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四章 粮油加工

第三节 碾米

清光绪八年(1882),芜湖米市形成后,砻坊碾米业进入兴旺发达时期。官僚、地主及其旅居芜湖的亲故,视利优厚,投资开办经营。1882-1908年间,崔国英开设汇丰,崔登开设广厚,李鸿章家属开设源德裕等,此时砻坊业增加到70户。1918、1919年,兴办机器碾米厂8家,每年可出机米60余万石。1947年底,芜湖砻坊碾米厂增加到132家。
1948年8月19日限价,芜湖混乱不堪,砻坊、碾米业除个别厂代国民党政府加工军粮,绝大多数被迫关门停业;有的殷实资本家,如恒康米厂、恽氏兄弟砻坊带着黄金、银元逃往上海。
1949年4月,芜湖解放,市军管会财政部召开砻坊碾米业会议,委托代国营公司加工大米;1950年10月,国营公司又拿出一部分粮食,委托私营米厂加工,并成立市粮食加工协商委员会,通过公私协商订立加工合约,部分米厂生产、经营尚属正常。私营万生、源泰等米厂亏欠公款,经法院判决,将机器设备抵偿债务,转给国营公司。国营公司为发展自己加工能力,先后购买益新、普丰、庆丰祥等家砻坊米厂。1951年,私营砻坊米厂减少到44家,1952年减少到18家。
解放初期,国营除委托私营砻坊米厂代加工外,国营砻坊碾米组织机构,政贸分开,1954年全部合并到市粮食管理局。
1954年秋,私营砻坊米厂批准报歇。职工和资方人员安排:除裕农米厂转产芜湖玻璃厂外,天生、裕成、公盛三厂由市人民政府介绍并贷款协助其内迁六安专区,承担该区加工任务,其余17家所有职工和资方亦由政府全部安排。内有工人百余人调马鞍山厂矿工作。
1954年大水灾后,市3个米厂经过改、扩建,全部使用橡皮砻谷机、2号铁辊米机,装配谷糙分离流筛、稻谷、糙米上机,装置升运机,绞龙进料,连大糠、细糠都用吸风管道和绞龙运走,原料、成品进出车间,由原来的肩扛手搬笨重劳动,80%改为平板车、手推车装运,劳动强度减轻,产量增加,质量提高。车间有关机器部位,进行封闭,安装管道刹克龙等设备。碾米工业兴衰,与农业丰收、平收、歉收息息相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连年丰收,加快了碾米工业的复兴与发展。1978年,市粮食加工厂第一、二米厂加工大米总产量21552吨。1985年增加到57622.83吨,提高163.36%。1984年恢复中断10余年的大米出口加工任务。
一、市第二碾米厂
1938年8月,上海的一个日本金融企业--福记洋行经理水野在芜湖设立福记洋行分行;并伙同另一中国买办资本家李先查在洋码头(今江岸路6号)着手筹建粮食加工厂,厂名“捣精研究所”,1939年3月建成投产。有橡皮砻五部,米机十部,每班10小时只生产大米万斤,半年就关闭了。1940年,驻芜日本军事机关“红部”将该厂作为军粮加工厂,第一任日本厂长高桥,改厂名为“日华精粮厂”。1942年,芜湖的买办资本家、汉奸汪子东入股,又从日军的后勤加工厂变为日华合作的商办企业,主要任务还是加工军粮,少数供应市销。汪子东入股后,一方面伙同伪商会会长李慧农、龚仁辅等组成米粮统制委员会(简称米统会),龚断和操纵芜湖米粮市场;另一方面汪子东担任日军部后勤系统的芜湖力行杜负责人,力行社在各产米地区设有办事处,经常靠日、汪伪武装向农民强购,加剧粮食搜刮,供应该厂原料。1945年9月2日,日军投降,该厂被国民党政府接收。1948年改厂名为“中央粮食部芜湖碾米厂”。1949年4月,芜湖解放,由皖南行署粮食局接收为第一加工库,1953年改为芜湖市粮食公司第二碾米厂。
二、粮食加工厂
1972年10月16日,由原第三碾米厂和工农面粉厂(前身美隆面粉厂)合并设立。全厂面积26650m2,共有碾米(两砻、四机)、饲料、胶辊、白酒及机修5个车间,仓库21幢(面积7596.71m2),储粮容量2165.53万斤,是厂、仓合一的老企业。1979年以后,由于深化改革,碾米工艺设备不断改造更新。除保证完成上级指令性大米加工任务外,还做好综合利用,加工饲料,生产白酒、酱油,以及粮食机械配件--海鸥牌砻谷辊,并扩大议购议销加工业务,经济效益显著。
上一篇:第二节 油脂
下一篇:第四节 食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