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安庆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建国前,在安庆城东设有安徽省农林实验农场,建国后改名为安庆专区农场,并迁至华中东路北四巷。1958年,农场更名为安庆专区小麦玉米原种繁殖场,1959年又更名为安庆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全所面积600余亩,其中有水田195亩,旱地80亩,水面135亩,牧场50亩。全所职工117人,其中科技干部50人(有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8人)。所内设有温室、网室、单倍体室、考种室、挂藏室、化验室等。建国以来,全所共取得科研成果65项,其中国家级一、三等奖各3项,三等奖2项,荣誉奖1项。
二、安庆地区经济作物研究所
原址在东至县杨桥乡上高村。建国前是区内主要纱厂的棉花生产基地,建国后改为东流农场,后又更名为安庆农科所、安徽省黄麻场、东至县棉种场等。1973年3月,改名为池州地区农科所,并于1976年迁至贵池县南湖。1981年,定名为安庆地区经济作物研究所。全所占地250亩,有职工42人,其中科技人员16人,获高级职称的3人,中级职称的5人。该所主要承担农业实用技术研究任务,先后进行了水稻育种、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等专题研究与推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级奖1项、地区奖2项。
三、安庆地区农机科学研究所
1958年5月,地委建立农具、工具改革办公室。1959年9月,改名为地委农具研究所,1960年更名为专区农机科学研究所。1969年下半年又成立地区农机站,所的名义保留。1970年10月,恢复农机科学研究所。所内有职工2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中级职称研究员9人。全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仪器设备共13台(套)。该所50年代研制的空中运土器、爆破打眼器、自动打夯机等被评为全省先进机型。安2(1-7)型插秧机研制后,自1959至1963年共生产了4万台,在全国评比中列入前10名。此后,经省级鉴定的项目还有水田船板、7CH-1翻斗拖车、江淮-1.4型牵引水田耙等。至1988年止,全所主要成果和推广活动共有35项,涉及半机械化农机具、手拖配套机具和粉碎、风干、烘烤等种类。
四、各县行业科研机构
农科所--桐城、潜山、怀宁、岳西、太湖、望江、东至、贵池各一所。
农机所--贵池县农业机械研究所、桐城县农业机械研究所。
信息站(所)--枞阳县科技信息站、枞阳县长江经济信息情报所。
其它科研机构--望江县电子应用研究所、岳西县玉米研究所、太湖县硅酸盐研究所、东至县食用菌研究所。
至1988年,全区全民科研所有科技人员122人,县级农科所、农机所有科研人员34人;集体、个体科研机构有科技人员40人。全区在研究机构中工作的科技人员共有196人。

上一篇:第一节 科委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