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6 年(1927 年)
1月
3日芜湖驻军陈调元部约1000人左右,因欠饷哗变,上街大肆抢劫,各银行、钱庄、商店及民户甚至邮局,均被劫掠一空,损失在200万元以上,且死伤多人。因此,商民举行罢市。
8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命柏文蔚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军长。27日,柏文蔚通电就职,任命常恒芳为政治部主任,王铸人为参谋长,军部设于湖北武穴,并在汉口设立办事处。以袁家声暂编师和岳相如独立旅为基本力量,召集淮上军旧部扩充队伍。同年,夏秋间,即发展为4个师,达35000余人。
1月上旬国民革命军决定:为肃清长江下游孙传芳主力,会师南京,派赣东、闽北北伐军各以一部分分别由长江南北进攻皖南、皖西,以另一部由鄂东北进入豫南,牵制河南及皖北方面,策应长江下游主力的作战。
20日陈调元因孙传芳屡次催促出兵皖南,将防务交给直鲁联军担任,特在安庆召集军事会议,决定组织三军,分几路出兵。
23日因驻蚌埠军阀部队强征淮河船只运柴及蚌埠警察署差船事务所向船户勒索等,淮河广大贫苦船工全体罢业,使水路交通一时断绝。同时,盐粮业也开会支持船工的行动,宣布罢业,一致要求取消差船事务所等虐待人民的机构。
1月中共凤阳支部成立,朱辛孟任书记,有党员10人,属中共上海区委员会领导。民国16年(1927年)7月后改属中共宿县临时委员会领导。
2月
3日中国东南部发生地震两次,安徽芜湖等地震动。
11日五省联军第十五师师长刘宝题在祁门向北伐军接洽归诚。当日,蒋介石委任刘宝题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军长。15日刘在祁门就职。
17日北伐军中路江右军独立第二师由江西浮梁抵达祁门。19日到达休宁。 20日,到达黟县。 3月3日,到达太平。接着经由石埭、泾县、南陵、宣城向高淳、博望、丹阳前进,击当涂直鲁军。
21日北代军中路江右军第六军从九江出发,沿彭泽、马土当东下,22日进占秋浦(今属东至县)。27日进入贵池县境内。3月4日江右军总指挥、第六军军长程潜率部抵达祁门,前锋抵达安庆,贺耀组部独立第二师两个团抵达大通。同日,第六军第十九师也进驻青阳。 6日程潜由贵池抵大通,第六军第十七师先遣队进入芜湖。第十七师、第十九师集中芜湖后,随即向南京挺进。
25日北伐军中路江左军第七军第一、二两师由湖北黄梅到达宿松。经太湖、望江,于3月8日进入安庆。3月中旬由安庆经桐城、舒城向北挺进,13日攻占巢湖 18日抵达合肥,进逼津浦铁路。
27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安徽省党部之救党主张》,支持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提出了“肃清党内昏庸老朽之反动分子及所有官僚市侩”等五条救党主张。
28日北伐军中路江右军第二军第六师从浙江衢州抵达歙县。2月29日,到达绩溪。同月底,到达旌德。3月5日,到达宁国。3月9日,到达宣城。旋经芜湖进攻南京。
△张宗昌与孙传芳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在南京设立联合军司令部,将所统辖的直鲁联军与孙传芳所统辖的五省联军合组成七省联军。并将安徽军务交由褚玉璞主持。
△利济公司“逍遥津”小轮装载旅客70余人及该轮拖曳的装有100名士兵及家具的5只民船,由大通开往芜湖,在繁昌县荻港附近江面被英商怡和洋行“吉和”号轮船撞沉,许多人溺死,获救的不满20人。3月1日,芜湖皖南镇守使行署将该轮扣留。
2月中共萧县特别支部成立,贺云涛任书记,属中共徐州地方委员会领导。
△安徽第二混成旅投诚参加国民革命军,编为独立第五师,旅长马祥斌宣布就任师长职。
3月
1日张宗昌、孙传芳因安徽总司令陈调元态度不明,命令直鲁军第七军军长许琨派兵将陈部准备由浦口开往安徽境内的一团及蚌埠的部队、留守机关全部缴械遣散。4日,陈调元在芜湖宣布正式脱离孙传芳,投靠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军长兼北路军总指挥。同日,王普也投靠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军长,所辖部队在荻港集中。湘军叶开鑫就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军军长,率部开往六安和霍邱边区。此三军即编为北路军。次日,留守安庆的第一混成旅旅长杨世荣也宣布服从国民政府。从此,芜湖、安庆均归入北伐军范围。
4日江左军一部进抵潜山、英山一带。8日江左军第三十三军第一师、第四独立旅从罗田开拔,经英山,于11日进入霍山县城。
4月2日第三十三军各师旅暨所指挥的新编第五、第六两军及第五独立师向北发起总攻,当日占领霍邱,5日、7日,先后攻占凤台、正阳关及颍上县,接着围攻寿县城,击毙敌人2000多人,俘敌5000多人及战马、大炮等大量军用物资。
5日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程潜部、第七军李宗仁部与第三十三军柏文蔚部共约7万人,分别向安庆、芜湖、大通、宣城集中。
△孙传芳、张宗昌命令免去安徽总司令陈调元本兼各职,遗留的职务由江西总司令郑俊彦兼署,在郑未到任前,以第七军军长许琨代理。8日许琨在蚌埠宣布就任代理安徽总司令。
△陈调元部进攻蚌埠。同日,直鲁军一面由皖北反攻安庆,一面占当涂并向芜湖移动。
6日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随北伐军迁回安庆,当日宣布正式成立。
△北伐军部署对付奉军军事计划,其中有关安徽方面:以李宗仁为江左总司令,由黄梅、宿松、太湖图皖北。以李宗仁第七军为主力,陈调元、王普、柏文蔚等安徽军队均听调遣;以程潜为江右总司令,由皖南宁国前进。以程潜部第六军为主力,贺耀组的第二独立师供其调遣。
7日直鲁军第十三军军长刘志陆奉张宗昌的命令率部由南京移驻巢县、柘皋等地,驻含山的第一二O旅也归其指挥。
8日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农民部长薛卓汉在安庆召集各县农民运动代表开省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薛卓汉当选为委员长,张从吾当选为副委员长。会后,先后遣数十名特派员到各县指导组织农民协会。
△在国民党安庆左派市党部领导下,安庆市妇女协会正式成立,顾纯任妇协主席。妇协成立后,领导广大妇女掀起争取妇女自身解放的斗争。同时,国民党西山会议派分子夏纯、舒德进等拼凑成立安徽省妇女协会,与安庆市妇女协会相抗衡。由于其破坏,安庆市妇协于4月被迫解散。
9日安庆驻军反对陈调元投机革命,逮捕陈的亲信第一混成旅旅长杨世荣,并拒绝陈所乘的兵舰在安庆登陆。陈即令兵舰继续上驶,于14日在九江晋见蒋介石。
△芜湖各界民众一万多人举行游行示威,包围芜湖海关,要求取消不平等条约,收回被帝国主义把持了几十年的“芜湖海关”和“芜湖常关”。通过交涉,江右军收回芜湖大江口常关,实行自办,成立了内地税局。
10日张宗昌由南京到徐州,主持皖北战争。11日,在徐州召集军事会议,议决褚玉璞坐镇南京,许琨驻蚌埠,程国瑞驻徐州,张宗昌来往徐州、南京之间,策应全局。
12日安庆、芜湖两市数万人分别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两周年大会。
14日中共芜湖特别支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联合发布《告民众书》,欢呼北伐军进军芜湖的胜利,号召农工商学兵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并强调北伐军要以民众的意志为依据。
△王普率第二十七军由荻港进驻芜湖。
15日北伐军中路江右军第六军第十七师、第十九师、独立第二师与第二军会攻当涂县城,经两日激战,击溃直鲁联军第四、第五军及第十四军孙殿英部一旅,于17日攻占当涂城,连克采石、慈湖。
16日国民党霍山县党部在圣庙前召开军民联欢会,到会的有三十三军第一师、第四独立旅全体官兵和商民协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等数十个团体,约2万多人。会后发表军民联合大会宣言,举行环城游行。
18日江左军全部进入合肥、六安一线。
19日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到达安庆。
△北伐军总司令部命令江左军主力迅速集中于巢湖以东地区至无为县一带,向滁州、明光间津浦铁路敌军攻击并占领该地区,一部集中于合肥、六安附近相机联系主力,向定远、蚌埠进攻;北路军迅速集中于无为县城东地区,即向乌江浦口间津浦铁路敌军攻进,配合江右军进攻南京。
20日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乘“楚同”兵舰由九江到达安庆。蒋在讲话中公开指责“安徽人工作成绩无几”。21日,在训话中,再次指责左派省党部,训令左派同陈调元妥协,同国民党右派合作成立省党部,当场遭到左派的拒绝。
3月中旬安徽省总工会成立,舒传贤任总工会委员长。安庆市总工会以及50多个各业工会也同时成立。芜湖市、青阳、繁昌、宿松、歙县、六安等县相继成立了工会组织,工会会员8万多人。
22日国民党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安庆黄家操场举行开幕典礼。全省40多个市、县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次日,因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暴乱而中止。大会于4月中旬在汉口继续召开,成立了正式省党部,新选了执监委员,张从吾任组织部长,高一涵任宣传部长,周新民任秘书长,会后印发了《三·二三事变宣传提纲》。
△北伐军总政治部命令国民党右派省总工会“停止职权,听候审查”。右派省总工会拒不接受命令,于当日下午由舒沛澄(右派总工会委员长)等人率领一群暴徒簇拥到设在省长公署的总司令行营,求见蒋介石,蒋答应“保护”。暴徒们将前来总司令行营的左派省党部常务委员光明甫等人打伤。
23日安庆国民党右派及北伐军总司令部特务处长杨虎等人策划组织召集欢迎蒋介石的大会。蒋的总参谋长朱一民代表蒋出席。会后,右派收买暴徒组成敢死队(约定每人大洋4元,负轻伤者100元,负重伤者500元,丧命者1500元),捣毁了国民党左派省、市党部、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安庆市妇女协会、怀宁县党部,抢劫文件,破坏国民党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打伤代表数十人,制造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
△晚,国民党左派光明甫、周松圃、朱蕴山、沈子修等人在安庆城郊集贤关外举行紧急会议,议决由柯庆施、周范文、胡浩川等起草通电,揭露国民党右派捣毁左派省、市党部的罪行。
24日蒋介石由安庆抵到芜湖,得到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军舰炮轰南京事件的消息后,即派参议林石民赴芜湖日本领事馆,恳请日本领事向英、美两国转达北伐军并无恶意,蒋本人决定亲自赴南京负责解决这一事件。
25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任命李宗仁、光明甫、常恒芳、朱蕴山、麦焕章、沈子修、李光炯、高语罕、朱克靖9人为安徽省政务委员,指定李宗仁为主席。此项命令被蒋介石扣压,于27日擅自委任了陈调元、程潜、蒋作宾、朱培德、李宗仁等28人为安徽政务委员,以陈调元为主席。
26日武汉国民政府交通部宣布收回江苏、安徽、湖南3省邮政权。
28日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离开安庆。31日在南昌撰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檄文,揭露和声讨蒋介石从南昌到安庆制造一系列反革命事件的罪行。文章发表在《革命生活日刊》4月9日号上。
△褚玉璞的卫队旅长王金韬在滁州响应北伐军,截断津浦南段鲁军向北退路,鲁军2万余人包围滁州,与王旅发生激战。后王旅退入合肥县城。
29日武汉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议决,电令李宗仁、朱培德保护安徽左派省党部及各合法团体,并将安庆电报局局长刘文明撤职。
△北伐军前锋便衣队抵津浦铁路,一部夜袭凤阳关。
30日李宗仁部占领定远,同时,陈调元部由全椒进抵滁州。
31日进攻蚌埠。
3月安徽省城总商会在北伐军到达安庆后撤销,组织成立安庆市商民协会。
△中共五河县支部成立,书记王亚箴,属中共徐州地方委员会领导。
春庐江县城教堂洋教士给一名教徒作“洗礼”,导致死亡,引起市民的公愤。市民包围教堂,捣毁大门,赶走了洋教士。
△宿县临焕(今属濉溪县)农民协会多次组织农民大会,斗争大地主袁三,揭露他压榨农民的罪行,并将袁三家的百余石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
4月
1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师渡江,沿津浦铁路向北推进。5日到达滁州。
3日国民党左派安徽省党部召集驻安庆各军、师政治部开联席会议,柯庆施作报告,指出省党部被捣毁的事件是反革命进攻。
4日陈调元到芜湖派兵拘留芜湖商会会长、银行行长,向商会勒索10万元,激起各界人士的愤怒。当日下午,各商店罢市,6日各界民众20余万人召开驱陈大会,高呼“打倒票匪陈调元”等口号,通电并发表宣言要求武汉国民政府解除陈的武装,罢免陈的本兼各职。陈调元被迫放弃勒索10万元的要求,乘轮船离开了芜湖。
8日安徽援助沪汉宁惨案并反对英、日大会筹备会,在安庆百花亭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旧址开会,被第十军政治部主任高冠吾派手枪队强行解散。10日,高冠吾奉蒋介石命令,解散共产党员与国民党左派省、市党部及各军师政治部组织的“安庆临时政治工作委员会”。15日,第十军便衣队200余人捣毁了“安庆绸布业店员工会”。
10日芜湖群众运动委员会开成立大会,芜湖农民协会、总工会、总商会、店员总会、学生联合会、妇女协会、商民协会、国民党市县两党部、新闻记者联合会、各界联席会议,江右军总政治部及第二十七军、四十军政治部等组织代表参加,宗旨是领导群众运动,力争外交胜利,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与军阀。会议议决15日举行示威活动,抗议日本水兵在汉口残杀中国同胞。
4月上旬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赖王官到安徽,在安庆召集省农协筹委会留皖委员开会,组织常务委员会执行会务。4月底被迫停止活动。
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大肆屠杀工人和共产党员。18日,在南京建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
△北伐军在津浦铁路线作战失利,定远、寿县相继失陷,直鲁军自寿县进迫合肥;另一路冲至浦口。
14日驻皖北的北伐军展开反攻。南路李宗仁军与驻和县的朱培德第三军第七师联络,经含山猛攻定远;北路王天培第十军、叶开鑫新编第五军、马祥斌独立第五师三部进攻正阳关,当天夜里突破直鲁军防线。
△直鲁联军攻陷霍山城,第三十三军袁家声第一师被迫退往六安,再转赴舒城休整。
16日安庆国民党右派分子开始实行“清党”。强占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筹委会等机关,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7日国民党宿松县左派县党部发出讨蒋(介石)通电,并由工会、农会、妇女协会组织2000余人举行示威游行,反对蒋介石背叛革命,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军阀”、“打倒一切反动派”等口号。
△鲁军第一混成旅旅长张克瑶率部在皖北向国民革命军投诚,被编为第三十三军第二师,张任师长。
18日国民党右派分子、芜湖公安局局长高东澄奉蒋介石严厉镇压革命运动的密令,指使流氓崔由桢等人雇佣80多名反动分子,于当日捣毁了国民党左派市、县党部和进步群众团体,逮捕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17人。制造了“四·一八”反革命事件。事后,成立了国民党右派市总工会、县农会、妇女协会、农工商学妇联合会办事处等反动团体。
△蒋介石电令第十军军长王天培及公安局局长曾唯,拿办舒传贤、周振非(周新民)、谢硕、王少渔、沈子修、周范文、薛卓汉、许兴吾、童汉璋9人,并通缉百余人。同日,舒、周等人被迫潜逃出安庆,转往武汉。
△直鲁联军先锋队抵达合肥城西北郊外傍晚开始围攻合肥城,被守军独立第五师击退。5月初,陆学文旅一度攻占东郊坝上街一带,进抵东门城下,旋被王金韬独立师打退。王宝灰师及白俄骑兵队自西、南攻城,并切断六合、舒合交通。同时,程国瑞军、朱泮藻军及第一军炮兵第四旅经定远进占巢县,大部攻击合肥东门;张敬尧军一部牵制六安方面的北伐军,一部攻击合肥西门。守军马祥斌独立第五师及自卫队与王金韬部顽强抵抗,在第三十三军第二师和岳相如独立旅配合下,多次击退直鲁军的进攻。
21日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勒令解散国民党安徽左派省党部组织的各群众团体,代之以国民党右派组织的“农工商学妇联合办事处”。5月18日,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改组委员会拼凑成立,“农工商学妇联合办事处”结束。
25日南京、武汉两方军队在安庆九江之间对峙,南京方面的李宗仁第七军、王天培第十军对驻在九江的武汉方面朱培德军从事防御。在津浦路作战的鲁涤平第二军全部与程潜第六军一部表示服从武汉国民政府的领导,潜退到安徽境内,准备进袭南京。5月11日,李宗仁由芜湖到湖口,与朱培德晤谈,对守汉双方暂缓军事冲突,分途北伐,取得一致意见。14日,李即回到芜湖准备北上指挥第三路军作战。
26日国民党左派太湖县党部与第二军第二师在圣公会开会,通电讨蒋。29日太湖县民众两万多人举行反蒋示威。全城罢市、罢工、罢课,农村农民也前来参加。一致拥护武汉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要求打倒叛徒蒋介石,取消南京伪政府。
27日国民党右派、宿松县长曹金时勾结第三十三军段斌团袭击宿松县城,打死工人纠察队员,捣毁了国民党左派县党部,枪杀了两名工作人员。28日,徐文藻、钟国汉等共产党员被杀害,大批共产党员被捕入狱,县农会、工会、妇女协会等进步组织被破坏。
4月据陈独秀在中共“五大”的报告,安徽省有组织的农民计8300人。
△中共和县党支部成立,禹子鬯任书记,属中共芜湖特支领导。
5月
1日蒋介石决定三路“北伐”作战计划:第一路以何应钦任总指挥,统率第十四、第十七军及第一、第三十六两军之一部,由镇江、常熟渡江北上,肃清江北的直鲁军;第二路蒋介石自任总指挥,以白崇禧代理,前敌总指挥陈调元,统率第一军之一部及第三十七军、第四十军并第六军之一师,由浦口渡江北上,担任津浦路正面作战;第三路以李宗仁任总指挥,第七、第十、第二十七、第四十四及第十五军之一部,与原在皖北的第三十三军、马祥斌、王金韬的独立师,由芜湖渡江袭击津浦路直鲁军侧背,北上解救六安、合肥被围各军,联合进攻陇海路。
4日直鲁军张敬尧部攻占霍邱,守军北伐军新编第六军退守乌龙庙。10日张敬尧与潘鸿钧、孙殿英、袁家骥、任寿卿各部攻陷六安。守军第三十三军第一师退五十里铺、舒城桃溪。
6日南京政府北伐军第三路第二十七军、第十五军及第十军两个师分别由芜湖、大通渡江,向合肥前进。11日,攻占舒城、巢县。13日大败直鲁军于柘皋,继而追击马济部于梁园,16日晨解合肥之围。
9日太湖县农民协会主任叶仁山准备率农民自卫军攻打“国民党太湖县改组委员会”,由于泄密,遭到镇压,叶仁山被捕,农民自卫军被冲散。
11日南京政府北伐军第二路前敌总指挥陈调元率第三十七军由马鞍山渡江,占领西梁山。次日,攻克和县。鲁军第十军杜凤举、第七军许琨等部退往全椒县。13日,第三路第四十四军叶开鑫部协同第二路陈调元之一部攻克含山县。15日,第二路第四十军贺耀组部由下关、大胜关之间渡江,占领江浦,直鲁军败退滁县。17日,第二路杨杰部击溃鲁军许琨、杜风举部,克全椒,鲁军残部退向滁县方向。18日,邓振铨师攻克滁县。张宗昌下令直鲁军总退却,向蚌埠、临淮关集中。
15日旌德县共产党员王庭甫、程朝干等人率领旌德仕川农民自卫军108人,举行暴动,攻打旌德县城,与守城敌军战斗一个多小时。由于孤军作战,暴动失败。王庭甫等13人被敌杀害。
16日豫匪戴政率一万多人窜到阜阳县城郊区,大肆烧杀抢掠。后又窜到地里城,盘踞40多天,杀人如麻。同年6月底,南京国民党政府将其收编为暂编第四十五师,移驻固始等地。
20日李宗仁第三路第七军攻克定远县。直鲁军程国瑞、徐源泉、刘志陆等军向凤阳、临淮关溃退。.21日第七军攻克凤阳。 22日第三路第四十四军占领临淮关,第七军占领蚌埠。张宗昌、褚玉璞残部纷纷向徐州溃退。
25日王普第二十七军在第三十三军配合下,攻克六安。直鲁军张敬尧、袁家骥部窜踞阜阳县朱家寨、李集等地。6月7日,第二十七军突破朱家集、李集防线,进攻阜阳城。8日、10日袁、张先后在阜阳、颍上向独立第五师投诚。
26日南京政府北伐军第三路第十军王天培部占领固镇。27日独立第五师马祥斌部占领寿县、凤台。29日第十军攻克宿县。6月2日攻占萧县、徐州。
28日南京国民党中央清党委员会议决定任命柏文蔚、葛晓东、李次宋、路钖祉、陈紫枫、汤志先、陈杰民7人为安徽清党委员会委员。
5月下旬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武汉成立,柯庆施、王步文、王坦甫、王心臬、李宜春、郭士杰、周范文7人为委员,柯庆施担任书记、王步文、王心臬分别担任组织、宣传委员。并规定了当时党的主要任务:调查安徽各地党员分布情况,联系在武汉的同志,积极创造条件回安徽工作。后派出22人回安徽各地活动。
6月
1日南京政府北伐军叶开鑫第四十四军由临淮关出发. 2日攻克五河。 3日克复泗县,随即向苏北追击孙传芳军队。
6月上旬国民党芜湖市党部改组委员会拼凑组成。
19日大通市国民党市党部改组委员会也拼凑成立。
22日南京政府财政会议开幕,广东、广西、浙江、福建、安徽、江苏6省财政厅长、海关监督、烟酒印花税局长、两淮、两浙、广东盐运使等参加。会议主要讨论财政统一以及补救预算问题。财政部长古应芬要求各省“协力负担”军费,所有中央收入一律解交财政部各省不足的开支应有各省自行筹补。27日决定9月1日开始实行裁厘加税。
25日武汉叛军独立十四师夏斗寅部受叶挺独立师追击,一个团于当日退到太湖县境内。
28日马祥斌在砀山被任命为暂编第十一军军长。
6月根据武汉国民政府的调查,安徽全省已正式成立县级农协2个,区级农协30个,乡级农协130个。
△安徽发生大水灾、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地连续阴雨18天,端午节前后大暴雨,山洪爆发,河堤、湖堤绝大部分溃决。
上半年北伐军进入安徽后,所到各县,共产党的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民党各县、区党部、工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纷纷建立起来。北伐军所到之处,当地群众组织欢迎会、祝捷会、提灯会等,庆祝和宣传北伐军的胜利。各地还组织了工作队、担架队、运输队、慰劳队、向导等支援北伐军。各地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三·二三”事件后,各地国民党左派组织及进步群众团体被国民党右派勾结流氓、劣绅破坏。
7月
14日南京政府积极准备对武汉国民政府作战,李宗仁军及王普第二十七军经过芜湖开赴安庆,夏斗寅率新编第十军回安徽太湖县驻防。武汉方面军队主力集中在湖北武穴。形成宁汉对峙。
15日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实行“分共”,公开背叛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7日武汉军事委员会积极进行对付蒋介石的军事行动,由张发奎、程潜、朱培德、贺龙各部合组的东征军集中江西,分由三路行动:一、由九江、湖口向安庆;二、由赣东攻浙江;三、由鄂东趋皖北。蒋系驻皖的王普、夏斗寅电南京告急。
24日直鲁军乘李宗仁、贺耀组部南调对付武汉之隙攻占徐州,王天培第十军仓皇撤退。蒋介石令贺耀组重回津浦线督师。
25日南京政府任命蒋作宾、周雍能、张秋白、李宗仁、刘复、何世桢、李因、冯玉祥、柏文蔚、陈调元、王普、王天培、马祥斌、韩安、管鹏为安徽省政府委员,蒋、周、张、李(宗仁)、刘、何、李(因)分兼民政、财政、建设、军事、司法、教育、农工各厅厅长。
△蒋介石亲率第一军第二十一师抵达蚌埠部署反攻进占徐州的直鲁军,并电冯玉祥派队夹击。26日,蒋下达攻徐州作战令,各军限28日前集中兵力于八里集、任桥集、符离集、黄口附近,向徐州分进合击。8月1日,李宗仁第三路左翼,第十军王天培部于萧县东北与鲁军接触,逐次击退敌人,直逼徐州城下。8月3日,第三路军攻徐州失利,第十军撤离津浦路,退到萧县,第三十三军退保淮河。
7月安庆1800多名黄包车工人举行罢工,获胜。
△大革命失败后,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国民党安徽党务干部学校的部分学员返回安徽各地开展工农运动。
△在武汉的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指派徐风笑回宿县建立县临委。8月中共宿县临时委员会在宿县城成立,徐风笑任书记,负责指导宿县、泗县、凤阳、蚌埠、涡阳等地工作。
8月
3日北伐军暂编第十一军收编的直鲁军袁家骥、张敬尧部在亳县一带叛变,劫持军长马祥斌投靠张宗昌。11月6日马祥斌在济南被张宗昌枪杀。
5日蒋介石在蚌埠策定淮河及江北防守计划。6日返回南京。
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撤销陈独秀总书记职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同年9月,中共江苏省委负责人向在上海的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委员周范文传达了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并将“八七”会议文件交由周范文带回安徽。
9日孙传芳部迫近淮河北岸,主力向怀远附近的柏文蔚第三十三军第二师阵地猛攻。10日,孙部占怀远,第三十三军第二师退至淮河东岸冷水店附近。
1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任命管鹏为安徽省政府主席。
8月上旬中共安徽省临委由武汉迁回安徽,在芜湖建立机关,着手在各地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斗争。到8月中旬,建立了芜湖县委和宿县、寿县、六安县临时县委,泗县、霍邱、庐江、安庆、南陵、旌德、凤阳、无为8个特支,在凤台、和县、宣城、郎溪4个县设立了通讯处。
12日夜,防守淮河南岸的北伐各军因受孙传芳部自怀远及五河两翼侧背之威协,奉命放弃淮河阵地,第四十军及二十一师经定远退往含山,三十三军退往合肥。
13日孙传芳的浙闽赣皖苏联军进入蚌埠,强行打开蚌埠中国银行金库,抢走12余万元。
15日孙传芳部迫近滁州。17日,占和县、含山等地。南京政府军队第一集团军撤到长江南岸,凭长江天险固守。其中第二路军位于当涂、芜湖,一部分驻合肥六安。
21日唐生智部何键军抵安庆,原驻安庆的南京政府军队王普、夏斗寅两军移驻大通。安徽省政府、省党部迁往芜湖。陈调元率部退向芜湖。
24日孙传芳军在和县兔耳矶方面自驻马河入江两次偷渡长江,均被南京政府军队击退。
25日唐生智抵安庆指挥对宁军事。
△中共中央发出给安徽省临委第一号信,批评了过去党的农运政策,指出新时期农运对象应从雇农、佃农及失业农民为中心,没收大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9月6日,安徽省临委据此制定了“安徽三个月工作计划纲要。”
9月
1日武汉方面安徽省政府成立,何键代安徽省主席。
2日孙传芳军在怀远与何键军激战。同日,鲁军前敌总司令许琨由济南赴蚌埠,与孙传芳协商军事。
3日北京“大元帅府”军事会议讨论孙传芳渡江失败后对付时局的方针,决定对豫暂取守势,将孙军主力撤至蚌埠,许琨、王栋两军由褚玉璞指挥,向徐州、蚌埠增援,固守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
5日武汉方面江右军刘兴部继续向芜湖进逼,南京政府军队及安徽省芜湖县党政机关向当涂、采石撤退。次日,刘兴入驻芜湖,陈调元部在芜湖以东布防。
7日唐生智部何键军由和县侧攻津浦线,断孙传芳军归路,孙军退往蚌埠。
8日唐生智在安庆各界欢迎会上,发表讲演,否认宁汉合作。同日,下令安徽省党部听候改组。
10日共产党员邹同礻乃、吴保才等领导六安城关300多名黄烟工人罢工,坚持45天,迫使资方答应工人们提出的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要求。
△柏文蔚部第三十三军围攻定远,次晨攻入县城,孙传芳军溃散。14日,第十军杨胜治部和第四十军攻占徐州,孙传芳军向明光、临淮退集。
11日唐生智抵芜湖,获悉冯玉祥、靳云鹗发生冲突,是日即回汉口调停。
17日武汉军事委员会以第二十一师“谋叛有据”,令江右军总指挥刘兴迅即给资遣散。21日,该师在芜湖被缴械遣散。
19日中共中央致函安徽省临委,要求切实执行中央紧急会议关于农运的决议案,并加紧领导工人开展经济斗争。
21日国民党内部又发生分裂,汪精卫、顾孟余、唐生智回汉口,成立武汉政治分会统辖鄂湘皖3省,反对南京特委会。
24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军委会决定向安徽3路进兵,将唐生智军逐出皖境:中路由李宗仁、贺耀组、叶开鑫3军担任,沿长江直趋芜湖;南路由陈调元、王普两军担任,自宣城出兵;北路由柏文蔚、张克瑶、王天钖3军担任,自合肥、桐城进攻安庆。程潜、白崇禧两军担任后方应援。
27日武汉政治分会由唐生智、顾孟余、孔庚、邓寿荃、陈公博5人以常委名义,委任何键为安徽省代理主席;王大桢、汪钟祥、袁家普、胡升骐、许恒芳、王星拱分别代理省民政、财政、司法、建设、农工、教育各厅厅长。
9月下旬中共安庆特别区委建立,姚佐元任书记。
9月8月中共无为特别支部成立,9月遵照省临委指示改组为中共无为特别区委,书记任昌举(任惠群)。
△中共郎溪特支成立,夏雨初任书记。
△何键率部入皖后,通令安徽照旧征收房捐,令潜山、桐城、怀宁等县筹集军饷30万,将部队调驻舒城、合肥、桐城、无为一带,强迫人民使用国库券、中央票,并乱拉民夫,强住民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蚌埠天成日用百货公司开业,集股6万银元,占地两亩多。在上海设有“申庄”它是皖北规模较大、历史较久的著名商店。
秋中共安徽省临委召开会议,贯彻“八七会议”精神,规定当时党的主要任务是:一、向广大党员进行阶级教育,清除国共合作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残余影响;二、整顿组织,清洗混入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大量吸收工人分子到党内来;三、发动农民组织农协,由减租减息转向抗租抗税的斗争;四、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共产党员肖亚珍领导宿县百善1000多农民,举行反团防、抗租、抗捐、抗税斗争获胜。
△凤台白塘庙农民进行抗租、抗债斗争,迫使地主接受要求。
10月
11日刘玉春通电就任唐生智、何键所委的第四集团军江左北路纵队指挥官职,即着手收编散在皖北的马祥斌旧部等军队。
15日武汉政治分会财政委员会召集湘鄂皖3省财政会议,汉方安徽省财政厅长及有关人员到会,报告本省财政情形及将来整理方法。会议22日闭幕。
17日武汉政治分会令湘、鄂、皖3省党部一律限期改组。
19日长江两岸武汉东征军总退却。南京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令李宗仁、程潜率部分江北、江南两路向西追击。同日,宁方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率楚有、楚同、永健、永绩、江贞各舰西驶,占芜湖,
20日占荻港.
26日占东流、华阳。
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讨伐唐生智。驻芜湖的唐部江右军刘兴已率部向安庆退却。
21日南京国民党政府议决改组安徽省政府,同日任命陈调元、柏文蔚、张秋白、何世桢、韩安、汤志先、雷啸岑、陈中孚、宁坤为省府委员,以陈调元为主席,省府委员汤、陈(中孚)、何、张分别兼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各厅厅长。
△该日至23日,陈调元、李宗仁、程潜等先后抵芜湖指挥军事。江北胡宗铎第十九军及夏威第七军一部过和县、含山,江南陈调元第三十七军过大通。
24日安庆唐生智部第三十五、三十六两军向西退却,其在桐城一部被胡宗铎第十九军俘虏缴械。十九军、七军已越过桐城、孔城镇一线。
25日南京西征军第二舰队司令陈绍宽率舰将刘兴第三十六军的掩护部队击破,先后占枞阳、安庆。未及撤退的刘兴部2000人被缴械。该军第四师贺对庭部约5000人在南陵向宁方军队投降。
26日中共安徽省临委发布《为反对宁汉军阀战争告安徽民众书》,号召安徽广大人民武装起来,变军阀战争为工农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27日唐生智部由陆路退往鄂、皖交界处。陈绍宽率海军控制安庆江面,李宗仁部入驻安庆。
29日南京军事委员会通电:皖境肃清,皖省政府人员亦经中央任命,所有皖省民财机关,属中央者应由财政部,属地方者应由民财两厅负责办理,各军所委人员应即交替。
31日南京军事委员会对第一路军下达进攻蚌埠命令。
10月下旬中共安徽临委决定由柯庆施、王心臬、郭士杰组成常委会,柯任书记兼农运,王任宣传兼工运,郭任组织;把以六安为中心的霍山、英山、霍邱、寿县5县划为第一暴动区,并成立皖中特别委员会,指导该区工作,书记周范文。同时决定怀宁县临委负责指导桐城、庐江、潜山工作;寿县临委指导凤台、合肥、霍邱工作;宿县临委指导泗县、凤阳、蚌埠、怀远工作。
△国民联军杨虎城部与直鲁联军在商邱以东作战失利,撤至皖北亳县、太和境内休整。11月上旬,高桂滋部移驻阜阳、蒙城、颍上。
11月
1日芜湖公安局长无故逮捕民生中学校长、进步人士宫乔岩,激起该校师生公愤。该校师生群起前往公安局请愿示威,迫使当局放人。
3日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在安徽长江流域组织特委的指示,10月尹宽到安徽成立长江特委。是日,长江特委召开执委会议,制订11月份工作计划报送中央,提出在皖南芜湖万顷圩和白沙圩发动农民暴动。暴动因组织工作不充分未实现。12月尹宽主持安徽工作后长江特委停止活动。
5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的安徽省政府委员陈调元等在安庆就职。
7日南京军委会令将驻皖北的暂编第十一军改编为独立第五师,以刘和鼎为师长。
8日津浦线何应钦指挥第一路各军开始向孙传芳军总攻击,9日占明光,11日克凤阳,12日占临淮关,13日、16日两克怀远,16日占蚌埠,18日占固镇,19日克蒙城、涡阳,孙传芳军北遁。
11月中共宣城独立支部成立,祖晨任书记。
△中共松南区委成立,主要活动在宿松南部程营、汇口、洲头等地,谢官记任书记。年底,区委组织农民暴动,遭国民党九江警备司令部镇压,次年春,停止活动。
12月
1日冯玉祥部攻抵砀山。3日,占领徐州车站,并克萧县。
5日氵鲁港店员工人发动“要求加薪”运动,得到芜湖店员工人全力支援,结果获胜。
6日中共中央决定暂时解散安徽省临委,柯庆施调中央工作,派硕夫(即尹宽)以中央巡视员名义来皖领导工作,在省临委解散期间,由中共芜湖县委代办中央与安徽各地党组织的交通责任。
△王天培旧部第十军潜入皖境,谋回贵州,被陈调元部包围于芜湖、当涂之间。11日,第十军表示服从南京军事委员会,杨胜治所率一部遵军委会令归何应钦指挥,调回津浦路参加北伐。
7日中共潜山特支负责人王效亭、和县农民协会主席柳文杰率千余群众举行暴动,营救月初被捕的潜山特支书记余大化和县农会秘书范笑山,包围攻打县政府,激战2小时失败。柳文杰、刘志忠、李豪五牺牲。8日,余大化、范笑山遭敌杀害。
△安徽省政府审查通过“安徽省清乡委员会条例案”。
12日何应钦令津浦路各军分路向徐州发起总攻击。
25日安徽省政府密令全省各行政机关,严加防范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革命活动。
31日中共南陵特支在谢家坝一带发动农民暴动,成立了南(陵)芜(湖)边区工农政府和农民赤卫队。次年2月遭镇压而失败。
12月国民党芜湖当局实行十家一连环保,并清查户口,加强统治。
△宣城荀范农民协会成立,范承祺(范成启)、葛加彩(葛家财)分任正副主席,有会员200多人。
△芜湖南圩、万春圩、氵鲁港等地农民及码头工人分别举行抗租、抗捐、扒粮,要求加薪斗争。黄包车工人反对征收“号衣捐”,2000多人包围公安局,迫使公安局宣布取消”付洋五元领取号衣”的成命。
冬中共河南省委派遣南汉宸到驻太和的国民党军杨虎城军中,建立中共特别委员会,书记南汉宸。
△共青团中央派林立夫、王教到芜湖组建共青团安徽特委,负责人王教、林立夫。
△中共烈山煤矿特别支部领导约5000名船工、矿工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持续两个月至民国17年(1928年)初,迫使当局答应每天增加工资3角。
是年国民党政府安徽高等法院在安庆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