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湖泊
1987年,县境主要湖泊有4个,总水面26.89万亩。
一、武昌湖
位于县境中部,是县内第一大湖。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武昌湖,邑东北三十里,源出大、小茗山、凤栖、乌龙诸谷水,汇马头、芦薪诸水,下连青草以达于江。”湖区原包括青草、白土、焦赛等水域,面积达180平方公里(27万亩)。清末,焦赛单独成湖,解放后又围垦部分湖汊,现尚存水面13万亩。湖水分两路宣泄,一路经新漳河出闸入江,另一路经幸福河汇入皖河。历年最高水位15.93米,最低水位10.74米。平均水深3~5米。1979年在武昌渡与白莲洲之间建拦鱼保水石坝,分成上下两个湖区。水质好,盛产鱼、蟹。县内大部分乡镇环临其四周。
二、泊湖
泊湖位于县境西南部,跨宿松、望江、太湖3县边境,为长江流域大湖之一。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泊湖冬涸可涉,水涨则本邑沙嘴、赤土、香草镇、兰家湖、罗家嘴一带田地均受涝。”解放后沿湖3县均有围垦,现存水面35万亩,望江县辖有9.5万亩(63.33平方公里),湖水流经华阳、杨湾两河出闸入江。历年最高水位16.93米,最低水位10.74米。平均水深3.50米。鱼类资源丰富。
三、焦赛湖
位于县境北部,跨高士、赛口两乡。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境内全图》中载明:漳湖与青草湖之间有两个湖汊,东名龙城赛,西名焦城赛,两赛之间向南凸出的陆岸为赛口。焦赛原为武昌湖、青草湖及龙赛诸水汇流之焦点。清同治六年(1867)于焦赛汊口筑坝,始成独立湖泊。水面5625亩。湖底高程9.60米,蓄水量约3392万立方米(相应水位15米)。湖水出幸福河。
四、栏杆湖
又称岚杆湖,位于县城西北部。形狭长,多湖汊。跨翠岭、凉泉、团山、杨湾4乡,原有水面1.10万亩,经1959年围垦,现存水面0.25万亩。湖底高程10.50米(相应水位15米)。湖水于杨湾乡出华阳河。
一、武昌湖
位于县境中部,是县内第一大湖。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武昌湖,邑东北三十里,源出大、小茗山、凤栖、乌龙诸谷水,汇马头、芦薪诸水,下连青草以达于江。”湖区原包括青草、白土、焦赛等水域,面积达180平方公里(27万亩)。清末,焦赛单独成湖,解放后又围垦部分湖汊,现尚存水面13万亩。湖水分两路宣泄,一路经新漳河出闸入江,另一路经幸福河汇入皖河。历年最高水位15.93米,最低水位10.74米。平均水深3~5米。1979年在武昌渡与白莲洲之间建拦鱼保水石坝,分成上下两个湖区。水质好,盛产鱼、蟹。县内大部分乡镇环临其四周。
二、泊湖
泊湖位于县境西南部,跨宿松、望江、太湖3县边境,为长江流域大湖之一。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县志》载:“泊湖冬涸可涉,水涨则本邑沙嘴、赤土、香草镇、兰家湖、罗家嘴一带田地均受涝。”解放后沿湖3县均有围垦,现存水面35万亩,望江县辖有9.5万亩(63.33平方公里),湖水流经华阳、杨湾两河出闸入江。历年最高水位16.93米,最低水位10.74米。平均水深3.50米。鱼类资源丰富。
三、焦赛湖
位于县境北部,跨高士、赛口两乡。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境内全图》中载明:漳湖与青草湖之间有两个湖汊,东名龙城赛,西名焦城赛,两赛之间向南凸出的陆岸为赛口。焦赛原为武昌湖、青草湖及龙赛诸水汇流之焦点。清同治六年(1867)于焦赛汊口筑坝,始成独立湖泊。水面5625亩。湖底高程9.60米,蓄水量约3392万立方米(相应水位15米)。湖水出幸福河。
四、栏杆湖
又称岚杆湖,位于县城西北部。形狭长,多湖汊。跨翠岭、凉泉、团山、杨湾4乡,原有水面1.10万亩,经1959年围垦,现存水面0.25万亩。湖底高程10.50米(相应水位15米)。湖水于杨湾乡出华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