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1954年安庆专区根据党的中医政策,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当时,专、县各级医院结合临床业务组织西医在职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学习中医临床经验。1955年贵池县召开第一次中医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中医48人,西医11人,与会者共献出中医单方、秘方42帖,著名中医杜茗千当场献出“校正外科正宗”医学名著1套。1958年中央卫生部《关于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紧急通知》下达后,全区又号召医务人员学习并使用针灸疗法治病。专区医院号召职工“人人学针灸”,各科都聘请针灸医师讲课,每个医护人员要求掌握10~30个常用穴位,会医治头痛、牙痛、关节痛等疾病。1959年中西医结合开展
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研究,其疗效显著,荣获地区奖励。70年代地、县都举办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培训班”,共4期,参加培训的有151人,同时,还派出2名西医师赴省中医学院进修。1973年,东至县选送22名西医士,到池州地区中医班学习,后又选送10名中医师到省级医院进修。1971至1974年,岳西县医院组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胆石症、宫外孕、肠梗阻、阑尾炎、子宫脱垂、尿瘘、绝育等疾病的治疗方法。1985年岳西县从事中西医两手治病的医生达49人。地区医院陈兆孝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辩证的原理,灵活选用中药方剂,治疗白血病,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他撰写的《急性白血病辩证分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探讨》、《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疤的体会》两文,在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学术会议上交流后,受到与会专家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