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风能资源分布
全省各地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不同,风能密度均有差异。根据1980~1982年的风能资源分析,大致可以分为3个风能区:沿江西部最大风能区,密度为160瓦/平方米;沿淮西部、江淮之间东部、淮北东部及沿江大部为次大风能区,风能密度60~100瓦/平方米;其它地区为最小风能区,风能密度为40~60瓦/平方米。见表1—3—6。

二、有效风速
有效风速受地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沿江、江淮之间东部及沿淮西部3~20米/秒,风速出现的时数在3000~5000小时,可利用风速时数占总时数的35~60%;皖南山区,有效风速时数仅为1000~2000小时,可利用风速在10~23%;其它地区,有效风速在2000~4000小时,可利用风速在25~45%。
6~20米/秒出现的时数,沿江地区、江淮之间东部及阜阳为592~933小时。见表1—3—7。

根据黄山光明顶及望江县有效风速的分析,黄山19时至次日9时,各时有效风速时数都在平均值以上,占总有效时数的68.9%;9时至18时,各时有效时数在平均值以下,占总有效时数的31.1%,呈现出一峰一谷型。望江县日变化曲线与黄山光明顶正好相反。见图1—3—10。

平原地区有效风速以颍上县为代表,圩区以无为县为代表,低矮丘陵以宁国县为代表,山区以黄山为代表,其各季变化见表1—3—8。

下一篇:第四节 大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