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中国方志,源远流长。盛世修志,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安定团结,经济蓬勃发展,为编纂新地方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徽州地区的修志工作,于1982年7月起步。1985年初,正式着手《徽州地区简志》的编纂。四历寒暑,三易其稿,终于告成。
旧时省志、府志、县志所记内容各有侧重,新中国地区一级作为省派出机构,同旧时州府建置又有区别。因此,地区简志同省志、县志的差异较大。省志以涵纳博大见胜,县志以述事详备为贵。地区简志作为一方的重要文献,同样具有自成系统的基本特征。
《徽州地区简志》以1987年的行政区划为范围,内容涉及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各方面。坚持详今略古,突出重点,以记述现状为主,力求简化层次,注重反映概貌。地区简志是志苑中的一个新志种,缺少现成模式和经验。因此,《徽州地区简志》在编纂过程中,坚持实践第一和群众路线的观点,不断摸索总结,反复修改完善,但成功与否,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徽州地区简志》从编成到付梓,一直受到中共徽州地委、徽州行署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得到地区各部门和县市政府的广泛支持与协作,并得到省内外诸多专家的指教和帮助,在此,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徽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耿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