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预测预报背景和依据
1976年8月13日,省地震局进行会商,根据合肥地震台形变电阻率从7月份以来北东向下降、北西向上升的趋势性异常,首次提出“合肥附近地区8月中旬有4级左右地震”的意见。18日会商时,又重申了上述意见。19日会商,部分同志根据合肥台扭秤异常及蚌埠一带流动磁测结果,认为震级可能达到5级左右。
8月26日,省地震局进行会商,根据前一阶段出现的各种微观和宏观异常,综合分析提出:8月26日至30日,寿县、霍邱、六安一带将发生5级左右或4—5级的地震。其主要依据是:①合肥台形变电阻率东西向8月25日在原来的趋势下有更大幅度的下降,且一天内读数离散较大,与江苏、溧阳地震相比较,有临震显示;②根据金寨—北京台和金寨—上海台地磁红绿灯二倍法预测,8月28日和29日可能发震;③合肥钢铁公司地震台水管倾斜仪前一段结束趋势异常后,8月20日开始上升0.4″,一周内(即21—28日)值得注意;④庐江汤池群测点水氡前一段一直处于高值,现处于恢复阶段。巢县半汤台水氡3号孔8月19日出现突跳;⑤淮南一中群测点地声脉冲仪8月18日以来一直显示有近距离的中震异常,预测8月底100公里以内可能有4—5级地震;⑥大部分群测点地电8月13日或8月14日左右出现大幅度突跳;⑦根据测震极值统计预报,未来4个月内可能发生5—6级地震;⑧霍丘、六安、寿县一带出现较多的宏观异常,如霍邱发现白光,有五、六十只黄鼠狼往外跑,鲑鱼漂头,六安发现三、四十只老鼠搬家,寿县有40口井普遍上升、翻花冒泡。
二、预报内容和对应情况
1976年8月26日,省地震局通过分析会商,向省委、省革委会提出了地震趋势意见,建议发布临震预报。当日,省委向六安、阜阳地委及淮南、蚌埠、合肥市委发出《关于临震预报的通知(震情1号)》,提出:“八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五天内,我省六安、寿县、霍邱、凤台一带,可能发生5级左右地震。将波及淮南、蚌埠、合肥三市,波及地区地震烈度估计小于六度,不致造成大的肢坏,但不能麻痹大意。”8月30日,长丰发生3.6级地震。
三、预防措施和效果
1976年8月26日晚,省委电话通知各有关地、市《震情1号》临震预报后,六安、阜阳地区和淮南、蚌埠、合肥市即迅速成立了各级防震抗震指挥机构,切实加强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常识的宣传,并增设了一批群测点和宏观哨。上述地、市地震部门和地震台、群测点全部处于临震工作状态,实行昼夜24小时值班,每天向省地震局汇报异常情况和内部试报意见。省地震局每天组织会商,加强对资料的分析和群测点预报意见的处理,并直接掌握二十多个群众测报点的数据资料。
8月29日凌晨2点,肥西县自行决定鸣枪发出临震预报,造成群众恐慌,合肥市也出现紧张气氛。同日上午,省委、省革委会直接召集省地震部门进行地震趋势会商,统一了对当前全省地震趋势的看法,认为短期内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不会发生,小震随时都有可以发生,同时决定采取以下措施:①29日当天电话通知各地、市、县委,转发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8月28日电话通知,重申临震预报权统一由省委掌握,各地未经请示批准,不得擅自发布。②9月9日召开全省部分群测(点地震趋势会商会,交流预报经验,统一震情看法。③9月6日,省革委会发出《关于加强我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地震工作的通知》,要求沿江、江南地市提高警惕,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8月30日,在靠近预报区的长丰发生了3.6级地震。震后,省地震局一面派人赴现场调查,一面多次组织地震趋势会商。9月2日,省地震局进行会商,根据长丰地震后地电、水氡等微观手段异常大都恢复的情况,认为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8月26日发出的临震预报应予解除。省委于当日电话通知各有关地、市委,解除《震情1号》临震预报。
根据震后的宏观调查,长丰地震时仅有个别质量较差的房屋开裂、变形或掉灰、掉土。由于震前各级防震抗震组织采取了充分的预防措施,震后及时解除了预报,因此各地群众情绪波动不大,社会和生产秩序比较稳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