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线企业
1967年为适应战备需要,上海市仪表局系统在本县孙村、碧云、白地、俞村、蔡家桥、旌阳等地建成卫东、工农、延安、立新、险峰、井冈山、东风、旌旗、韶山、满江红、星火、向阳12个“小三线”工厂和长征材料储备库。固定资产原值9100万元,占地85.7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99万平方米。1985年国务院决定“小三线”工厂迁回上海,并将厂房、设备、资金全部无偿移交当地。本县为发挥“三线”工厂原有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横向联系,抽调35名技术骨干,逐厂落实改造项目。县经委先后利用“三线”的计量站、满江红厂、井冈山厂、延安厂厂房建起星火电子元件厂、建筑装潢材料厂、苎麻纺织厂、延安电子元件厂;并与马鞍山市、上海市分别联营,在韶山厂、卫东厂建起旌马氟化厂和申德帆布厂;黄山台钻厂和县农机厂部分车间迁入向阳厂内。乡镇企业也利用“三线”厂新建一批工厂,如云乐乡在险峰厂办旌德县电器厂,版书乡、旌阳镇利用工农厂办起黄山羊毛衫厂和纺织专件厂,南关乡利用星火厂办起电焊熔剂厂,旌桥乡在星火厂办起县第三麻纺厂,庙首乡在立新厂办县第四麻纺厂等,至1987年底,三线企业已全部移交本县,18个项目相继上马,共有职工1125人,创产值616万元,利润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