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二十二章 军 事

第二节 驻军

清军与太平军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绿营兵分布全国。其时,铜陵武备为池州、安庆所辖。池州营分防铜陵陆汛,分调经制把总与外委把总各一员驻扎县城,分守顺安、九龙庙2汛。安庆游击营分防铜陵水汛,分调经制把总与外委把总各一员驻守船上,分守县河口,长山矾、铜陵洲、丁家洲、老鹳咀、钱家湾、紫沙洲、清水沟、扫把沟、下横港10汛。安庆营分防铜陵汛、分守大通河口、羊山矾、上横港(奉裁)、张湾潭4汛。咸丰三年(1853年)湘军长江水师设营于大通(参将级)。同年十二月,太平天国顶天候秦日纲率军攻占铜陵,派兵驻守;后多次易手,又多次攻克,每次攻占后均派兵驻守。咸丰十一年八月,清军总兵王明山、黄翼升陷铜陵后,派周万卓、刘祥胜二营驻守。同治四年(1865年)十二月,湘军长江水师改建为经制的长江水师,大通参将营设督阵舢板船1只,兵20名;长龙船2只,海船兵25名;舢板船30只,每船兵14名。全营编制为:战船33只,额兵490名,哨官33员,计523人;下设前后左右4哨,分驻大通、荷叶洲(今和悦洲)、汀洲,拕沟、紫沙洲、王家()、郭港、铁板洲、胥坝、大江口、沿船沟、新开沟、梅埂沟等处。参将张华照、张有亮先后为经营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新设皖南镇,池州营接管安庆营退出和悦洲及游击营原辖的铜陵等汛;安庆营原设和悦洲把总一员拨作池州营额缺,并拨留守兵40名归池州营分派驻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自立军前军设于大通,统领秦力山。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浔军将领黎宗岳进军大通,成立军政分府、皖省军政府,自称皖省军政府都督。
军阀部队
民国元年(1912年)5月,黎宗岳军重要军官胡聘巨率部向柏文蔚之第1军投诚,所部被改编为混成旅,胡氏被任命为旅长,驻守大通。同张勋辫军某部驻大通,骚扰地方,经督理安徽军务的马联甲旅长裁撤。民国14年2月,段棋瑞政府第3混成旅1团2营驻大通,营长杨济。同年7月段政府第3混成旅第2团一部进驻大通。民国15年孙传芳部所属1个团进驻大通。
国民革命军、国民党部队
民国16年(1927年)上半年北伐军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程潜部驻大通。
民国21年国民党军第五十七师某部、大通军警联组稽查处、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二营先后进驻大通。抗日战争前夕,国民党十三旅旅部驻大士阁,旅长刘克用;所属北团驻大通,南团驻和悦洲。民国27年大通沦陷前,国民党川军独立十四旅驻大通,旅长田钟毅。面对日寇来犯,该旅实行“焦土政策”,趁机驱赶居民,抢劫财物,焚烧房屋,致和悦洲成为一片焦土,百姓遭殃。同年8月日本侵略军在大通登陆。国民党一四八师四四二旅、一四四师四三O旅、四三二旅、一四五师、一四六师梁旅、新七师一旅等先后进驻铜陵地区抗战,新七师游击支队在铜陵沿江地区袭击日军舰艇。民国30年6月国民党五十二师一部驻铜陵,师部驻云岭。民国31年9月国民党一四六师进驻铜陵。同年11月国民党新七师进驻铜陵。十九团三营、二营六连分驻郎坑、桥头杨。民国32年(1943年)8月国民党一四四师一部进驻铜陵,师长唐明照。民国34年12月国民党一五O师、一六二师进驻铜陵。一五O师师长赵壁光,师部驻青阳;一个团驻顺安,一个团驻凤凰山;一六二师师部驻大通。民国37年8月国民党六十三师一八六旅五五八团二营驻县城。同年11月国民党二八一师进驻铜陵。民国38年初国民党为了加强长江防线,派重兵扼守长江沿岸。国民党七十四师、一四九师进驻铜陵沿江地区。七十四师师部驻大通,师长李益智;所属二二O团驻县城,团长曹金奎;二二一团驻和悦洲,团长马伏勋;二二二团驻铁板洲,团长周斌。一四九师师部驻钟仓崔家祠堂。所属四四五团驻沿船沟,四四六团驻鳊鱼肚,四四七团驻观音庙。炮团驻坝埂头。
人民军队
新四军三支队暨五团(1938~1939年):民国27年(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后,军部和所属各支队挺进抗日前线。12月,国民党驻铜、繁部队抵抗日军消耗过重,无法支持,节节向后败退。当地生灵涂炭,秩序混乱;新四军三支队在谭震林副司令员的率领下,进驻铜、繁前线,一面帮助国民党友军收容溃兵,一面增援前线,同日军进行战斗。后经三战区长官划定,铜陵、繁昌各一部为新四军作战地区,与国民党五十二师、一九二师共同担任铜、繁地区防务。三支队司令员由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兼任,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震德(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司令部暨参谋处驻沙滩脚(铜陵、南陵交界处),政治部暨教务处、政务处、军法处、民运工作队驻燕子牧,党务处驻花塘岭,军需处驻上牧冲,教导队驻水村湖,救亡训练班驻姚家冲。三支队老五团和六团三营、支队特务连同时进驻铜陵,五团团长孙仲德,副团长曾绍铭,团部驻金山冲。
新四军一支队一团(1939年4~12月):民国28年(1939年)4月,三支队五团先后奉命调往繁昌、南陵等地,一支队老一团到铜陵接防。一团团长由支队副司令员傅秋涛兼任,副团长江渭清,参谋长王怀生,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团部先驻闸口汪村,后驻金山冲。
新四军二支队三团(1939~1940年):民国28年(1939年)12月,一支队一团奉命调离铜陵,二支队三团到铜陵接防。三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周桂生,参谋长熊梦辉,政治部主任钟德胜(钟国楚)。团部于民国39年2~3月间由繁昌移驻铜陵,先驻龙潭肖村,后驻金山冲,11月到泾县茂林集中,准备随军转移。
新四军部队进驻铜陵后,战地服务团和民运工作队队员遍布铜陵乡村。他们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青抗会、妇抗会、农民协会、抗日游击队等抗日救亡组织很快建立起来。三支队暨五团,一支队一团驻铜期间,先后在姚家冲举办3期抗日救亡训练班,参训370多人,为铜陵地区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
新四军七师皖南支队临江团(1944~1945年):民国33年(1944年)5月,临江团成立,随即进驻铜陵地区活动,团长钟国琴,政委刘国兴。副团长童金才,参谋长谢长华,团部驻三条冲闸口汪村,有一部电台。一营营长练庆良,教导胡士华,同团部驻一起;二营营长刘金才,教导员曾火生,驻水村湖一线;三营营长徐庆×。教导员田克生,驻水龙山、龙潭肖、笔架山一线。5月底、临江团奉调到江北参加反顽斗争。7月份归建。民国34年9月奉命北撤,在江苏淮阴改编为二十旅五十八团。
新四军7师皖南支队(1944~1945年);民国33年(1944年)11月,皖南支队随皖南地委一起,从江北无为县白茆洲迁来铜陵,支队长梁金华,政委黄耀南,参谋长周绍昆,政治部主任高立中,先驻钟鸣乡胡家村,后驻上山缪。皖南支队兼皖南军分区,辖临江团、铜青南总队、南繁芜总队。民国34年9月日本投降后北撤,改编成七师二十旅。
新四军军部兵站派出所(1938~1940年):民国27年(1938年)10月军部兵站第四派出所进驻铜陵,负责人孟新野,民运干事顾达人、邹建东,驻五松山附近。新四军需要的服装,弹药等物资由兵站派出所送往军部,日本侵略军占领铜陵县城后,孟新野调回军部,两位民运干事留在铜陵,参与组建沙洲游击队工作。民国29年11月,新四军军部兵站派熊振作到铜陵沙洲建立兵站,搜集船只,准备渡口,筹集粮食,收集并整理情报,为新四军从铜繁地区过江作准备。后来新四军未从这里过江,兵站遂撤回军部。
新四军七师铜陵地下交通站(1942~1945年):民国31年(1942年)元月,七师派五十五团一营副营长章家元和洪亮一起,从无为南乡的二十四圩驻地到铜陵老洲建立地下交通站,负责长江南北的交通畅通。为站稳脚跟,经七师党委批准,章家元打入伪军内部开展工作,以公开身份掩护秘密活动。经过内线章尚玉出面与日军交涉,便在老洲招兵买马,组织伪“铜陵县兴亚队”,章家元出任大队长。3~4月间,五十五团派来高连青任小队长,黄麻子任班长,施忠富负责税收工作。6~7月间,成立安庆第二保安团,章家元的“铜陵县兴亚队”改编为“保安团第三中队”,归吴智和指挥,但三中队仍驻老洲,只负责洲区,不听调动,经济独立,税收不上缴。10月,日军在安庆下游一带大“扫荡”,新四军七师敌工部沿江交通站资料落入敌手,后经章家元通过日军翻译谢瑞生抽出有关部分资料销毁,地下交通站才免受损失。民国34年8月,日军投降后,7师命令地下交通站撤回部队。8月15日深夜,洪亮、章家元率领在老洲地区发展的27名战士横渡长江,返回七师十九旅。
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渡江大队:民国38年(1949年)4月6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渡江大队由皇公庙、十里厂、金家渡、北埂王等处渡过长江天堑后,迅速插到铜、南、繁交界的山区,与沿江工委及沿江支队胜利汇合,为配合大军渡江收集情报,破坏交通,扰乱敌人,策应渡江。4月21日解放军渡江后,先遣大队即归队,参加解放江南各地的战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民国38年(1949年)4月20日,担任铜陵正面渡江任务的是三野八兵团第二十四军,军长王必成,政委廖海光。20日下午,西集团军指挥三野副政委谭震林到军部,下达渡江命令;晚9点15分起渡,9点45分突击船在()口、东风泡、新江口等地强行登陆,控制沿江大堤,占领夹江渡口;军前方指挥所于21日凌晨2时30分进驻胥坝。
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83496部队于1966年进驻铜陵县,魏德隆、朱炳祥、牛彦池、朱鸿明先后任主任;张进江、张维银先后任政委。此后,进驻铜陵县的部队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83494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83590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87409部队。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铜陵县驻军情况一览表

上一篇:第一节 兵役制度
下一篇:第三节 地方武装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