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二师烈士纪念碑文
路西襟江带淮,左津浦而右淮南,素为兵家必争之地,自芦沟桥事以来,国民政府虽则高喊精诚团结,实则包藏祸心,消极抗战,致使半壁河山沦于敌手。日军铁蹄所至,玉石俱焚,奸淫掳掠,杀戮同胞,中华民族,洗劫空前。兵燹之后,盗贼烽起,田园荒芜,哀鸿遍野,庐舍为墟。我新四军第二师奉命仗节东征,奋发忠勇,百战百胜,累挫敌焰,族旗所指,倭寇披靡,拯百姓于水火之中,登斯民于衽席之上,师行所至,鸡犬不惊,军民一致,敌忾同仇,皖东大地,赖以光复,广大人民无不以手加额弹冠相庆。我根据地政简刑轻,颂声载道,人民乐业,百废俱新。国民党对我民主政府之诸多建树,未予丝毫赞许,且以视若仇雠,为其媚日求和,无视民族大义,忘煮豆烧箕之议,行亲痛仇快之实,悍然高插反共之帜,对我根据地兵戎频加。我二师江淮健儿,为保卫路西人民,为尽忠国家民族,为保卫抗战成果,不顾腹背受敌,赴汤蹈火,效命疆场义无反顾,洒热血,抛头颅,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在与倭寇喋血战斗中,我二师将士,以身殉国者数以千计,其中共产党员柒百玖拾余人,为谨表烈士殊勋,地方绅老、耆宿群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并立碑以志,俾使忠魂有托,以慰英灵。值此胜利曙光在望,河山光复,指日可待,谨撰碑文,以表烈士奇勋于万一,使后死者瞻之弥高,其不务抗日专事磨擦者亦当幡然憬悟,于是为记。
师长罗炳辉
政委谭震林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七月十九日
(引自定远县藉塘新四军第二师烈士纪念碑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