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四章 伊斯兰教

第三节 文化教育

民国初年,芜湖市清真寺内曾开办过阿文学习班,入学的均为十岁左右的回民子弟,约十余人,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每周学习两次。当时规模很小,设备简陋,课程设置是阿文的语文课和初级的宗教知识课。教授方法和学校体制,仍然是私塾式的。任教主讲的是当时清真寺历任占位阿訇,如马瑞吉、张燕宾、梅敬斋等老一辈阿訇。当时阿文班的开设,不仅是向穆民学童普及宗教教育的学校,而且也是为经堂教育提供学员作准备的初级班。该班只办了四、五年。清真小学开办后,则利用课后时间,凡是回民学生留下来,教认阿文,直到1948年才停教。
另在清光绪廿八年(1902),由回民中热心文化教育事业的乡老,集资开办清真义学,教室设在清真寺内,免费招收回民子弟入学。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间,将清真义学改名为清真回民小学,回汉学生兼收,仍免收学费。当时只开设初小班,经费由部分回民义捐。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停办,直到1944年,经芜湖回民集议,恢复学校,更名为“芜湖县私立清真小学”,推举马春霆为校长,聘用回民教师,校舍仍借用清真寺房屋,教室狭小,设备简陋,仅开三个班,即一、二年级各一个班,三、四年级合并开设一个复式班,后又增开五、六年级的一个复式斑,学生除在教室里上课外,没有其它活动场地。
芜湖解放后,原来的清真小学经过整顿校务,复式高小班停办,仍改为初级小学,马春霆仍为校长,马拔群为教导主任,并向芜湖市人民政府申请办理立案手续。自1952年秋季起,学校经费完全由市教育局拨给。学校教师待遇有所提高。1953年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的请求,在清真寺南边划拨地基,建造平房一幢,作为新校舍。1955年学校由市教育局接收,改名为芜湖市回族小学。1957年校长马春霆退休,教导主任马拔群调出,由金同生(回民,已故)任校长,程呈凤任教导主任。1962年学校扩大为完全小学,马月霞(回民)任校长。1964年人民政府又拨款购地,建成四个教室,学校已发展到11个班级,学生达五百余人,教师20多位,同年学校将原贮藏室拆除,新建一座教学楼,作为学校办公室和教师宿舍。
芜湖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该校极为关怀,多次拨款添置教具,整修校舍,使学校设备日趋完善。该校回、汉两族教师团结一致,为国家培养人才勤奋工作,教学质量逐年上升。1979年该校校长马凤霞曾参加国家民委组织的少数民族参观团去东北参观和出席国庆大典。
上一篇:第二节 经济状况
下一篇:第四节 组织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