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一章 民俗

第五节 饮食

芜湖素称鱼米之乡,在饮食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一、芜湖“老虎灶”与饮茶俗。
老虎灶是芜湖人对水炉的俗称。早在清代就已经普遍开设水炉店(老虎灶)。到清光绪年间(1875~1908)已成为芜湖28个行业之一,这个行业的产生,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点,适应了江城民户的生活习俗。即早上喝茶填满肚皮,晚上洗澡让热水浸泡全身。
芜湖是皖南茶乡的门户,人们尤其爱好饮茶。有些茶客是早、中、晚三遍茶,并风趣地说“一日三朝、朝朝腹(福)满”。认为饮茶不仅是生活的一大乐趣,而且“三朝腹(福)满”象征吉祥和祝福。因此,千家万户清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拎着水壶、水瓶到街头巷尾的老虎灶去打开水。有的老人还特地把装有茶叶的小陶壶、细瓷壶捧到老虎灶上去泡“头开”,然后顺便买些烧饼、油条、五香豆、酱生姜、臭干子、花生米等,回家过茶瘾、吃早点,这便是“以茶代餐”。午茶是在中饭后和午休醒来时饮用,沏一壶浓茶在手,畅饮一阵,满口清香,有利于提神。晚茶多半是待客或与家人聊天、纳凉、赏月、看书、阅报、做些零星杂活时饮用。此外,各家民户洗衣浆裳,大人小孩夏天洗澡也都需要大量开水。这些就使得水炉店的生意四季兴隆,营业从早到晚不间断。后来有些水炉店干脆在店内设起小茶座,让茶客坐下品茶,后面设有清水盆堂,供群众洗澡,并在老虎灶前悬挂大红黄字灯笼,一是照明,二是招揽顾客。顾客们赞扬并说句吉利话,什么“明膛亮灶,财神高照”、“灯暖水清,财气照人”等等。水炉老板听了格外高兴,立刻笑咪咪地回答:“有水有财,托福!”这种水炉店至解放初期,全市共有130多家。
1979年,芜湖引进了当涂县的新型喇叭灶,普遍在全市热水业推广使用。
二、蟹黄汤包
早在20年代初期,芜湖“同庆楼”、“醉春”、“一品轩”等大餮馆供应的蟹黄汤包就享有盛名。成为商家大户洽谈生意,招待亲朋的必备名点。蟹黄汤是用螃蟹、鲜肉皮、五花肉、精白富强粉作原料,佐以白糖、味精、酱油、葱花、姜末、细盐等配料制作而成,用料精细,制作考究,风味独特。
三、酥烧饼
“耿福兴酥烧饼”已有近85年历史,以它香、酥、脆的风味特色远近驰名,誉满长江沿岸。酥烧饼用料精细,擀制有功,熏烤到味,经过制作皮面、酥面、心馅及熏烤等多项制作程序,以三分之二皮面包裹三分之一酥面,加入芯馅,逐个擀制成型,熏烧成熟。成品的酥烧饼两面如蟹壳黄,里外酥,型美味香,酥脆爽口。咸的腰型边呈椭圆,油葱香浓,油而不腻。甜的圆而饱满,甜润爽口。是早点及茶余饭后老少咸宜的小吃佳品。这家饺面馆每年农历十一月至翌年正月,还用甜萝卜制作萝卜丝酥烧饼,其味清香,淡雅宜人,为人们所喜食。
酥烧饼这一名点,自1984年后已随名菜上了酒宴,各方宾客饮酒品菜之余,尝尝酥烧饼,更觉余味无穷。真是风味独特扬千里,名点小吃乐万家。
四、牛肉汤包
牛肉汤包是芜湖清真“金隆兴”老店发展传统技艺,创制出别具风格的名点。应市五年来,回民顾客和市民以及外地人慕名远道而来,争相品尝,交口称好。
“金隆兴”店,位于芜湖市十里长街中段,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店。1983年,店里请回原掌厨师傅马基华,他技艺精湛,在店工作67年之久,有丰富的清真菜点制作经验,他根据该店清真传统技艺,制作出牛肉小汤包。
“金隆兴”牛肉小笼汤包是用牛肉皮汤和上等牛腿瘦肉混和制馅,精白面粉擀皮,包裹芯馅制成型。牛肉包子的皮汤配制十分考究,经过三次熬汁过程,使各种原料充分显味,汤汁尤为浓醇入味。
“金隆兴”牛肉汤包的包皮制作,是用精白富强粉加适当水及老面头揉和均匀,兑碱后揉擀成皮面。牛肉小汤包掐制起花,包白面细,每20只一笼,蒸熟起笼后,配香醋姜丝食用,鲜美爽口。
五、虾籽面
有着近90年历史的“耿福兴虾籽面”,是芜湖著名小吃佳品。凡到芜湖市的人,都要慕名而至,以亲口尝为快。有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及上千名国际友人、港澳同胞曾先后品尝过。
虾籽面的面条,原是手工制作的小刀面。随着销售量的增加,手工操作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后采用精白富强面粉作原料,机械压制,为九口刀机制细面。
下面前,在碗内放入虾籽、猪肉、葱花、酱油等佐料待用。锅内放入清水,用旺火煮沸,将面条抖散,下入锅内,煮沸后略加冷水煮养片刻,捞起装碗后,兑入膏汤冲面拌和均匀后再食用,虾籽面采用宽汤窄面方法,每碗100克面条、10克虾籽。
煮熟的虾籽面,色白、汤清、味浓、喷香、食之颇有韧性,是早餐及午餐前后小吃的理想佳品。
六、汤团
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夜尝元宵已是由来已久的民间习俗。元宵又称“汤圆”,其种类繁多,制作考究。早在20年代,芜湖的街头巷尾就有众多的元宵铺及元霄担子,尤以大花园游艺场进口处的“正福斋元宵铺”名声为著。50年代,原店主转入镜湖旁的“健康小吃部”,保持和发展了原来的制作特色和正宗风味,元宵的芯馅也增加至四种,从而以“正福斋四色汤团”名扬四方。
四色汤团以鲜肉、水晶、豆沙、芝麻糖为芯馅的四种汤团。它以糯米、籼米、猪肉、红豆、白糖、猪板油、黑芝麻、麻油、细盐、味精等为原料。先制元宵粉,将适当比例的糯米、籼米(通常为4∶1)淘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约六小时,以能用手将米粒辗粹为宜,将米取出用清水略冲一下。加清水磨成无颗粒的细粉,榨干水分成为坯粉,再将毛坯粉揉碎,取出三成左右的粉量做成约2寸直径的小园饼状,放入滚水锅内煮熟,待漂起后再放入冷水中冷透,将其兑入干毛坯粉揉揣,揉熟揉透即成四色汤团的主坯粉。每个元宵约用粉25克,包裹芯馅而成。
元宵的煮沸成熟,要把握技艺恰到好处,重点是掌握好火候及火温。其方法是先用滚水下锅,待元宵飘起时,稍加冷水,使锅水保持在90℃以上水温,煮2—3分钟就可熟食用。
七、团子
团子2005-7-29、团子、团团圆圆,谐音取义,意味团圆,是合家欢聚共餐之食物。所以春节前夕,农民就用团子进城“送节”,肩挑手提的,一筐筐、一篮篮,月饼大小,上凸下平四周圆的米粉团。这就是芜湖乡间节日家家必备的年货之一。
进入腊月,农家就忙着用木模搕团子,有的木模内有花朵或寿字图案,印在团子上自然也有字有花了,然后,把生团子放入蒸笼,倒出来是又白又软的糯米粑,当即可食。团子冷却后用冷水浸在盆中,水中放些盐或碱,以防酸馊霉烂,经常换水,可放两三个月不变质。
水漂的团子吃起来极为方便,捞出往开水锅一放,煮开放糖或放青菜、食盐、猪油,吃起来又软、又粘、又有筋骨。
还可把团子放在铁锅里热油文火边煎边炕,待二面焦黄起锅,蘸以白糖食之,外酥内嫩,又香又脆。
更有会吃者将团子切成指头粗细的条,在热油锅里炸,至色泽金黄时捞起入盘,另外烩好的香菇、木耳、肉汁羹超团子条油热时浇上,“兹——”一声响,色、香、味、音俱全。可与芜湖的名菜“爬锅巴”媲美。
上一篇:第四节 祭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