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导言

导言

种子和土壤肥料以及植物保护工作,安徽省历史上完全是群众自发地进行。农民为了获得农业收成,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选种、积肥、改良土壤和向病虫害作斗争。直至清末民初,上述工作才由政府着手来抓,但也限于局部的,单一的,零星地进行,有些工作一直停滞不前,至解放前夕仍处于萌芽状态。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将种子、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提高到农业基础建设的地位来抓。截至1987年止,全省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农作物种子普查和两次土壤普查;主要农作物种子实行了4次更新和更换;不断开展群众性的治虫、选种、改土和积造肥料运动,基本上控制了蝗虫和主要病虫灾害,改变了淮北地区人无厕所猪无圈的陋习,形成了常年积肥的新风尚;全省建立起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病虫预测预报和植物检疫系统,以及种子、土壤肥料和植保业务的管理机构和种子公司、植保公司等经济实体,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