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一章 公安保卫

第三节 户政

一、户政管辖
解放初期,铜官山矿区户籍行政工作由铜陵县城关镇兴隆乡办理。1951年8月,由铜官山工程处代管。当时,矿区有职工家属宿舍形式的自然村7个,集体户口单位10个。1953年12月,铜官山区政府成立,同时成立矿区派出所,负责户口登记、迁移、调查和对重点人口的管理。当时矿区划分为12个户籍段。
1954年4月,扫把沟水上派出所成立,负责办理扫把沟港口船民和渔民的户口工作。
1956年11月,市公安局成立,下设铜官山和扫把沟两个派出所,分别管理山上地区和山下地区的户籍行政工作。山上地区有19个居民村和5个集体户口单位,山下地区有6个居民村和3个集体户口单位。
1958年6月,市区的铜官山、杨家山、扫把沟、横港四个派出所,管理市区12390户、53970人。
到1961年5月,全市(不包括农村)有7个派出所、16个户籍段、12811户、84928人。12月,市公安局规定,凡500人以上的集体户口单位,要配备有专职户口员、500人以下的单位,要配备兼职户口员,其人员和工资由本单位解决。
1963年,全市精简机构,6月,将原有7个派出所调整为4个,户政管理区域也作相应调整。同年8月,成立新庙煤矿户籍室。
1971年4月,铜山派出所辖区由贵池县划归铜陵特区管辖,7个居民村和2个集体户单位的户政管辖也相应变动。
1972年10月,成立郊区派出所,管辖铜港公社的9个大队的户政。
1980年4月,普济圩农场的户籍由枞阳县移交铜陵市管辖。
1981年,全市有9个派出所,管理全市41480户,202650人。
1985年底。全市有派出所、公安分局13个,管理全市114个居民村(包括郊区及农村18个村)的50173户的户籍行政工作,共计218335人。
若干年份户政管理情况统计表

1985年派出所管辖情况统计

二、户口管理
解放初期,对矿区居民利用户口登记表(底册)进行管理,来者登记,走者注销。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后,矿区划分了居民村,编排村栋门牌,发放了户口簿,初步建立了户口管理制度。1954年11月又进行了户口整顿,校对户口,重新编排了村栋门牌,换发户口簿。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公布,市公安机关组织力量进行户口整顿,撤销合并部分居民村,调整村栋门牌号,换发户口簿,各派出所制订了常住人口、特种人口管理制度。通过户口整顿,全市查出遗漏登记165户、512人,重复登记4户、16人,清理盲目流入市区的外地游民487人。
1974年,按照户口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具备条件的,批准办理农业转非农业户口。到1976年底,全市有27112户、151134人,比1974年增加2123户、9851人。
1981年11月,再次进行全市户口整顿,全面核对户口,更换户口底册,安装了搪瓷村栋门牌。
1983年5月,加强对农业转非农业人口的审批工作,市公安局成立审批小组,实行集体审批制度。各派出所当年的上报指标,由审批小组根据其辖区的常住人口数下达,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对申请“农转非”的人员,坚持条件,认真审查上报。派出所对其辖区上报的人员,进一步调查核实材料,综合平衡,上报市局审批。
1985年,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1984年底前已在市郊区、普济圩农场、狮子山区、铜山区务工、经商、办服务业、或自谋职业达1年以上,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的农民、干部职工家属和原城镇下放人员,办理集镇自理口粮户口。自理口粮人口按城镇常住人口管理,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和《加价粮油供应证》。至年底,全市共批准办理3867户、14318人。
1985年4月,对流入市区务工、经商、办理服务业的暂住人口,加强管理措施。对暂住30天以上,不符合办理集镇自理口粮户口的外来人员,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发给暂住户口簿,并实行登记、注销和年审等制度。
三、人口卡片管理
自1972年4月起,在户口登记的基础上。以人为单位,建立具有户口项目的卡片10万张,用汉语拼音的元音编排保管,根据全市户口变动情况相应地掌握其变动,成为查找人口住址的工具。1973年5月,市公安局口卡室成立,正式开展工作。
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口卡查中率逐渐下降。1983年,更换了8只铁制口卡橱,卡片编排也以汉语拼音字母代替。共建卡片16.9万张。1984年10月人口卡片重新对外使用以后,进一步健全了填报、验收、查卡等项制度。要求派出所细致填报,把漏卡错项消灭在基层,市局口卡室认真审查验收。做到有人有卡,人动卡动,消灭编排差错。1985年,共查卡1057人次,查中1022人次,口卡查中率达到96.72%。
上一篇:第二节 社会治安管理
下一篇:第四节 交通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