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革命旧址及纪念建筑
一、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
在枞阳县城北望龙庵。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于太平天国七年(1857年)为解桐城之围、太平天国八年为解天京之围,先后两次在此召开重要会议。特别是后一次会议,决定由李、陈分领大军,击破清军江北大营,成为太平天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二、吴越故居
在桐城县城关西后街中段西侧小巷内。吴越(1878~1905),清桐城县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为揭露清廷预备立宪的骗局,吴越身怀炸弹,潜入载泽、绍英等5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的列车,伺机行刺。因车身震动引发炸弹,载泽、绍英受伤,吴越牺牲。行刺虽未得果,但震惊朝野。
三、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
在岳西县天堂乡东山村汪氏宗祠。民国19年(1930年)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时属潜山后北乡响肠河地区爆发了请水寨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同年3月,奉命改编为红军第34师,5月再改编为中央独立二师。其间,司令部即设于此。
四、秋浦红军局第一次会议旧址
在东至县东胜乡大坂村天主堂。民国19年(1930年)9月,方志敏率红军独立师攻克秋浦后,在此召开皖、赣两省筹建红军局第一次会议,使秋浦革命形势起了深刻变化。
五、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在桐城中学校园内。民国38年(1949年)3月底至4月27日,“二野”司令部驻此,刘伯承、邓小平在此传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指挥渡江战役。
六、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
在枞阳县城关镇原陈氏宗祠内。民国38年(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布置在安庆至枞阳地段,集结待命,准备渡江。中线渡江指挥部设于陈氏宗祠内,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在此指挥渡江战事。
在枞阳县城北望龙庵。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于太平天国七年(1857年)为解桐城之围、太平天国八年为解天京之围,先后两次在此召开重要会议。特别是后一次会议,决定由李、陈分领大军,击破清军江北大营,成为太平天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二、吴越故居
在桐城县城关西后街中段西侧小巷内。吴越(1878~1905),清桐城县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为揭露清廷预备立宪的骗局,吴越身怀炸弹,潜入载泽、绍英等5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的列车,伺机行刺。因车身震动引发炸弹,载泽、绍英受伤,吴越牺牲。行刺虽未得果,但震惊朝野。
三、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
在岳西县天堂乡东山村汪氏宗祠。民国19年(1930年)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时属潜山后北乡响肠河地区爆发了请水寨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同年3月,奉命改编为红军第34师,5月再改编为中央独立二师。其间,司令部即设于此。
四、秋浦红军局第一次会议旧址
在东至县东胜乡大坂村天主堂。民国19年(1930年)9月,方志敏率红军独立师攻克秋浦后,在此召开皖、赣两省筹建红军局第一次会议,使秋浦革命形势起了深刻变化。
五、渡江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在桐城中学校园内。民国38年(1949年)3月底至4月27日,“二野”司令部驻此,刘伯承、邓小平在此传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指挥渡江战役。
六、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
在枞阳县城关镇原陈氏宗祠内。民国38年(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布置在安庆至枞阳地段,集结待命,准备渡江。中线渡江指挥部设于陈氏宗祠内,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在此指挥渡江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