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章 铜陵市人民政府

第五节 外事、侨务工作

一、外事工作
1971年10月以前,铜陵市未专门设置外事机构,外事工作曾分别由铜官山矿务局办公室、铜陵市人委办公室、铜陵特区人委办公室、铜陵特区革委会办事组代管。1971年10月,成立铜陵特区革委会办事组外事小组,后于1976年4月撤销,成立铜陵市革委会外事处。1979年2月,外事处更名为外事办公室。1981年1月,铜陵市革委会外事办公室更名为铜陵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50年代初,有苏联专家来铜陵工作。1956年至1960年来铜陵工作的苏联专家计56人次。他们多数是国家重工业部和冶金部的顾问、专家。有的是受聘在一些高等学校任教,或在地质矿产部门和冶金部设计院工作。他们当中有的是采矿、地质、选矿和锅炉专家;也有的是水利、电气和爆破专家。
1964年和1966年瑞典经济学家两次到凤凰山铜矿考察和安装采矿选矿设备。1972年至1977年间接待了4个地质和物化探矿考察团。
1983年以来,铜陵市全面开展了技术、资金和设备三个方面的引进工作。到1985年底,共对外签约成交引进项目29项,用外汇3891万美元。随着引进工作的发展,来铜陵安装、调试和检验、检修设备的外国经济专家计160人次。他们分别来自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联邦德国、罗马尼亚、芬兰、瑞士和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来铜陵的外国商务人员也不断增加,已经接待来自日本、美国、联邦德国、英国、加拿大、丹麦、罗马尼亚、新加坡、印尼以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技术人员约200人次。在对外科学技术交流方面,自1972年到1985年止,全市共接待外国考察团、组26个131人次。他们分别来自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法国、日本、菲律宾、联邦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美国等12个国家。
另外,铜陵市曾先后两次承担培训外国实习生的任务。第一次是1954年8月至1955年8月,由国家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局安排7名朝鲜实习生在第一冶炼厂(原铜官山冶炼厂)接受铜金属冶炼技术培训工作。第二次是1976年12月至1977年12月,根据中越两国政府间的协议,18名越南实习生在市鸡冠山铁矿实习挖土机操作与维修、保养。
自50年代中期至1985年底,本市派出出国实习和进行贸易活动的团、组共48个,169人次。特别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为加快铜陵经济发展,已有3名市级领导率团出国访问考察。1983年11月10日至12月11日,副市长汤守道率考察组赴罗马尼亚监造磷铰项目生产设备。1985年5月11日至5月26日,副市长汤守道率考察组赴日本考察电子工业。1985年5月16日至5月29日,市委书记孙树兴率考察组赴澳大利亚考察电子工业。1985年6月9日至6月26日,市长张润霞率考察组赴联邦德国和法国考察纺织和水泥工业。
1985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一等秘书李澡生专程来铜,帮助总结铜陵市开展经济外交工作的经验。”1985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调研处曾先后几次派员来铜了解、收集、帮助市外事办整理关于外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专文刊登在《安徽外事》上,向全省推广。
二、侨务工作
1984年1月,铜陵市正式设置侨务工作机构——铜陵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此前,全市侨务工作分别由·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办公室、市革委会外事处、市革委会办事组外事小组代管)。为做好来铜探亲、旅游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外籍华人的接待工作,1978年5月设置铜陵市中国旅行社和铜陵市华侨旅行社,先后隶属于市外事处、外事办公室及侨务办公室。
1974年、1979年,市侨务部门两次进行了全市侨情普查,建立了厂套较完整的侨情档案及侨务工作对象人才卡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侨务政策在全市逐步得到贯彻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侨务部门注意以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为重点,做过细的工作,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为祖国及家乡科教事业的发展做贡献。全市侨务工作对象中,冤、假、错案已全部平反。知识分子档案已全部清理。知识分子住房困难36人,已解决30人)解决待业子女23人。华侨私房1户,已作价退回原主。归侨、侨眷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他们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其他光荣称号的共有40人次。先后被吸收入党的有52人;晋升技术职称的有65人;提拔到县级以上领导岗位的有20人。
1982年以来,铜陵市中国旅行社接待来铜探亲、旅游及从事两务的外国人和华侨、港澳台同胞、外籍华人共1498人次。其中外国人671人次,华侨162人次,港澳台同胞275人次,外籍佩390人次。旅游团体956人次,零散旅游炭542人次。
铜陵市侨务工作对象统计表

铜陵市侨务工作对象分布表

铜陵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示意图
(1985年)

上一篇:第四节 经济政策研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