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1 年(1922 年)
1月
19日贿选议员自行召开第三届省议会,选举唐理淮为议长,管鹏为副议长。省长许世英当即宣布“此种自由集会当然无效”。
21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月2日闭幕。中国代表一般由中共中央负责组织,35名代表中,有安徽青年代表宋伟年、唐道海、夏揆予和马章禄4人。
1月芜湖法院宣判“无为县选举无效”。接着桐城、舒城、六安、宿松、旌德等地法院纷纷援例判决“选举无效”。由于选举法规定一县选举无效,则全省选举无效。因此,贿选的第三届省议会议员选举全部无效。
2月
27日省长许世英通令各县严禁贩运红白丸(鸦片),并发布白话告示。
3月
12日安徽督军张文生致电北京政府,声称省长许世英不肯筹款,新安武军惟有自筹军饷。该月下旬,张又致电北京国务院,宣布截留全省烟、酒、印花等税款充作军饷。
21日芜湖学生联合会在省学联代表王步文等的督促下,该日下午在县教育会开改选大会,并议决援助芜湖黄包车工人罢工。
22日在芜湖学生联合会帮助下,芜湖黄包车工人发动反对增加牌照捐和车租的斗争,举行大罢工。在十三道门举行劳动大会,向警察厅提出四点要求,通过了“芜湖劳动大会致全国工人通电”,成立“芜湖劳工会”,发表《芜湖劳工会宣言》。在工人、学生的团结斗争下,当局被迫取消了车行加租和减少牌照捐10%。
28日皖南镇守使马联甲因安武军军饷数月未发,在芜湖宣布与安徽督军张文生、省长许世英脱离关系,所有皖南各县丁漕税收全部截留充作军饷。
3月铜陵县城和大通镇全体屠宰户罢市,反对北京政府增加屠宰税,得到各界的拥护。接着,宿县、含山等县各界人士也纷纷通电反对增加屠宰税。同年8月,芜湖屠宰工人也举行罢市。
4月
4月芜湖东湖成衣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斗争取得胜利。
5月
1日安庆《平议报》出版《劳动纪念节特刊》,刊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敬告工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黄、庞被害事对中国无产阶级宣言》、《芜湖劳工会宣言》,并发表蔡晓舟、朱蕴山、胡浩川等人写的纪念文章。
△皖、鲁、苏、豫4省自该日起实行联防。
2日安徽全省学生联合会在安庆发出通电,反对“六二”惨案元凶倪道火良出任安徽陆军总司令,并揭露奉天督军张作霖利用倪氏势力搜刮安徽的阴谋。同日,宣城省立第四师范等学校联合举行游行示威,散发传单,要求各界共同拒绝倪道火良出任安徽陆军总司令。
29日安庆药业工人因成立药业研究会被阻,举行罢工。
5月全椒县小学教师同盟罢教,要求增加工资。宣城、桐城、宿县等地学校也发生罢课风潮。
△私立安徽体育专门学校(后改为安徽体育师范学校)和“皖江专科师范学校”(分体育、美术两科)在安庆创办。民国12年私立华中体育学校在芜湖创办。
6月
3日芜湖刷色纸工人80多人举行罢工,反对该行业公所订立八条苛刻的公约。
16日安徽督军张文生致电北京政府,主张先裁兵,后废督。
19日该日夜间11点,驻寿县城内新安武军哗变,抢掠放火。21日被镇压。
24日庐江城关水作坊、糕点作坊100多名工人,为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借做“雷祖会”为名,举行了持续5天的罢工,最后取得了胜利。
27日皖南宣城、南陵各县暴雨,连续数日,自青弋江起,至黄墓渡止,纵横70余里,一片汪洋。宣城、南陵、泾县、太平、旌德县,淹死千余人。
6月省长许世英惧怕学生运动,将舒传贤、周新民等一批青年团骨干先后以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安庆团组织因此无形消散。
△六安县知事骆通召开县政会议,强行通过钱粮附加,并于暑假期间封闭县学联。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城关第一小学及旅外同学掀起“驱骆运动”。在黄烟工人、扛抬工人的支持下,赶走了骆通。
7月
1日安徽省高等审判、检察两厅职员,因欠薪9个月,该日宣布停止受理民、刑诉讼案件。
8日周松圃、李次宋等组织成立“安徽废督裁兵会”。次日,旅沪安徽废督裁兵协会成立。
9日阜阳县城内有大股溃兵1500人,放火抢劫,大火自中午延烧到次日午后3时才止,烧死幼童、妇女100多人。
13日英山县(今属湖北省)政府卫队勾结土匪,占据县城。
17日省长许世英发出《呈大总统拟筹款裁兵以纾皖困》一文,建议先将新安武军军费全部由北京政府承担,并归其主持裁撤,至于旧安武军的裁撤,则按国务院的规定办理。
29日在省长许世英支持下,全省各县公私学校校长、各界知名人士,旅京、沪等地安徽同乡代表在芜湖开会,审查安徽财政,一致认为安徽省的财政因支付军费过巨,以至百业不振,决定按照财政现状,分期偿还积债,实行废督裁兵,全省军费每年以140万元为限。
8月
10日贿选的第三届省议会议员多人闯入省长公署骚扰。保安队拘捕了30余人,交法庭处理。
15日庐江矾矿200多名煎矾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最后取得胜利。
9月
2日北京政府派萨镇冰赴安徽、福建,会同两省军民长官查勘禁烟。
19日《民治报》在安庆创刊,主笔黄梦飞。该报抨击“武人政治”,主张国民革命,并转载《向导》周报上的文章。民国12年2月中旬被当局查封。
9月芜湖锯木工人、油漆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秋省学联第三次改选,改会长制为委员制,王同荣为主任委员。
10月
1日旅沪皖民自治社、改造安徽同志会,通电宣布安徽督军张文生“卖省求荣”、“纵容兵变”、“勾结奸人”等罪状。
7日黎元洪下令裁撤安徽督军,以张文生为定威将军,到北京供职,任命马联甲督理安徽军务善后事宜。
△新安武军将领殷恭先等通电指责省长许世英越权裁汰新安武军。
10日省教育会、学校联合会、省学生联合会,通电指责马联甲为杀死姜高琦的正凶,反对马督理安徽军务。同日,王步文领导安庆学生开展废督裁兵斗争,于夜晚举行火炬游行。
11日马联甲通电宣布就任安徽军务善后督理。12日,张文生调集军队开往蚌埠,蓄意反抗裁汰新安武军。
12日直系军阀吴佩孚电湖北督军萧耀南表示对安徽“决以武力解决”,已派冯玉祥为讨皖总司令。17日,萧耀南在督署召集会议,决定由鄂军第二十五师四十九旅王启贵部开往郑州,援助冯玉祥讨皖。19日,又命令援闽的第二混成旅寇英杰部开往安徽。
14日安徽废督裁兵会致电北京参、众两院,反对北京政府任命马联甲为变相督军,并主张平均留汰新、旧安武军。
16日马联甲通电,宣告对安徽省“强力更新”。
17日旅京安徽学生59人联名通电,反对马联甲督理安徽军务。
18日安庆各界代表200多人召开讨马(联甲)大会,决议:一、反对马联甲为变相督军;二、拒绝外省军队进入安徽境内。并发通电,要求北京政府“收回成命”,“立将马联甲拿交法庭归案讯办”。30日,安庆各界人士1万余人,在体育场举行大会声讨马联甲,并游行示威。
23日省长许世英以安徽第三届省议会选举舞弊,已由大理院判决无效,通令全省改选。
10月蚌埠机务段、工务段秘密成立工会,会员约有200多人,领导人赵兴旺(北京人)、王顺等。这是蚌埠地区最早出现的赤色工会组织。
11月
1日豫匪“老洋人”率匪众窜入阜阳城,烧杀奸淫,肆意抢掠。
5日匪众离开阜阳,县知事陈涤尘被当作“肉票”掳走。
16日安徽军队围剿入境匪众。豫匪退往河南。
6日北京政府总检察厅通缉杀害学生姜高琦案的主犯倪道火良、范锡恩、王荩诚、李传济4人。
8日省长许世英电令60县按照地方情形分划省议员选举投票所,并于30日以前呈报。
9日芜湖裱画工人100多人,向店东要求增加工资,遭拒绝后全体举行罢工。
17日驻徐州新安武军骑兵5营、步兵3营,经江苏、安徽当局会同缴械给资遣散。
20日驻蚌埠、宿县、涡阳等地的新安武军步兵5营、炮兵2营也被缴械给资遣散。
22日安徽军务督理马联甲通电抨击省长许世英不筹裁兵款项,请北京政府立即予以罢黜,并提出新、旧安武军共需饷款740万元。
24日许通电驳斥,申明安徽官绅原议全省军费为450万元中再减180万元。
25日北京政府督察裁兵专员李玉麟致电马、许,请“始终维持”,“宽筹经费”,以尽量裁军。
26日安徽裁兵协会致电北京政府,以马联甲独揽军、民两政大权,毫无裁兵诚意,请予罢斥,另简任皖籍知兵大员,实行裁兵,实行分治。安徽其它各团体及旅外安徽同乡纷纷集会、通电,声讨马联甲。
12月
11日李玉麟电告北京政府,已将驻徐州、宿县、灵璧、泗县、蚌埠、合肥、明光及由正阳、霍邱调回的新安武军27营两哨缴械遣散,尚剩余12营因经费短缺未能裁遣,应候北京政府办理。次日,李回北京复命。
21日许世英以马联甲擅令封锁金库,省政日趋纷扰,托词返天津探亲,致电北京政府请假。总统黎元洪、国务院分别于23日、24日复电许世英,劝其留任。
△安徽废督裁兵会通电谴责马联甲等袒护新安武军将领殷恭先、旧安武军将领李传业,“虚耗巨饷”,“贻害地方”。要求北京政府立即将马撤职惩办。次日,安徽籍国会议员向黎元洪提出新安武军全部裁撤、旧安武军年饷减至140万元、许世英留任安徽省长等3项要求。
24日总统黎元洪令加马联甲陆军上将衔。29日,命令安徽省长许世英仍留原职。
12月阮仲勉、程庆福、刘希平、史推恩、王庆云、卢仲农等向省长许世英请求新安武军全部裁撤,核减旧安武军,并节缩军饷,以苏民困,同时原督军公署的经费每年28万元,“应自张(文生)去职之日起,一律截止”。
12月截止12月上旬止,芜湖的甲农、甲商、职工等学校先后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小组。
冬庐江县初级中学校长卢幼侗,组织进步学生和青年在庐江县城集会游行,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宣传抵制日货。
是年宿县临涣集的进步青年,在朱务平、徐风笑等人领导下,成立了进步组织“群化团”,并先后发展到百善、韩村、宿城等地。
△皖北一带干旱严重。
△全省发行金库券65万元。
△省道局修建怀宁县城(今安庆市城区)至集贤关公路,铺设石子,全长10公里。这是安徽第一条官办石子公路。
△实业家陈劭吾、陈一甫等捐款修建的安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石埭广阳镇永济桥开始施工,民国14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