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存在着地球磁场。地震前,由于地应力加强,可能使岩石的磁性发生变化,引起地磁场的局部异常。地磁观测的基本任务是监测震前地磁场的异常变化,为地震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从1971年9月开始,舒城地震台安装一台简易地磁仪投入观测,1975年因观测室湿度较大而停测。1972年,宿县地震台投建15平方米的地磁观测室,安装一套57型三分向磁变仪,于1973年春投入观测,1975年因该台搬迁而停测。1973年,金寨地震台建成40平方米的地磁观测室,安装一台地磁日变仪进行观测,1975年1月停测,改装一台Cp—4三分量磁变仪投入正式观测。1976年冬至1979年秋,全省又先后选建了泾县、蚌埠、灵璧、安庆、屯溪、蒙城、石台7个地磁观测室及合肥、淮北、阜阳3个简易地磁观测室,增设72型三分向磁变仪7套、69型磁秤3套和小核旋仪5套。
1980年以后,全省地磁台进行整顿和调整,先后停止了屯溪、灵璧、蚌埠台的三分量磁变仪的观测,在蒙城和灵璧台安装了两套美国产G—826核旋仪进行地磁绝对值观测。至1985年底,全省共有10个地磁专业台,具体观测手段情况见3—9。表3—9地磁观测手段情况一览表截止1985年底


从1979年起,全省开展了地磁资料的检查、评比活动,至1985年,已有80%的地磁台观测质量达到优良水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