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十五章 医药卫生

第四节 卫生防疫

一、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解放前,县城街道狭窄,污水、垃圾遍地,夏天苍蝇蜂起,卫生无人管理。
1952年,为防御美帝国主义在朝鲜进行的细菌战,全县广泛开展了以外环境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3.5万吨,疏通沟渠1.7万米,填坑垫洼0.4万立方米,修、改建厕所19680个,改良水井16个。1955年,成立了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广泛开展灭蝇、灭蚊、灭鼠、灭麻雀(后改臭虫)活动,至1958年共发动9064750人次,消灭了大量蚊蝇鼠雀。1960年培训灭蚊蝇技术骨干45人。
1973年,开展饮水、粪便管理,改造水井、厕所、猪圈、炉灶,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并在峨岭公社凤凰大队建立宣城地区卫生示范点。1979年,对城关、仙坊、丫山23份自来水、开水、矿泉水进行分析,并作了净化处理。1983年春,开展群众性灭鼠运动。1984~1985年,开展“门前三包”(包秩序、卫生、绿化)、“门内达标”的爱国卫生运动,并对全县的水质进行了普查。1987年,县人民政府把治理“脏、乱、差”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改善城区环境。1989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各自来水厂的水质进行了全面分析,检验采样48个,分析数据240个,其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25%,理化指标大多合格。1990年,本县城关有环卫员36人,垃圾自卸车1辆,垃圾桶8个,处理垃圾场4座。
食品卫生解放前,本县食品卫生管理没有专门机构,食品卫生工作无人过问。
解放后,开始对饮食、理发、浴室等行业进行卫生管理。1955年2月举办卫生管理训练班,训练浴室业77人,理发业27人。1956年,成立行业卫生管理委员会,加强了对饮食业为重点,包括浴室业、理发业、旅社业、皮革业、屠宰业及冷饮、瓜果、水炉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建立循环红旗的竞赛制度,发放饮服行业卫生许可证138户。1958年,修订《行业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换发行业卫生许可证1800份,对2450个公共食堂和103个公共浴室进行卫生指导,并对县冰棒厂采样进行了检查,未发现大肠杆菌。1956~1961年,对1152名炊事员和96名行业人员进行了卫生培训。1963年成立行业卫生监督委员会,开展卫生大检查23次,发证108户,处理了两起因烂鱼引起的食物中毒,68人中毒无死亡。
1983年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县防疫站设食品卫生科,配3人专司食品卫生监督。广泛开展宣传,计发放食品卫生小册子2500本,宣传单2000份,并对全县食品行业进行摸底、登记造册。至1990年,对饮食行业进行体检12457人;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2998份,核证2233份;查出乙型表面抗原阳性375人,阳性检出率3.01%,全部调动了工作;对各种食品采样330个,经检验合格率为71%;全县有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人员11人。学校卫生1958年首次召开学校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规模较大的学校建立校医室。60年代初着重抓防治学生砂眼。1965年,贯彻落实《试行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坚持推行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1979年,对东河中学、排湾中学、城关五小242名学生进行蛔虫感染调查,感染率为59%,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1981年,继续普及眼保健操,对4154名学生进行视力调查,视力减退302人,视减率7.27%。1984年对全县中、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查治。1985年,一部分学校开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1986年对11704名学生进行体检,视减率14.81%,龋齿患病率13.31%,砂眼患病率27.11%,扁桃体患病率4.59%,鼻病患病率4.31%。1987年对南师、家发中学、城关一小、盛桥小学等校的部分教室进行了采光、噪声测定,不合标准的占多数。1989年,对南中、二中、南师、排湾中学、弋江二中、三里职高、许镇中学、家发中学的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营养正常的占72.98%,轻度营养不良15.03%,明显营养不良0.86%,轻度肥胖8.26%,明显肥胖2.07%,营养状况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0年,对全县7.5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驱虫治疗,发放丙硫咪唑16万片。劳动卫生解放后,随着国营、集体、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逐步开展起来。1958年,全县组织75名医务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伤病治疗服务,同时训练不脱产保健员96名,大部分厂矿工地建立了保健室。1959年,狠抓防暑降温,抽出专人负责厂矿卫生工作,建立戴镇厂区医院1所,卫生室12个,举办保健训练班,培训劳动保健员30人。1960年,开展防病、防毒、防尘、防暑、防冻工作。对丫山煤矿469人进行砂眼防治调查,其中Ⅱ期砂眼62人,患病率13.22%。在城关镇查治砂眼819人,夏季搭凉棚,设茶水站,发仁丹、十滴水、绿豆,防暑降温。1973年,召开矽肺读片会议,发现矽肺2例,对化肥厂废水污染水源进行了调查。1976年,对接触粉尘工人摄片215张,又发现矽肺病人2例。
1981年,开始建立农药中毒报告制度,当年报农药中毒501例,其中生产引起的292例,死亡28人。1986年,对全县106个乡镇企业建立劳动保护档案,计接触有毒有害工种工人1128人,粉尘997人,噪声103人,并对35个国营企业、3个乡镇企业的309名粉尘接触者进行了尘肺普查。1986~1990年,陆续对一些生产厂家进行了尘、毒监测,对接触有毒、有害工种工人进行体检,加强了防尘、防毒等劳动保护工作。
二、防疫
预防接种民国年间,本县曾有少数人接种牛痘、伤寒、霍乱预防疫苗,但无组织、无计划。
解放初,根据省卫生部门安排,有计划地进行免费接种牛痘、霍乱、伤寒预防疫苗。1952年本县开始免费接种白喉类毒素。1957年开始免费接种百日咳苗。1960年开始免费接种伤寒、副伤寒三联疫苗。1965年开始免费服脊灰糖丸。1973年开始免费接种破伤风、流脑、麻疹苗。1977年开始免费接种乙脑疫苗。1978年各公社配备一名防疫医生,大队建立卫生室,县、公社、大队三级防疫网基本形成。1983年,全面开展接种卡介苗、脊灰糖丸、百日咳、麻疹疫苗;并陆续开展各种预防接种技术培训。1987年用PPS法对210名儿童调查,预防接种建卡率为82.38%。1988年,冷链装备到位,当年运转8次,对497名儿童进行检查建卡,建卡率99.61%。1989年对210名儿童建卡,建卡率为99.51%。1990年成立县计划免疫保偿基金会和疾病诊断小组,推行计划免疫保偿制。全县应入保儿童29093人,实际入保15044人,入保率51.7%。1987~1990年,培训乡村医生663人次,从事计划免疫的有420人,县城常年设门诊接种,乡村共设400个接种点。
传染病、地方病防治
天花防治民国年间仅接种牛痘2880人,天花连年流行,特别是民国37年,天花大流行,致儿童大量死亡。
1951年天花92例,发药治疗,12人死亡。1952年,开始免费接种牛痘37475人,此后,连年接种。1956年发现天花病人1例,死亡,这是本县最后一例天花疫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本县遂停止接种牛痘苗。
霍乱、副霍乱防治霍乱、副霍乱即俗称“发人瘟”,死亡率极高。民国年间曾接种预防霍乱、副霍乱苗2926人份,但疫情仍有流行。
解放后,为预防霍乱、副霍乱曾多次举办训练班,培训防治专业人员,大量接种霍乱疫苗和霍乱、伤寒混合苗,成立防治小分队,设立肠道传染病检疫点,使此病在本县未再发生。
脊髓灰质炎防治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在本县呈点状发生,发病率时有波动。1962年发病15人,死3人。1965年开始服用脊灰三价糖丸,疫情得到控制,发病率下降,但不稳定。1990年,发现7例,无死亡。
麻疹防治解放前,麻疹在本县广泛流行,几乎每个儿童都有感染。1954年,用中草药紫草根、丝瓜络防治麻疹,经15到75天观察,有效率在90%以上。1956年,弋江区发生麻疹90例,用紫草根防治,很快控制了疫情。1968年发病3259例,死亡660人,发病率最高达892.87/10万。1973年,开始免费接种麻疹疫苗,发病率逐渐降低。1990年仅发病41例,发病率7.96/10万。
流脑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1951~1990年,每8~10年大流行一次。1959年、1967年、1977年、1985年为流行年,发病率分别为115.74/10万、460.97/10万、467.62/10万、34.70/10万。1985年,由于科学预测及时采取接种流脑疫苗和控制春季公共集会规模、次数等措施,发病降至169例。1990年发病仅8例,发病率降至1.55/10万。
疟疾防治疟疾又称“脾寒”、“打摆子”。1957年发病3080例,死亡1 例,发病率939.02 /10万。1962~1964年,疟疾大流行。仅1963年就有病人38547人,其中恶性症107人,发病率12198.4/10万,全省震惊。1964年省卫生防疫站在本县开展疟防试点工作,建立县防疟指挥部实施两根治、一预防及大力灭蚊方案,疫情得到控制。两根治即休止期根治(包括抗复发和预防用药)和现症病人系统治疗与根治;一预防即在流行高峰期间组织全民服用伯胺喹宁、乙胺嘧啶,大力灭蚊降低蚊密度。本县蚊类有5属20种,以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为主。
70年代,多次进行免费预防,全民服用乙胺嘧啶、伯胺喹宁。1984年,疟防工作由防疫站转交血防站负责。1990年,发病仅75例,发病率14.56/10万。
头癣查治头癣又称癞痢头、秃头,本县以黄癣为多。1957年首次查治病人10986人。1978~1981年,用灰黄霉素等综合治疗2138人,治愈率90.8%。1982年,头癣防治进入收尾阶段。1984年由血防站负责。1990年全县基本消灭头癣。
丝虫病防治此病又名橡皮腿病、流火。1964年,对城关、戴镇两地进行丝虫病普查,计查25151人,血检1333人,带虫率为9.3%,全部予以治疗。1967~1970年,又治27145人。1981年设5个点查5200人,血检微丝蚴阳性64人,阳性率7.73%,患病率6.52%,并进行了虫种鉴定,马来丝虫占75%,班氏丝虫占25%,经用海群生等药物积极防治,到1984年病情得到控制。
地甲病防治此病即甲状腺肿大症又名粗脖子病,分布在本县西南丘陵地带,其中丫山、何湾、烟墩、桂山等地较多。1957~1970年治地甲病1500余人,同时积极预防,在食盐中加碘出售,并教育山区居民多食海产品等富碘食物。1982年进行地甲病、地克病调查,此病已不多见。
三、血吸虫病防治
19世纪60年代本县始发现有血吸虫病存在,曾国藩部有一个湘军士兵在蒲桥乡柿坝村定居,就是患“水蛊胀”而死。当时的蒲桥湖(今县国营蒲桥示范农场)地势低凹,芦草丛生,是“大肚子”病的严重危害地区。民国29年(1940年),蒲桥湖有一个村十几户人家,家家都有“大肚子”病人。民国37年,黄塘强坝村和仙坊黄土潭村有4户人家24人全死于“大肚子”病。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1951年4月,皖南行署医院通过粪便检查,在本县首次发现血吸虫卵;同年5月省派8名医生来本县开展粪便检查,发现有不少的人患有血吸虫病。当年在源潭桥外滩(萝卜滩)首次发现钉螺。1957年对钉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发现全县28个乡镇中有27个乡镇有钉螺存在,共有钉螺面积1275.4万平方米,滩地占51.7%,沟渠占22.2%、农田占10.7%、塘坝河道占15.4%。遂即进行大规模灭螺,方法主要是清铲、土埋、开新沟填旧沟、人工捕捉和使用砷剂(即三氧化二砷)、茶子饼、氨水等药物杀灭。1956年、1957年两年反复灭螺,面积达99.81万平方米,分散小块已一举全歼,大螺区的钉螺密度也大大下降。1957年,对3.3万人的粪便检查,发现13个乡、镇有血吸虫病人1222人;对查出的病人全部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有病源治疗和药物治疗,即静脉注射1%的酒石酸锑钾(吐酒石),以20日为一疗程。1958年发动30多万人(次)反复灭螺700多万平方米,采用开新填旧和清沟土埋的办法,彻底改变了钉螺孳生环境,收效较好 。1959~1969年血防工作处于低潮。1970年疫情调查,发现弋江平原仍是重点流行地区。除设住院部常年收治中、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特在弋江区的蒲桥、东河、奚滩、葛林、九连及何湾区设立血防组,并由各公社卫生院派出防疫员兼管并发动大队赤脚医生参加查治病和查灭螺工作。同年采用粪便沉淀镜检加孵化和抗原皮试过筛,直肠镜检查等方法综合查病,将原锑剂静脉注射改服锑273片剂、846麻油、血防片治疗,加快了治疗进度。1976年 ,本县有钉螺面积226.6万平方米;经全面考核,除弋江、奚滩、东河、葛林、何湾、黄塘公社外,其余19个公社、镇已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1978年,本县使用硝硫氰氨(即7505)治疗血吸虫病,该药反应较小,疗程也有较大缩短。1980年,本县首次用新药吡喹酮治疗40例病人,此药高效安全,治疗上获得突破性进展 ,替代了以往所有治疗药物。1956~1990年,全县 共检1265062人次,其中患病 18609人,脾切除60人,治疗人数达85%。1990年底,仍有钉螺面积247万平方米,患血吸虫病1301人。
若干年份血吸虫病防治情况统计表
表1—5

上一篇:第三节 医疗制度
下一篇:第五节 妇幼保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