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民国时期(1912~1949年9月)

民国9 年(1920 年)

1月
30日安徽督军倪嗣冲派遣暴徒刺杀同盟会员、原淮上军总司令张汇滔于上海。
3月
27日奉天督军张作霖在沈阳借做寿为名,邀集各省督军代表举行秘密会议,商讨推荐张勋为安徽督军代替倪嗣冲,作为对付皖系策略之一。
春日商勾结芜湖米商私运大米出口,芜湖民食维持会极力反对。
4月
6日徐世昌任命马联甲帮办安徽军务。
16日芜湖各校学生自该日起全体罢课,举行游行,反对中日直接交涉山东问题,并进行抵制日货。
23日学生要求芜湖商会在不购销日货的保证书上签字,会长汤善福拒绝,被愤怒的学生打伤,最后被迫签字。
17日安庆学生在江岸查获大批日货。
19日奸商收买商团和流氓乘学生游行、演讲时,殴打学生,打伤学生10多人,并捕走学生4人。各校向法庭起诉。
5月
5月高语罕在《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上发表《芜湖劳动状况》一文,反映了芜湖各业工人劳动工时长、工资低、生活艰难以及童工的悲惨遭遇。是全国发表较早的关于工人状况的详细报道。
6月
6月安徽省政府拨款在蚌埠设立安徽省银行。并在芜湖、安庆设分行,其它市、县设立相应的机构。民国16年北伐军抵皖后,省银行解体。
7月
7月吴兴周等人集资创办芜湖大昌火柴厂。次年正式投产。
8月
7日北京大学安徽籍教职员高一涵、蔡晓舟等17人发起成立旅京皖事改进会筹备处,宗旨是驱除安徽军阀,改进安徽政治。16日,陈独秀等15位旅沪的安徽知名人士组织成立“旅沪皖事改进会”,援应旅京皖事改进会提出的主张。
8月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等在上海创建共产主义小组,以《新青年》为机关刊物。9月,与共产国际共同创办外国语学社,安徽省立五中学生蒋光慈、吴葆萼经高语罕介绍入学。
△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展驱逐劣迹多端的校长张和声的斗争。9月底,省教育厅撤掉张和声校长职务,任命杭克俨为校长,学生又开展“拒杭运动”。10月,省教育厅改派宣城知事江是坪代理四师校长,遭学生坚决反对。11月底,省教育厅任命章伯钧为校长。
9月
9日北京政府任命赵宪曾为安徽教育厅厅长。
16日徐世昌令准安徽督军兼长江巡阅使倪嗣冲免去本兼各职;任命李纯兼长江巡阅使;任命张文生暂署安徽督军。
18日北京皖事促进会致电安徽同乡会,吁请一致反对张文生督皖。安徽旅沪同乡会复电表示支持。
22日合肥屠宰工人罢业,抗议征收屠宰捐。
24日徐世昌下令裁撤苏皖鲁豫4省剿匪督办一职。
25日皖与滇、黔、川、湘、闽、浙、赣、苏等省地方军阀组织自保同盟。
28日驻沪安徽救国代表反对张文生督皖,致电安徽各界,主张速开全省国民大会,实行根本改造。
9月下旬芜湖学生联合会致电北京政府国务院,表示皖人誓死不承认张文生督皖,对任何人督皖都一律拒绝,不达废督的目的,决不罢休。
10月
2日徐世昌下令裁撤长江巡阅使一职,特任李纯为苏皖赣巡阅使;齐燮元为苏皖赣巡阅副使。
3日旅沪安徽各团体召开联席会议,主张安徽省废督裁军,筹划自治。
21日皖社开成立大会,到会的有安徽政、学、商、绅各界及省议员共200多人。会议宗旨是:“我们组织皖社,原主张自治。现在全国人民,主张自治,即政府亦主张自治,惟自治进行,必须团结。此次组织皖社,即我皖人团结之表现。”
11月
11月武汉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中心——利群社的创办人恽代英应校长章伯钧之聘到宣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任教期间,大力宣传“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广新文化运动,大刀阔斧地革新教育,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师生建立进步团体。次年1月曾应邀到芜湖五中为学生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废除二十一条》的政治演说。同年暑期离开安徽。
12月
3日徐世昌任命王士珍为苏皖赣巡阅使。5日,苏、皖、赣3省代表在北京各省自治联合会事务所开联席会议,表示反对。
8日旅沪安徽自治协会致电北京政府,请收回王士珍苏皖赣巡阅使成命。
15日夜11时,突然有土匪150多人冲入津浦铁路南段临淮关附近的板桥车站,将站内公文、公款及护路警察的枪支弹药,抢劫一空。后又到板桥镇大肆劫掠。到16日晨始向正阳关方面逃走。
25日《新安徽》创刊。该刊由旅沪皖人主办,鼓吹安徽自治。
是年安庆法政专门学校师生反对官僚丁述明任校长,罢课、罢教,迫使政府改任光升为校长。同时,安庆一师、芜湖省立五中、二农、合肥省立二中、六师等校也相继驱逐了反动校长赵继椿、潘光祖、吴光祖等。不久,光升、李光炯、刘希平等组织建立安徽省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掀起了教育革新运动。
△朱蕴山、宋竹荪在安庆创办《平议报》。
△王步文、余大化等进步青年在安庆第一师范的学生宿舍里,办了一个秘密的“图书室”,购买和借阅《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浅说》、《新青年》、《湘江评论》、《每周评论》等革命书刊。
△夏秋后,宿县在外学生李宜春、孔禾青、江善夫、邵葵等回到家乡,组织学生联合会,并创办了“新符离剧社”,宣传新文化运动。
△泗县商绅筹款修筑泗县至五河的汽车公路,全长45公里。该路是全省第一条汽车公路。

上一篇:民国8 年(1919 年)
下一篇:民国10 年(1921 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