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第一章 庙宇

第一章 庙宇


九华山的寺庙建筑主要有3种类型,即宫殿式、民居式和组合式。

一、宫殿式

肉身殿是此类建筑的典型。它坐落于九华街西神光岭头,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空。殿宇高15米,山门面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歇山重檐顶,戗角凌空。铁瓦盖顶,四周回廊上方雕栋画梁,立石柱20根。殿宇面阔3间,进深16米,地面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方木质宝塔一座,高 17米。每层每方设有佛龛,供奉着地藏佛像。塔内是地藏肉身所在的3级石塔。木塔东西两侧分塑十殿阎罗参拜地藏站像,金碧辉煌。殿基和两侧佛台有38幅精美的汉白玉浮雕,图案为净瓶、宝剑、判笔、莲花、牡丹、兰花、石榴等。殿后有半月形拜台,上列铁鼎,香烟缭绕。西有花圃。殿前悬有陡峻的81级台阶,上横石桥一座。肉身殿内有塔,构造罕见。现存肉身殿是清光绪年间整修的。1981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基本上保持了原来面貌。建筑面积705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其它如甘露寺、祇园寺和旃檀禅林中的大雄宝殿,亦为宫殿式建筑。

二、民居式

民居式寺庙共有62座,占全山总数的75.6%。如百岁宫,坐落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百岁宫的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势,楼层由低爬高,层层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变的迷宫。从山门正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层楼,而大殿东侧的厢房是两层楼,通高只有 10米。但从它的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为五层楼。而屋顶只是一个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顶。大殿宽19米,进深 14米,中有“九龙戏珠”藻井;佛龛则因地势筑在长4.5米、高2米的岩石上;由大殿侧门可进入同一楼层的肉身殿,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灭火之用途;肉身殿后则为佛堂和僧舍。它的4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百岁宫建于明代,清末民初屡次修葺、扩建。为九华“四大丛林”之一。1982年由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

上禅堂,位于神光岭的半山腰上。云树映带,泉水萦绕。它坐北朝南,其山门却开在东山墙,与众不同。前有照壁一道,宛若平台小院隔离市井。山门上接一披间,即为弥勒殿。大殿由两厅堂并连,四落水屋顶,有天井。高10米,宽14米,进深加大,为28.5米。大殿南对韦陀殿,韦陀殿后是3层楼阁的客房。虽是同一建筑,但如同布置在3级台阶上,第一级大雄宝殿比韦陀殿高0.7米,第二级韦陀殿则比客房高出5.5米。而客房与韦陀殿同一水平线下为一个楼层,其上两个楼层高10米。大殿横梁、额枋、柱头精雕细刻,为八仙人物、鸟兽图案。该寺为砖木结构,系清末建筑,部分楼阁曾遭火毁。1987年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

九华莲社,位于中闵园,坐东朝西。庵后有竹园和泉水井,前有狭长院落。大殿面阔5间,进深4间,高12米。佛龛后用板壁隔成客堂,上为两层楼阁,辟有客房。楼下两侧为比丘尼居室。该庵地处僻静,环境清幽,外观则朴实无华,与山村民居无异。庵为小块石墙身,四落水硬山顶。建筑面积1209平方米。

三、组合式

组合式寺庙又分民居与宫殿式组合、民居与民居组合两种形制。前者有甘露寺、祇园寺和旃檀禅林,占寺庙总数的3.2%。

甘露寺位于化城峰腰,坐南朝北。茂林修竹掩映,盘旋公路环抱。全寺由3组民居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该寺为不规整布局,北面的韦陀殿和知客堂两组建筑布置在高2.5米的台基上,3层楼阁,其中知客堂墙上开4层窗户,实际只有3层,开设顶层窗户,增加了层次感。韦陀殿南对高15米的大雄宝殿,前有半廊和内落水天井,殿身筑在高6.8米的台基上,宽17米,深15.5米。大殿东为两层走马通楼,内天井,进深 22米,宽15米,楼层上下分别为祖师殿、方丈寮、禅堂和客房。行者进入大门后,从山门的侧门出外,转向上坡十数级台阶,再从侧面进入大殿,给人以明显的空间层次感和明暗变化的效果。寺内有3个天井、上百个外窗,屋面为硬山两落水或四落水,而大殿为歇山顶。甘露寺为清末建筑,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1983年由九华山管理处重修,殿宇宽宏,楼阁整齐,属全国重点寺院。

旃檀禅林,坐落九华街西南。砖木结构。由4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东为僧房和斋房,敞厅堂,3层楼阁,有内落水小天井。西为云水堂,敞厅4开间,2层楼,小天井。僧房和云水堂之间为前厅,内用板壁隔成弥勒殿和韦陀殿,进深 20.5米,殿两侧是两层楼阁。厅前有狭长形封闭院落,石板铺面,后为四落水天井。其正南对大雄宝殿,殿高18米,宽11.5米,深 15.5米,歇山大顶飞檐翘角。大殿西侧是花厅,两层楼,有花院,名“山中天”。寺内梁栋、门窗、佛龛雕刻精美。旃檀禅林系清末建筑,1982年由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2849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祇园寺,坐落九华街东北、插霄峰西麓。寺院由灵宫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9座单体建筑组成,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它们部署在4层台基上,第一层台基高5米,坐落灵宫殿、弥勒殿、客堂、斋堂和退居寮;第二层台基高2米,筑大雄宝殿;第三层台基高6米,有方丈寮和库院;第四层台基高3米,上筑光明讲堂。该寺院虽按山门——天王殿(即弥勒殿)——一大殿——其它配殿的传统格式来布局,但在手法上曲折多变。首先是它的山门、天王殿偏离大殿的中轴线,因地形而异,转折弯曲,渐次升高;其次是配殿去规整而散置,并且采用民居建筑,设计大胆创新,效果明显。寺院前有数百块金钱、莲花图案的石刻条石甬道为导引,延伸至硬山顶、马头墙身、三层廊檐的山门,进入“祇园境界”。门内正中供奉护法神“灵官”,两边分塑“哼、哈”二将;殿内气氛阴森,给人当头棒喝。由山门穿过一高墙耸起的小庭院,为一座阁式方形重檐天王殿,歇山顶,中央是大肚弥勒佛,两侧以“凶神恶煞”的四大王天为冷衬,气氛更显森严。天王殿和山门建筑在同一水平线的台基上,但前者的殿基则人为抬升了0.5米,殿后的“入庄严境”院墙基础又自然抬升1米,由此转折方可从侧面步入再度升高2米的大殿。这样高低错落,曲线前进,才完成了前导、山门、天王殿到崇拜中心即大雄宝殿的过渡。大殿高35米,琉璃瓦盖,歇山顶,殿阔 25米,进深19米。殿中央正面供奉有高约12米的三尊大佛,其背后有一组群像,高30米,宽7米,塑的是起伏的山峦和波涌的大海,称为“海岛”,上有各种人物、动物塑像,神情活现。它的后墙和南墙的佛龛都筑在岩石上,堪为因地制宜的又一杰作。大殿前对两层楼阁的客堂,北对退居寮。楼下为一敞厅,有天井。退居寮西北是知客堂、斋堂和厨房,2层楼,下有地下走廊通往库院和方丈寮。大殿东南坡为敞厅2层楼的光明讲堂。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寺院还借松林、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引人入胜。祇园寺始建于明代,清末和民国期间重修和扩建,规模为九华“四大从林”之首。1982年由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5157平方米,是全国重点寺院。

民居组合式寺庙全山共有16座,占寺庙总数的17%。

坐落九华街西的化城寺,为四进院落式民居建筑。它的四进殿宇分别部署在三个台基上,层层升高,序落有致。第一进灵官殿进深16.5米,面阔5间,有两个小天井,两侧为厢房。其台基比平面高出3.7米。第二进是天王殿,宽20米,进深20.5米,敞厅堂,有四落水天井,东、西两侧有半廊。台基比第一进高出1.5米。第三进是大殿,进深20.5米。内有藻井3只,中间为浮雕“九龙戏珠”。最后一进为3层藏经楼,高20米,进深14米,其台基比大殿高出2.7米。三、四两进之间夹有长方形院落,种植牡丹、桂花等花木,院墙嵌有明、清以来的石碑八方。全寺对称严整。硬山顶、马头墙、砖木结构。寺背倚虎形山,前有放生池和石板广场。化城寺为九华山的开山寺,历经兴废,前三进殿宇为清末修建,第四进藏经楼仍保持明代建筑风貌。1981年由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1705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又如心安禅寺,坐落在九华后山六亩田,是三合院民居组群建筑,平面呈Ⅱ形。正中为大殿,坐西朝东,两层楼阁,硬山顶。殿宽 18米,进深11米。殿前南、北对称的是云水堂和禅堂,两层楼阁。在南配殿侧面接有地藏殿,夯土墙身,硬山两落水。其封闭性院落内为花圃和菜畦。院外有7株直径1米的桂花树。寺周山峦环合,林木如烟,环境十分幽雅。全寺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 840平方米。

通慧庵,坐落在九华街东南,山门面西,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由大小五个民居式殿宇相结合。通高10米,硬山顶,砖木结构。其殿宇分布在参差不齐的台基上。大殿居中,两层楼阁,宽、深各16米。内落水天井。大殿后的观音殿筑在高4米的台基上,面阔16米,进深9米。大殿北面是斋堂,南为客堂、僧房。全寺有院落相通。西围墙下有通往天台的石板路,其幽径有高大常绿乔木掩映。全寺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

天台寺,位于海拔1306米的天台峰巅,坐北朝南,块石木结构,硬山顶。全寺由3组民居式殿堂组成。该寺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既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它的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石洞,进深4.2米,其东、北两侧为对峙的悬崖,径直可入大殿2楼;转折向东,沿岩石上的台阶而上,再转折向北则进入大殿3楼;亦可转折向南,沿墙外过道往“捧日亭”或“青龙背”。大殿(亦称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殿后有偏门通往观音殿、客房和云水堂。寺周景点众多。该寺是九华山最高的建筑, 1982年由九华山管理处重修。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