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五章 电信

第三节 长途电话

一、网路
〔长话电路〕1953年,铜官山邮电局至青阳、铜陵县邮电局各有长话电路1路。1958年铜陵县、市合并成立铜陵市邮电局,至安庆、芜湖、青阳邮电局有长话电路各1路。1959年至合肥、安庆增开长话电路各1路。至1965年长话电路共增为15路。1972年,长话电路减少到13路。
1979年以后,铜陵市工农业生产全面迅速发展,长话业务量上升,长话电路增长较快。1985年,铜陵市邮电局共有长话电路28路。其中省际电路3路(铜陵市至南京)省内电路25路(铜陵市至合肥11路;铜陵市至安庆、芜湖各3路;铜陵市至贵池、繁昌各2路;铜陵市至青阳、屯溪、巢县、马鞍山各1路)。
〔出租电路〕铜陵市邮电局1982年出租电路有,铜陵市公安局至安徽省公安厅1路。1984年增加3路,即铜陵港务局至芜湖港务局;市人武部至安徽省军区;中共铜陵市委机要科至安徽省委机要处各1路。
1985年又增加铜陵市武警大队至安徽省武警总队1路。至此,出租电路共6路。
二、设备
〔长话交换机设备〕1959年前,市邮电局长话有单独交换机设备,长、市话合设于1台交换机。1959年始设磁石式长途交换机1部容量20门。1963年由于共电式市话交换机开通,长途台增为2部计容量30门。1967年改为2部容量计40门。随着业务量增加,1969年增为3部计容量90门。1974年增为4部计容量120门。1975年10月,长话增磁石交换机4部80门。1984年电信综合楼工程竣工,长话交换机改共电式。1985年有长话交换机40/8席。
〔长途载波电话设备〕市邮电局1959年始设日式MN三路载波电话机1部。1961年增加合肥简三载波电话机1部。至1966年增为三路载波电话机3部。1966年,因日式MN型三路载波电话机陈旧不能使用,三路载波机降为2部,同年增加南京ED—1型单路载波电话机1部。1971年,市邮电局自行试制晶体管三路载波电话机1部投入使用。1972年减少三路载波电话机1部。1973年南京ED—1型单路载波机质量不好停用,更换B—845型单路半导体载波电话机1部。1974年增设上海312A型、312N型12路载波电话机各1部。1976年增加杭州 2M—202C型三路载波机1部。1979年12月增312型12路载波电话机1部。1980年沪产312A 型12路载波电话机经省局批准报废。
1983年增加明线高12路载波电话机1部(ZZD04型)。1985年有载波电话机4部,其中3路1部,12路3部。
〔长途会议电话机设备〕铜陵市邮电局1959年始设会议电话机,有会议电话终端机1部。1960年该机损坏。1961年安徽省邮电管理局又拨1部会议电话终端机。1962年增为2部。1971年又增加1部,至1984年报废1部。1985年仍有会议电话终端机2部。
铜陵市邮电局1962年始设长途会议电话汇接台1部。1964年停用。1970年省局又调拨1部会议电话汇接台。1976年10月安装JH—102Ⅲ型电话汇接机一台。
三、业务
我国从1933年起规定长话业务分为普通、加急、传呼及预约4种。铜陵大通在1931年办理长话业务。铜官山邮电局在1953年始办长话业务。1957年1月,兴隆镇邮电支局开办长话业务。1959年9月1日,横港邮电支局开办长话业务。同年狮子山支局也开办了长话业务。
1960年,根据安徽省邮电管理局通知:市至兴隆镇、横港、狮子山邮电支局电话按郊区电话收费,每3分钟1次,收费0.15元。直至1966年11月1日整改时停止办理。市郊区电话业务量占整个长途电话业务量81.16%。
1955年9月27日,铜官山邮电局始办预约电话,铜官山五公司六工地与山东张店每星期二定时05:00通话1次,同年12月31日止。1979年11月26日办理了铜陵有色井巷公司与贵池铜山矿预约电话,每天定时3次,至1985年底止。
1985年办理预约电话的有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有色井巷公司、市钢铁厂、焦化厂。
1957年始办会议电话。会议电话室初设于中共铜官山市委,至1959年铜陵市邮电局设立会议电话室。
为方便旅客,1972年11月,在天井湖宾馆设立长话代办点,办理长话业务。1973年增加了长江饭店、东风饭店和合作旅社(现春风旅社)点。1976年增加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招待所点。至1985年长话代办点有6处(天井湖宾馆、长江饭店、春风旅社、青年旅社、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招待所、铜陵县城西旅社)。
1982年1月1日,始办中共铜陵市委至安徽省委传真电话。同年8月开办中共铜陵市委至铜陵县委传真电话。
1979年以后,随着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宾、外商、华侨来铜陵逐步增多,国际、港澳电话亦随之增加。1985年国际、港澳长途电话去话223张,来话35张。
长途电话业务量的增长与市工农业生产发展是相适应的,去话业务量1975年为5305张。“二五”期间去话为46.8万张(1960~1962年市郊电话计算在内);来话为7.79万张;转话为1.55万张。三年调整时期去话为47.93万张(市郊电话计算在内);来话9.93万张;转话为3.08万张。“三五”期间去话为24万张;来话为19.56万张;转话为7.85万张。“四五”期间去话为 32.87万张;来话为37.72万张;转话为10.23万张。“五五”期间去话为47.55万张;来话为24.41万张;转话为38.73万张。“六五”期间去话为64.24万张;来话为56.32万张;转话为16.20万张。仅以去话业务量计算,1985年去话为17.09万张,是1957年的30.02倍,为“文革”时期1968年的8倍,超过1967~1971年五年的总和。
上一篇:第二节 无线电报
下一篇:第四节 市内电话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