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雷达探测与联防
1969年,安徽省在合肥安装了第一部国产天气雷达,之后,又在9个地(市)气象台各安装了3厘米波长的711型天气雷达。“七·五”计划期间,由国家气象局布点,在黄山光明顶和阜阳分别建立了10厘米波长的714型天气雷达站和5厘米波长的713型天气雷达站。
1978年以前,安徽省天气雷达主要以单部监测方式工作,用于天气预报、人工降雨、防雹等气象业务。随着雷达回波分析技术的提高,需要多部雷达按同一标准,同时观测的资料,组成多部雷达联防。1978年,在合肥召开“全国雷达气象技术经验交流会”,成立“长江中下游天气雷达科研协作片领导小组”,安徽省气象局负责牵头,联系协作工作。1979年正式开展联防协作活动,各雷达站按统一规走进行组网,跟踪观测。1980年3月,协作片在合肥召开第一次技术经验交流会,明确从1980年汛期开始组织“华东天气雷达联防组网试验”,由国家气象局业务司下达任务,以协作片五省一市为主,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个别雷达参加,共21部天气雷达。安徽省阜阳、安庆雷达站参加。
1983年,由上海市气象局为中心,负责“华东地区天气雷达联防组网”,进行拼绘、播发雷达回波综合图。至此,安徽省气象局又组织省内雷达联防组网,这样,既能了解大范围内天气变化情况,又能及时得到重要天气情报。安徽省各天气雷达站均使用雷达资料作短时天气预报业务,结合天气图,作6小时内本站降水预报,并作现场服务。
二、“713”、“714”型雷达
1985年,国家气象局投资约150万元(不包括雷达设备的购置费),在黄山光明顶建立714型天气雷达站,1986年10月竣工。经半年调试和试运行,于1987年6月,投入业务运行。每日四次定时开机观测,并绘制雷达回波素描图。使用VHF信道以广播方式,每日3次定时向江苏、浙江、湖北、福建、上海、河南和本省地、市、县台站传送。遇有特殊天气情况,714雷达站还不定时加密观测,随时使用VHF高频电话口传回波信息。
1986年,国家气象局又投资近百万元,在阜阳建立713型天气雷达站,该站将于1988年汛期前投入业务运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