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冰雹
据1951~1984年冰雹资料统计,全区共出现253次,平均每县23次,仅次于宿县、滁县、阜阳,为省内冰雹次多地区。降雹主要集中在春季到夏初,3~6月降雹次数占总次数的77%,尤以6月份最多,占23.7%。冰雹次数的年际变化较大,如1953年无冰雹发生,而1967年和1969年降雹各达27次。
表34冰雹季节分布

冰雹一日中发生的时段主要在午后到傍晚,13~19时出现次数占降雹总次数的70%以上,19时以后出现次数明显减少。夜间22时到次日13时之前,降雹次数仅占总次数的5%,其中早上4~7时降雹极少。
降雹时间持续在10分钟以内的占80.5%,其中持续6~10分钟占41.7%,持续在5分钟以内的占38.8%,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没有发生。
雹块大小悬殊。小的如黄豆,一般如蚕豆,大的像鸡蛋等。区内降雹雹块大部分都较小,也有少数大冰雹。如1975年5月30日受冰雹袭击的桐城县,最大冰雹直径达16.6厘米,最大雹块重达3公斤。龙卷风风力达12级,造成人畜伤亡、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毁、电杆和树木折断等严重灾情。
表34冰雹季节分布

冰雹一日中发生的时段主要在午后到傍晚,13~19时出现次数占降雹总次数的70%以上,19时以后出现次数明显减少。夜间22时到次日13时之前,降雹次数仅占总次数的5%,其中早上4~7时降雹极少。
降雹时间持续在10分钟以内的占80.5%,其中持续6~10分钟占41.7%,持续在5分钟以内的占38.8%,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的没有发生。
雹块大小悬殊。小的如黄豆,一般如蚕豆,大的像鸡蛋等。区内降雹雹块大部分都较小,也有少数大冰雹。如1975年5月30日受冰雹袭击的桐城县,最大冰雹直径达16.6厘米,最大雹块重达3公斤。龙卷风风力达12级,造成人畜伤亡、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毁、电杆和树木折断等严重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