销。1965年设立县。
【五河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先后于民国34年(1945年)9月16日、民国38年1月15日二次攻占五河县城。第一次攻占后不久撤出,第二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8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江淮军区部队乘胜进攻五河县城,15日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队开城归降,五河县宣告解放。
【淮南市】
民国38年(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部队向淮河以南挺进。18日,豫皖苏军区第十二团和第六军分区第五团,从洛河攻入九龙岗,接着占领田家庵、大通。18日,与淮南矿区国民党当局谈判,和平接管淮南煤矿,800余名矿警武装受降,淮南市宣告解放。
【凤台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先后于民国37年(1948年)11月11日、民国38年1月14日二次攻占凤台县城。第一次攻占后撤出,第二次为正式解放。其情况是:民国38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部队向凤台挺进,14日,攻打凤台县城,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团弃城渡淮南逃。人民解放军遂解放凤台县城。
【滁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乘胜南进。24日,华东野战军一部,在江淮军区部队配合下,攻人滁县县城,国民党守军保安队逃窜,滁县宣告解放。
【定远县】
在抗日战争时,新四军于民国29年(1940年)3月13日、民国30年8月15日2次攻克定远县城,但都占而不守。民国38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进击定远,国民党守军保安队逃窜,江淮军区部队即进城接管,定远县宣告解放。
【嘉山县】
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于民国29年(1940年)9月攻占嘉山县城,但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1月20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在江淮军区部队配合下,攻打嘉山县城,21日攻克,嘉山县宣告解放。
【来安县】
在抗日战争时,新四军于民国29年(1940年)3月15日、民国34年8月16日2次攻克来安县城,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1月22日,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攻打来安县城,国民党守军保安队投降,来安县宣告解放。
【全椒县】
民国37年(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逼近全椒县西南一带。在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配合下,经过周密工作,国民政府全椒县长及县属自卫团起义投诚。民国38年1月25日,江淮军区部队进入全椒县城进行接管,全椒县即宣告和平解放。
【凤阳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先期进至淮南的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为迎接大部队南进,在江淮军区部队配合下,攻打凤阳县城。16日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团逃窜,江淮军区部队入城接管,凤阳县遂宣告解放。
【天长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先后于民国29年(1940年)4月、民国34年8月20日、民国37年12月25日3次攻克过天长县城,但未固守。民国38年1月初,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进抵天长县作战,于19日攻克天长县城,解放天长县。
【巢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中旬,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第四军分区部队,在巢无独立营的配合下,攻打巢县,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队归降,人民解放军于24日进城接管,巢县宣告解放。
【庐江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于民国36年(1947年)9月10日、10月23日2次攻克庐江县城,但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1月21日,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庐江独立团,在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独立旅的配合下,攻打庐江。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第一团闻声弃城逃走,在庐(江)桐(城)边界被皖西军区独立旅歼灭400多人,其余四散逃走。22日拂晓,庐江独立团攻占县城,宣告庐江解放。
【无为县】
抗日战争时,新四军攻占无为县城,后主动撤出。民国38年(1949年)1月22日,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独立旅在中原野战军部队支援下,攻克无为县,无为宣告解放。
【含山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上旬,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向皖江地区开进,1月21日攻占含山县城,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队逃窜,含山县宣告解放。
【和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23日,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攻打和县城,城内国民党守军渡江逃窜,江淮军区部队遂入和县城,和县宣告解放。
【六安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曾于民国36年(1947年)9月2日、民国38年1月3日2次攻克六安县城,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1月21日,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独立旅沿淠河向六安县城进击,在马头集收编国民党六安自卫团,盘踞苏家埠、独山一带的国民党地方武装也向解放军投降。驻守六安城内的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见已成孤势,弃城逃遁。皖西军区独立旅和第三军分区独立团于23日进入六安县城。宣告六安解放。
【寿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16日,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第十二团南渡淮河,进击寿县城。城内国民党守军自卫大队起义投诚。17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寿县城,宣告寿县解放。
【霍邱县】
民国21年(1932年)5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军长旷继勋率领下,攻克霍邱县城。7月13日,遭国民党军围攻,浴血奋战7天后撤出。民国38年1月26日,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部队攻打霍邱县城,城内国民党守军霍邱县大队300多人投诚起义,霍邱宣告和平解放。
【金寨县】
民国16年(1927年)5月6日,金寨丁家埠等地“立夏节”起义成功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攻占金家寨,建立革命政权,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之一,后遭国民党军“围剿”撤出。民国36年8月,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于9月3日攻克金寨,不久主动撤出。民国37年9月20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大别山区剿匪。9月2日,第七十一师1个团、皖北军区警备团、六安基干团,共3个团兵力,分3路进攻金寨,沿途歼灭多股国民党军残余武装,于9月6日会师,9月7日攻克金寨,金寨获得解放。
【舒城县】
民国36年(1947年)9月8日,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在皖西支队配合下,攻克舒城,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1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南进先遣纵队,在皖西军区部队配合下,再次攻克舒城县,舒城县遂宣告解放。
【霍山县】
民国19年(1930年)6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在军长许继慎率领下,攻克霍山县城,歼灭国民党军民团1000余人,阻击由六安西援之国民党军新编第五旅500余人,后转移撤出。民国36年9月3日,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在皖西地方部队配合下攻占霍山县城,为实现当时战略目标,未守撤出。民国37年12月3日,皖西军区部队再次攻克霍山县城,霍山县获得解放。
【安庆市】
民国38年(1949年)3月下旬,担任枞阳西段渡江任务的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第十一军(后第十军),抵进安庆市郊外,从东西北3面将安庆城包围,城内国民党守军成孤立之势。为适应当时渡江作战形势,人民解放军对安庆城围而不占,达一月之久。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第十军于22日22时向安庆城发起攻击,国民党守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七四师及保安团大部逃窜,只有少部武装抵抗。4月23日上午,安庆宣告解放。
【枞阳县】
民国38年(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第九大队,挺进枞阳地区,争取国民党军自卫团一个营起义。3月30日,先遣纵队分3路进攻枞阳城,当天午夜攻入城内,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十五军一个加强营,俘营以下官兵400余人。31日,枞阳宣告解放。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前指设枞阳城内。
【桐城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曾于民国36年(1947年)9月11日攻克桐城,因实现当时战略目标需要,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2月初,为迎接主力部队南进,皖西军区独立团,向桐城发起进攻,于2月8日解放桐城。
【怀宁县】
民国38年(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渡江先遣纵队在皖西军区部队配合下,向安庆以上沿江地区进击。皖西军区第四军分区独立团在团长张友道率领下,于3月24日攻进石碑镇,解放怀宁县。
【岳西县】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于民国36年(1947年)9月19日攻克岳西县城,因实现当时战略目标需要,不久即撤出。民国37年10月1日,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独立旅再次进击岳西县城,歼灭城内国民党自卫团6个中队,拔除国民党军设在大别山腹部的一个据点,岳西遂告解放。
【太湖县】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解放军先后4次攻克太湖县城。依次为:民国19年(1930年)11月15日夜,红军第十五军,在军长蔡申熙率领下,由宿松奔袭太湖,突破城西防线,击毙守军50余名,于16日拂晓攻占太湖县城。民国23年9月4日,红军第二十五军,一路由军长徐海东率领,一路由政委吴焕先率领。攻打太湖,歼灭守军自卫团80余人,两军相会在十字街头,攻占太湖县城。民国36年7月30日,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在皖西军区部队配合下,攻克太湖县城。前3次皆根据当时形势,占领后不久即撤出。最后一次为正式解放。即民国38年3月23日,中共地方党领导的太湖县游击大队,攻占太湖县城。太湖县宣告解放。
【潜山县】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2次攻克潜山县城,民国36年(1947年)9月16日,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第三纵队挺进大别山西南沿江地区,在皖西军区部队配合下,第一次攻克潜山县城。此次因实现当时战略目标需要,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3月22日,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部队,再次进攻潜山县城,击溃潜山县城内国民党守军自卫团,攻克县城,潜山县宣告解放。
【宿松县】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红军和人民解放军3次攻占宿松县城。依次为:民国19年(1930年)9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1000余人攻克宿松县城。民国36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第三纵队第七旅,在中共宿松县委领导的独立营配合下,攻克宿松县城。此2次因实现当时战略目标的需要,攻占后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3月28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再次攻克宿松县城,宿松县宣告解放。
【望江县】
民国38年(1949年)3月28日,人民解放军皖西军区部队进攻望江县城,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队归降,皖西军区部队入城接管,望江县遂宣告解放。
【贵池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抵达南岸。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于深夜向贵池县城发起攻击,城内国民党第八兵团所辖第五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九十六军一部炸毁南门大桥溃逃。午夜12时,解放军第十一军攻入贵池县城。贵池宣告解放。
【东至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晚,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于长江南岸香口一线登陆。国民党军守军第九十军逃窜,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于22日攻占东至县城,东至县宣告解放。
【石台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后,在中共地方党领导的皖南沿江支队配合下,南下攻打城镇,追歼国民党逃军,沿江支队于4月24日攻占石埭县城(现没入陈村水库),石埭(今石台县)宣告解放。
【芜湖市】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突破国民党军港一带防线,攻打芜湖市。驻芜湖国民党军海军第二舰队所属4艘军舰及炮艇和守城的军警人员全部宣布起义。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第八十八师经南门、中山路进入市区,芜湖市宣告解放。
【繁昌县】
民国28年(1939年)1、2月间,新四军第三支队2次攻克繁昌县城,从日军手中夺回繁昌县城,根据当时形势,攻占后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七军,在渡江先遣侦察营的配合下,攻克繁昌县城,繁昌宣告解放。
【南陵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在皖南沿江支队配合下,向南陵县进击,在南陵县境内歼灭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军一部,于22日7时占领南陵县城,南陵县宣告解放。
【青阳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渡江后,即向纵深发展,在沿江支队配合下,攻打青阳县,歼灭国民党守军第八兵团一部,于23日攻克青阳县城,青阳县宣告解放。
【宣城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渡江后,迅速南进,向宣城逼近,歼灭国民党军第九十九军军直及第九十二师大部计4000余人,于24日拂晓占领宣城县城,宣城县宣告解放。
【泾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渡江后,迅速南进,驻泾县的国民党军第一六军望风逃窜,中共地方党领导的皖南沿江支队全力向泾县开进,于4月24日占领泾县县城,泾县宣告解放。
【广德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6日,人民解放军第七、九兵团渡江后,集结广德方向,待歼芜湖、南京、镇江南逃的国民党军。为切断国民党军南逃退路。人民解放军于4月26日攻占广德县城。广德县宣告解放。
【郎溪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7日,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渡江后,集结在郎溪地区,配合第七、九兵团,将南逃的国民党军第四、二十八、四十五、六十六、五十一军等5个军包围于广德地区。为配合此次围歼战之需要,在发起攻击之前,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一部于27日先期攻占郎溪县城,郎溪县即宣告解放。
【宁国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军渡江后,中共地方党领导的泾旌太地区游击队,一面拦击国民党军逃窜武装,一面攻打辖境县城,于4月24日攻克宁国县城,歼灭国民党军2个连,宁国县宣告解放。
【绩溪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下旬,中共地方党领导的皖浙支队第一、二大队,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后势如破竹的南进形势下,一面沿途伏击多支国民党逃军,一面主动解放辖境县城,30日攻克绩溪县城,绩溪县宣告解放。
【旌德县】
民国23年(1934年)12月,红军第十军团挺进皖南,于12月6日攻克旌德县城,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皖南独立旅和绩旌总队攻打旌德县城,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队70多人缴械投降。4月24日,人民解放军占领旌德县城,旌德县宣告解放。
【马鞍山市】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渡江后,即向马鞍山进击,于23日攻克马鞍山,接管矿警武装,马鞍山宣告解放。
【当涂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4日,中共地方党领导的皖南沿江支队进攻当涂,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队归降,当涂县宣告解放。
【铜陵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突破国民党军长江防线,首先占领夹江口,而后在套口、东风泡、新江口登陆,歼灭国民党军第八十八军一个营,各突击部队相继占领胥坝、南洲头、叶家圩、汀家洲、太平街,俘国民党军第一四九师1000余人,于21日20时占领铜陵县,与皖南沿江支队会师,铜陵县宣告解放。
【歙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7日,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向歙县发起进攻。经过一天战斗,全歼城内外国民党军第一六、七十三军、暂编第二师等残部2000多人,28日占领歙县县城,歙县宣告解放。
【祁门县】
民国23年(1934年)9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皖赣独立师游击大队300多人,曾攻克祁门县城,不久即撤出。民国38年4月26日,中共地方党领导的皖浙游击队,攻打祁门县城,城内国民党守军保安队归降,祁门县获得解放。
【黟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7日,中共地方党领导的皖南游击队向黟县进击,封锁县城通道,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城内国民党守军自卫队全部缴械投降,皖南游击队于4月29日接管县城,黟县宣告解放。
【休宁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7日,中共地方党领导的皖浙赣游击队攻打休宁,首先占领溪口要地,击溃国民党县自卫队,于4月28日占领休宁县城,休宁县宣告解放。
【太平县】
民国38年(1949年)4月21日,中共地方党领导的泾旌太游击队,攻打太平县城(今仙源镇),城内国民党太平县政府人员和自卫队全部投降,泾旌太游击队于4月22日接管县城,太平县宣告解放。
【屯溪市】
民国38年(1949年)4月26日,南逃至屯溪的安徽省国民政府主席张义纯率军政人员撤离屯溪,继续南逃。屯溪城内只有安徽省国民政府留守处主任兼守备司令方师岳部少量部队。中共地方党领导的皖浙赣游击支队敦促方师岳部起义。方师岳见屯溪已成孤势,应允投诚起义。28日,皖浙赣游击支队进城接管屯溪,屯溪和平解放。30日,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到达屯溪,在浙江开化境内全歼安徽省国民政府南逃人员,安徽省国民政府最后一任主席张义纯被俘,受到宽大处理。至此,安徽县、市以上城镇全部解放。
上一篇:侵皖日军及罪行
下一篇:军事管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