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图书阅览
一、图书收藏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御史刘田梧建尊经阁,三十三年(1605),知县刘斯原捐俸购置书籍,列书目悬于东壁。明崇祯十六年(1643)、清咸丰四年(1854),两度毁于兵燹。民国13年(1924),县教育会长孙昶创设图书馆,后改为县民众教育馆,内设图书阅览室。1949年,存书约4000册。
建国后,图书工作发展很快。全县现有大小图书馆(室)63个,总藏书量343712册,专职管理人员50人,兼职管理人员37人。其中社会公共图书馆(室)28个,藏书70586册;工会所属厂矿内部图书室13个,藏书19026册;教育系统所属学校内部图书室21个,藏书7.81万册;驻军八六医院内部专业图书馆1个,藏书17.6万册。在公共图书馆室中,县图书馆是全县藏书中心和业务交流中心。
县图书馆成立于1959年6月1日,原馆址在城关东大街三条巷口,4间平房2个包厢,初置书6000余册。1960年后并入县文化馆,设图书报刊阅览室,藏书万余册。“文化大革命”中,被焚毁许多经典著作,劫走大批书刊,日常工作停顿。1978年8月20日恢复当涂县图书馆名称,与县文化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抽出5名职工管理图书。1979年7月与县文化馆分开。1985年10月,省文化厅拨款3万元,县拨款10万元,在大成坊东侧新建馆舍3层楼房1座,面积638平方米。1989年底,藏书34562册。
二、图书借阅
全县公共图书馆(室)常年对外借阅,其他内部图书馆(室)由所在单位规定借阅时间,全县阅览总座位共1639个。县图书馆内设成人阅览室、图书租阅室、期刊租阅室、资料室、采编室和书库。对外借阅的图书中,社会科学(含文学艺术)类占65%,自然科学类占25%,综合性图书占10%。图书分类编目采用“中图法”。1978年前,凭借书证闭架式免费借阅图书,1979年起实行图书押金半开架式借阅,1988年实行新书租阅,收取少量租金,全开架式对外服务。共发放借书证1282份,年均读者24623人次。
对乡镇公共图书室,原先无偿提供图书周转,1989年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办法,统一集资,统一购书,按期按点周转供阅。每年举办2~4次读书演讲会和知识竞赛活动。1987年,当涂县图书馆被授予安徽省公共图书馆“三爱一优”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