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上极其复杂的科学难题之一。目前,由于地震震源情况无法直接探测,加上地震预报的实践机会较少,而且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因此,只能对地震孕育的基础阶段和某种类型的少数地震作出程度不同的预报。
安徽省于1971年成立专业地震队伍,积极开展了地震预测预报。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省地震部门曾多次对重大的震情事件作出迅速的反应和判断,并先后对苏鲁皖地区、淮河中下游地区和邻近省区提出过长期和中期地震预报的意见;同时根据震情的发展,还十分慎重地对霍山地区和淮河中下游地区作出两次比较明确的短临地震预报,并配合地方党委和政府开展了防震抗震工作。这些震情判断和预报,有的比较符合客观实际,不同程度地对应了地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有的虚报了地震,造成人为的紧张。1979年3月2日的固镇5.0级地震,事先未能作出短临预报。和全国其它省份一样,安徽省地震预报工作尚处于积累资料、摸索方法、寻找规律的阶段,预报能力和预报水平都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