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0年,皖北行署农林处接收枞阳县民生渔牧垦殖公司,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国营枞阳莲花湖渔场,为区内第一个国营养殖企业。第二年,国营安徽省水产养殖总场在桐城县梅林墩(现划归安庆市)成立,经营广济圩水面约10万亩左右。1953年贵池县成立国营天生圩渔场,1955年又建立同义圩养殖场。1956年怀宁县兴建芝麻湖渔场。4月,由中央投资、省政府委托枞阳建起了白荡湖养殖场,当时经营水面15万亩(后因围垦,水面日益缩小,1988年养殖面积仅为4.5万亩),为全国大水面养殖企业。1957年太湖县建徐桥养殖场,怀宁县建石牌养殖场(后更名为县麻塘湖渔场),宿松县建县养殖场,贵池县建大同养殖场,东流县建东流养殖场。1958年专区计划开发泊湖,建地区泊湖养殖场,后工程下马,体制下放给望江,更名为岚杆湖渔场。1959年3月潜山县在城关雪湖建立县渔种场,1964年岳西县建毛尖山水库渔场,1972年7月太湖县建花凉亭水库渔场,1974年元月枞阳建连城湖养殖场,1978年望江开发13万亩武昌湖水面,建武昌湖渔场,均为大型养鱼基地。
随着水面经营的扩大和管理体制的变更,部分渔场变化较大。1955年下半年,安徽省水产养殖总场下放给安庆专区,1958年专区又将其下放给桐城县,1963年水面调整后更名为“桐城县水产养殖场”,1981年又随行政区划变更归属安庆市。1973年原贵池县同义圩养殖场扩建为白沙湖渔场。1976年原东流养殖场扩建为东至县小七里湖渔场。
自1981年开始,望江武昌湖渔场、东至黄泥湖渔场、贵池白沙湖渔场以及望江青草湖农场的部分水面、土地,与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安徽省水产养殖公司实行集资扩建,联合经营,简称为“三级联营渔场”。其做法为:中央、省以资金投入,各县以原养殖场的固定资产作价及劳务投入合股经营,所产鱼货与盈利按协商比例三方分配。中央、省先后投资800万元,新建规格化鱼塘4500亩及有关配套工程,为建国以来数额最多的资金投入和规模最大的精养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池塘精养。
1984年以后,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一改过去鱼货产品由国家计划收购,渔场生产发展资金由国家无偿供给的局面。各国营渔场可以自行销售,价格随行就市,原由国家无偿拨给的生产发展资金则改为贷款。
至1985年底,全区共建国营水产养殖企业18个,经营水面29.62万亩,固定职工1325人,年产成鱼250多万公斤。1988年,国营养殖企业数未变,经营水面增至30.6597万亩,年产成鱼226.6万公斤。
表1081988年国营渔场基本情况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