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存款
一、企业存款
1951年铜官山营业所成立,这一年吸收企业存款4.1万元。1956年成立铜官山矿区支行,企业存款达到45.1万元。直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铜陵工、矿企业才逐渐增多,企业存款额亦随之上升。1965年末,企业存款已达到785万元,比“一五”时期末的78.7万元,增长8.99倍。1966~197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铜陵工、矿企业经常停产,这十年平均年存款余额888.3万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铜陵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商业网点不断增多,到1985年 末,企业存款余额已达5266万元,比1978年的1251.7万元,增长3.2倍,平均每年增长501.78万元。
二、财政存款
1951年到1956年,由于铜陵地方企业甚少,冶金企业又归属中央,市财政收入甚微。1957年财政存款7.8万元。1957年以后,市属工交企业逐步发展,1965年末,财政存款125.8万元。“文化大革命”时期,地方财政存款余额没有上升。1978年以后,由于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合理调整了产业和产品结构,全市工商企业利税不断增加,市财政收入也有了相应的增长,到1985年末,财政存款余额已达到1861万元,比1978年的56.77万元,增长2.27倍,平均每年增长16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