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施工企业
一、国营建安企业
1985年底,铜陵有国营建安施工企业五家,职工总数7700人。
〔有色建安公司〕企业全称: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建筑安装公司。该公司是铜陵目前最大的施工企业,公司机关位于长江西路,其8个直属单位分布于铜官山区和郊区,总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1985年底有职工4001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固定工2408人,合同制工人246人,集体所有制工人666人,外包工681人。在全民所有制职工中,工人1800人,工程技术人员77人,管理人员281人;35岁以下职工1567人;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07人。公司固定资产原值1771.2万元,净值1069.2万元,定额流动资金425.1万元。公司拥有机械设备711台,其中部控设备12台,总重量1663吨;动力机械总功率16823千瓦,全员动力装备率为12.4千瓦/人,全员技术装备率为3295元/人。公司拥有房屋建筑面积12.28万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3.82万平方米。
公司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本溪钢铁公司工业工程公司碾子山工区。1958年迁来铜官山市,同年公司机关迁至合肥,1962年精简后重迁铜陵,演变为今天有色建安公司。
34年来,该公司转战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北京、内蒙古、安徽、湖南七省一市,参加过国家军事、冶金、纺织、化学和电子等工业的部分重点工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34年中累计创造施工产值2.48亿元,完成土石方1104万立方米,砌筑56.2万立方米,浇铸混凝土336.2万立方米,抹灰92万平方米,安装设备1.32万吨,安装各种管道67.8万米,电缆23万米。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修建部〕该部的前身是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工程队,1979年3月扩建为有色金属公司修建部,主要承担有色金属公司四项费用投资的建筑安装工程。1985年10月,该部并入有色建安公司。
合并前,该部位于长江西路,占地12万平方米,有职工875人,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45.75万元,房屋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1979年到1985年累计完成产值1315.3万元,上缴利润17.35万元。
〔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该公司是铜陵主要建安施工企业之一。建于1957年,公司机关位于义安北路,企业占地27.68万平方米。1985年底有职工2530人,其中正式工1811人;有工程师13人,助理工程师3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9人。职工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332人,工人平均年龄37岁,平均技术等级4.11级。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净值912.74万元,是1959年的77倍。拥有施工机具526台,设备总功率4198.6千瓦,工人技术装备率1079.36元/人。
公司成立时只有四个工种,单一从事土木建筑。现拥有四个土建工程处和一个安装工程处以及机具管理站、预制厂、汽车队、木材加工厂、职工技校和卫生所,设有18个职能科室,能够从事大、中型厂房、高层建筑的土建、安装施工,成为综合性的中型企业。
28年中,公司累计竣工面积101.65万平方米,占全市同期房屋竣工面积的33%,建设了市区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舍、影剧院、医疗卫生设施。
1985年,该公司自行完成工作量1695.94万元,比1980年翻了一番,全员劳动生产率6850元/人,房屋竣工面积7.06万平方米,工业产值183.61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1985年,获省建设厅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奖。
〔化建公司〕企业全称:铜官山化工总厂化工建筑安装公司。该公司前身是1978年12月成立的化工总厂化建队,1984年7月与化机厂合并成立化工建筑安装公司,为三级施工企业,主要承担化工系统基建、维修和设备安装工程。1985年底,公司有职工5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人;工人平均级别三级;平均年龄28岁。公司固定资产原值131.96万元,净值108.3万元,流动资金90万元;有房屋建筑面积4190平方米;有机械设备88台(件),总功率1328马力;技术装备率为800元/人,动力装备率为1.4马力/人。目前年生产能力为:加工吨位450吨,工业产值10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000元/人。1985年,该公司土建部分完成施工产值220.76万元,竣工面积1.01万平方米,完成单位工程69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416元/人。
〔市纺织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该公司系市纺织局所属小型建安企业,主要承担纺织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资格为四级。该企业前身是市绢纺厂修建队,成立于1980年,当时有职工26人。1984年9月成立纺织总厂建筑队,人员扩大到46人,增加机具设备五台,除从事土建工程外,已能承担机械、电气设备安装。1985年11月改建为纺织建工部,有职工108人,增加运输、施工机具八台。1986年8月,纺织局对该部进行了整顿,于9月组建成纺织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人员精简到66人,增设一个预制件厂和一个带锯车间。
〔普济圩建筑公司〕企业全称:安徽省普济圩建筑工程公司。该公司是省农垦厅主管的全民所有制施工企业,企业级别四级,位于铜官山区的普济圩农场境内。公司前身是普济圩农场运建队,建于1963年。1965年运建队划分为运输队和基建队。基建队专门从事场内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施工。1985年,基建队扩建为普济圩建筑工程公司,从主要为农场服务转为面向社会,参与竞争。公司全员540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技术人员13人,技术工人308人,工人平均技术等级4.8级。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净值47万元,流动资金40万元,各种机械装备净值35万元。1985年创施工产值25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
二、集体建安企业
1985年底,本市有集体建安企业七家,职工总数3100人。
〔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该公司是综合性的中型施工企业,也是铜陵市主要建安施工队伍之一。创建于1963年,公司机关位于义安南路,企业总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拥有房屋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1985年底有职工1361人,有专业技术人员47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3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7人。全公司固定资产原值359.96万元,净值302.95万元;拥有各类机具243台,总功率3876马力。
该公司下辖七个工区(包括厂、队)和一个劳动服务公司,一个实验室、一个设计室、是一个由土木建筑、水电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木材加工和涂料生产构成的二级施工企业。该公司成立以来共完成建安总产值4741.27万元,其中自行完成工作量4488.18万元,房屋竣工面积30.79万平方米。
〔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2年9月,为承建中小型工业和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的三级施工企业。公司机关位于杨家山路,企业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拥有房屋建筑面积1.11万平方米。1985年底,有职工588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42人,集体所有制职工403人,农民合同工120人,长期临时工23人。有工程技术人员23人,其中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各有2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有19人。企业拥固定资产原值172.38万元,净值143.40万元。拥有各种施工机具82台,装备净值54.80万元,技术装备率为964.75元/人。公司现辖有一工区、二工区、古典建筑队、综合加工厂和知青维修队。其中古典建筑队为本市目前从事仿古建筑的唯一施工队伍。到1985年底,该公司累计完成建筑安装工程产值1465.51万元,竣工面积8.15万平方米。
〔市郊区建筑工程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84年3月。1985年11月审定为四级建筑企业,主要经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兼营土石方工程、水泥预制厂和木材加工。公司机关位于石城路。1985年底,有职工42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有16人,三级以上技术工人有211人。公司辖两个工区、一个汽车队和安装队、一个预制构件厂和木材加工厂。1985年底拥有固定资产净值95万元,流动资金284万元,拥有主要施工机具24台、汽车5台、金属脚手架53吨,钢模板45吨。1985年,该公司实行从土地征用、建筑设计、施工,直到向用户交钥匙的“一条龙”建筑经营方式。全年完成工作量211万元,比上年增长119.8%。
〔铜官山区建筑队〕该队位于天桥南路,是区办小型集体建筑企业,前身是铜官山区劳动服务公司的土方班,正式建队于1984年5月。经审定为四级建筑企业。1985年底有职工258人,其中技术人员7人,包括一名工程师,有主要机械设备十多台,载重货车3台,设备净值30余万元。
〔狮子山区建筑队〕1985年初,狮子山区城建科组织部分建筑工人负责区政府房屋维修、街道下水道清理和路面整修。此后正式成立区建筑队,企业级别为专业队。建队时有工人29名,专业技术人员5名,其中有助理工程师1名。固定资产原值1万元,流动资金2万元,拥有施工机具5台。1985年经批准承建一幢四层住宅楼。
〔铜山区建筑工程公司〕该公司于1985年2月由铜山区区直修建队、南泉建筑队、杨村建筑队和显化建筑队合并组成,为区办集体建筑企业。公司位于铜山区,辖四个施工队和一个预制构件厂。1985年底有职工309人,其中管理干部12人,技术人员17人,另聘请工程师和技术员各1人。有主要施工机具设备15台、运输车辆3台。公司成立后承建了铜山区境内教育、文化、科技和住宅等部分民用建筑工程。
〔供电局电力安装队〕企业全称是铜陵供电局电力开发服务公司安装队,1979年在家属服务队的基础上成立,主要承担变压器修理、线路和变电工程安装。1985年底有职工130余人,有施工机械15台、运输车辆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