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作物品种
一、品种演变
水稻50年代初,中稻仍以本地种六十日、八十日、天生稻、三粒寸、白壳糯等为主。1953年开始调进胜利籼、中农4号。本地六十日、八十日等低产品种渐被淘汰。1956年,引种中籼399(南京1号),1960年后,引种广场13号、珍珠矮、农垦44号、农垦46号、农垦57号、南粳8号等品种,本地种全被淘汰。中籼399自引种后一直高产稳产,是中稻中的优良品种,覆盖中稻种植面积70%左右。80年代引进日本小中稻。
双季稻品种,经历3次大的更新:一是高秆早稻改矮秆。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种植南特号、浙早503、莲塘早、有芒早粳、陆财号等17个高秆早稻品种。1964年,开始引进矮脚南特号、广场矮5号、6号、江矮早、珍珠矮等矮秆品种。1965年,引进早稻矮南早、矮南早1号、广场矮、浙场9号、南特16号等矮秆品种。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逐步增加,发挥了矮秆品种高产、抗倒伏的优势,丰产田块亩产700斤至800斤。1966年,基本实现双季早稻品种矮秆化,平均亩产654斤,比1964年高秆平均亩产523斤增加25%。1967年,品种更新速度加快,相继引进矮秆品种10多个。随着双季稻面积的不断扩大,为了避开双抢期间农活过分集中,早稻品种中按成熟时间又分为早、中、迟熟三个档次。二是晚籼改晚粳。50年代初,推广小红稻、小白稻、小麻稻等三种双季晚稻品种,亩产200斤上下。1956年引进野谷晚、寒露晚,到60年代中期共引进晚籼品种14个,同时还引进雪花糯、老来青、浙大青森等晚粳品种,单季种植,亩产300斤左右。雪花糯抗寒高产,亩产400斤左右。1965年,从浙江引进农垦58粳稻(又名世界稻),翠岭公社城北大队试种,丰产田亩产约800斤,出米率达76~80%,售价比籼稻高20%。后又相继引进武农早、沪选19、桂花黄等晚粳品种8个,种植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初,晚籼品种被淘汰。在晚粳品种中,农垦58耐肥、高产,种植面积占晚粳面积90%。1973年,晚粳平均亩产498斤,比1965年晚籼平均亩产346斤增加43.93%。80年代,农垦58仍大面积种植。三是晚粳改杂交稻。1977年至1979年试种杂交稻。1979年示范面积2.1万亩,主要杂交稻组合为泗优6号、汕优6号两种,分布在全县1122个生产队,单季栽培572亩,单产高的1015斤,低的550斤,平均747斤。双季栽培237亩,平均亩产726斤,比常规粳稻每亩多收166斤。经3年试种,取得成功,全面种植,1985年增加汕优64新组合。杂交稻成熟期比粳稻提前半个月,让茬早,为实施油—稻—稻三熟制创造了条件。
单季晚稻(简称单晚)品种,70年代前,以雪花糯为主,农垦57次之。80年代,以杂交稻汕优63为主。威优63推广不久,因感染病害被淘汰。
糯稻品种,50年代前,以本地种白壳糯为主。解放后,先后引进红糯、江西糯、雪花糯等品种,单季栽培。70年代末,引进和尚头糯稻和杂交糯等。
棉花民国初以本地品种黑子、白子(俗称小籽棉或中棉)为主,有少量紫花棉。民国36年,安徽省选定望江等5县推广德字棉,给望江配种1万斤,推广面积1000亩。1951年推广德字棉531(称改良棉)。1953年引进岱字棉14号。1954年遭特大水灾,县境几无棉种,1955年从江苏南通县购进岱字15号商品棉籽235万斤,全县一种,本地小籽棉被淘汰。1963年从安庆地区棉花原种场调进岱字棉15号原种三、四代2万斤,经过两年繁育,于1965年全面取代南通岱字15号,亩产皮棉110斤。1966年,从湖北黄梅县调进鄂光棉种4万斤,比岱字棉提前拔秸10~15天,有利秋收秋种。1968年全面推广,亩产皮棉118斤。1974年引进沪棉“479”,1978年全面推广。1987年引进徐州“553”,进行小面积试种。
油菜50年代初,多为白菜型、腊菜型两个本地种。60年代初,引进“318”、“322”、“325”和胜利油菜。除胜利油菜外,生育期均较长,与粮、棉争茬口,未推广。胜利油菜届甘兰型中熟品种,能在水田接中稻茬口播种和棉地套种,利于棉、油连作。1963年引进胜利52、川油2号、江西甜油菜。1964年引进浙江金华油菜。70年代,引进白菜型品种油冬儿、芜湖104、甘油5号、武油1号,在水田种植。80年代,引进低芥酸44.410试种,因产量低,抗病差,未推广。1987年引进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增产42%,种性良好。
小麦解放前,有三月黄、四月黄两种。50年代引进南大2419、矮粒多、辊子麦、蜈蚣扁、江西早、大黄皮等。60年代后期,引进吉利麦、华东6号、碧玛1号、矮秆红。70年代相继引进毛阿夫、平顶贡、武麦1号、万年1号、万年2号、杨麦4号等高产品种。其中多数因产量不稳,易倒伏,抗病虫害差被淘汰。
大麦解放前,仅有三月黄一种,5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逐年缩小。80年代初,先后引进早熟3号、西引2号、盐辐矮早3、苏啤1号、苏啤2号。
山芋50年代初,多为本地种,产量低,一般亩产700斤。1955年引进胜利百号,一般亩产1500斤,高的可达3000斤。60年代后期,引进“一窝红”等10个品种,经试种,均被淘汰。70年代初,引进徐芋18号,比胜利百号增产16~18%,后因对品种复壮重视不够未能推开。胜利百号80年代仍是当家品种。
马铃薯1954年从湖北、四川等省引进。
玉米本地种有黄、白两色。1983年引进中华1号、丹玉1号、苏玉1号等杂交品种。
高梁多为本地种,抗逆性强,不择地,亩产100~200斤。
荞麦分秋种和春种两种。春种为苦荞麦,秋种为花荞麦。生长期短,喜湿润。
大豆50年代沿用本地种。60年代起,先后引进平顶黄、老鼠毛、猴子毛、南农4931、六月爆等品种。1986年从湖北孝感县引进035大豆,种性较好,逐年有发展。
绿豆多为本地的摘绿、拔绿两种。50年代后,相继引进灰绿、油绿、藤绿。80年代引进中绿1号。
蚕豆多为本地种。70年代引进江苏启东县启豆1号。
豌豆多为本地种。60年代中期,曾引进保加利亚“多纳夫”春种豌豆种,后被淘汰。
花生多为本地种。沿江洲区种大花生,丘陵地区种小花生。60年代引进滁县站秧大窝、来安小花生、滁州54—1等品种,经试种,除滁州54—1以外,产量不如本地种,且生育期过长。60年代中期,引进山东伏花生,生长期短,拔禾带果,省工易收,广为种植。
芝麻本地种有黑芝麻、白芝麻两种。引进种有叶里三、785、786、787等。
二、良种繁殖推广
水稻水稻种子历来是自留自用,或相互串换。解放初期,提出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和国家辅助的“四自一辅”方针。1958年7月1日起,水稻良种购、销、调、存业务,由粮食部门划交种子局经营。1962年,县种子局撤销,由县农业局管理,并开始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以良种示范繁殖场和城北大队1500亩种子田为繁殖基地,公社农科所、大队农科站和生产队三级种子田也同时进行繁殖。1965年建原种田3300亩,一年繁殖原种后代120万斤,供4万亩大田种植。1972年,社办农科站26个,大队办试验站或种子场189个,一级种子田2200亩,二级种子田1.4万亩,年产各类水稻良种600万斤,供全县大田用种。1976年11月,县农业局派2人到海南岛试制杂交稻种。1977年组织育种队25人,再次到海南岛制种,运回种子1.2万斤。1978年,举办杂交稻生产技术培训班,共培训214人,自行制种。80年代,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原有的良种繁育体系逐步过渡到以国营农场为主,翠岭乡城北村、鸦滩乡长丰村种子基地为辅的多点连片制种形式,由种子公司定点预约收购,设点供种,每年供种40多万斤。
棉花1952年,棉花种子由华阳保种轧花厂加工后返还。1963年,农业局在华阳公社光明大队进行岱字棉15号提纯复壮工作,建立三圃(株行、株系、原种),并帮助大队建立小型轧花厂,自收自轧。是年亩产皮棉142.6斤,质量普遍提高1~2个级别,产种20余万斤。1964年,繁殖区扩大到宝塔、新农村、古港3个大队,面积8930亩。1965年,全面更新岱字棉15号,实行全县一种。1966年8月,县人民委员会确定华阳公社11个大队1.6万亩棉田为棉花原种繁殖区,后因“文化大革命”爆发,棉种繁殖中断。1972年,恢复繁殖区,有光明、宝塔、新农村、古港、华阳、大号6个大队,面积共1.56万亩。繁殖区棉花由农业部门自收自轧统调,消除了品种代别混杂弊端。1974年,县农业局王润生引进沪棉“479”种子243斤,在华阳公社农科所精心培育、繁殖、试种、推广。1977年种植6.2万亩,1978年普及全县。从1974年至1980年,共繁育良种845万斤。1983年被定为全国“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试点县,国家投资55万元,扩建良种轧花厂、棉花原种场,新建鸦滩供种站,繁殖区调整为光明、永固、北固、华阳、新农村、古港6个大队和华阳公社农科所、青草湖农场、示范场,面积共1.2万亩。棉花原种场“三圃”生产原种,繁殖区生产1~5个级别的原种后代,良种轧花厂收购繁殖区棉花,分级轧花,种子公司进行泡沫酸脱绒、加工成为精种,形成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繁殖推广体系,实现全县一种,二年一更新,三代不回头的供种制度,除满足全县棉花用种外,1979年支援外地棉种60多万斤。
水稻50年代初,中稻仍以本地种六十日、八十日、天生稻、三粒寸、白壳糯等为主。1953年开始调进胜利籼、中农4号。本地六十日、八十日等低产品种渐被淘汰。1956年,引种中籼399(南京1号),1960年后,引种广场13号、珍珠矮、农垦44号、农垦46号、农垦57号、南粳8号等品种,本地种全被淘汰。中籼399自引种后一直高产稳产,是中稻中的优良品种,覆盖中稻种植面积70%左右。80年代引进日本小中稻。
双季稻品种,经历3次大的更新:一是高秆早稻改矮秆。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种植南特号、浙早503、莲塘早、有芒早粳、陆财号等17个高秆早稻品种。1964年,开始引进矮脚南特号、广场矮5号、6号、江矮早、珍珠矮等矮秆品种。1965年,引进早稻矮南早、矮南早1号、广场矮、浙场9号、南特16号等矮秆品种。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逐步增加,发挥了矮秆品种高产、抗倒伏的优势,丰产田块亩产700斤至800斤。1966年,基本实现双季早稻品种矮秆化,平均亩产654斤,比1964年高秆平均亩产523斤增加25%。1967年,品种更新速度加快,相继引进矮秆品种10多个。随着双季稻面积的不断扩大,为了避开双抢期间农活过分集中,早稻品种中按成熟时间又分为早、中、迟熟三个档次。二是晚籼改晚粳。50年代初,推广小红稻、小白稻、小麻稻等三种双季晚稻品种,亩产200斤上下。1956年引进野谷晚、寒露晚,到60年代中期共引进晚籼品种14个,同时还引进雪花糯、老来青、浙大青森等晚粳品种,单季种植,亩产300斤左右。雪花糯抗寒高产,亩产400斤左右。1965年,从浙江引进农垦58粳稻(又名世界稻),翠岭公社城北大队试种,丰产田亩产约800斤,出米率达76~80%,售价比籼稻高20%。后又相继引进武农早、沪选19、桂花黄等晚粳品种8个,种植面积逐年扩大。70年代初,晚籼品种被淘汰。在晚粳品种中,农垦58耐肥、高产,种植面积占晚粳面积90%。1973年,晚粳平均亩产498斤,比1965年晚籼平均亩产346斤增加43.93%。80年代,农垦58仍大面积种植。三是晚粳改杂交稻。1977年至1979年试种杂交稻。1979年示范面积2.1万亩,主要杂交稻组合为泗优6号、汕优6号两种,分布在全县1122个生产队,单季栽培572亩,单产高的1015斤,低的550斤,平均747斤。双季栽培237亩,平均亩产726斤,比常规粳稻每亩多收166斤。经3年试种,取得成功,全面种植,1985年增加汕优64新组合。杂交稻成熟期比粳稻提前半个月,让茬早,为实施油—稻—稻三熟制创造了条件。
单季晚稻(简称单晚)品种,70年代前,以雪花糯为主,农垦57次之。80年代,以杂交稻汕优63为主。威优63推广不久,因感染病害被淘汰。
糯稻品种,50年代前,以本地种白壳糯为主。解放后,先后引进红糯、江西糯、雪花糯等品种,单季栽培。70年代末,引进和尚头糯稻和杂交糯等。
棉花民国初以本地品种黑子、白子(俗称小籽棉或中棉)为主,有少量紫花棉。民国36年,安徽省选定望江等5县推广德字棉,给望江配种1万斤,推广面积1000亩。1951年推广德字棉531(称改良棉)。1953年引进岱字棉14号。1954年遭特大水灾,县境几无棉种,1955年从江苏南通县购进岱字15号商品棉籽235万斤,全县一种,本地小籽棉被淘汰。1963年从安庆地区棉花原种场调进岱字棉15号原种三、四代2万斤,经过两年繁育,于1965年全面取代南通岱字15号,亩产皮棉110斤。1966年,从湖北黄梅县调进鄂光棉种4万斤,比岱字棉提前拔秸10~15天,有利秋收秋种。1968年全面推广,亩产皮棉118斤。1974年引进沪棉“479”,1978年全面推广。1987年引进徐州“553”,进行小面积试种。
油菜50年代初,多为白菜型、腊菜型两个本地种。60年代初,引进“318”、“322”、“325”和胜利油菜。除胜利油菜外,生育期均较长,与粮、棉争茬口,未推广。胜利油菜届甘兰型中熟品种,能在水田接中稻茬口播种和棉地套种,利于棉、油连作。1963年引进胜利52、川油2号、江西甜油菜。1964年引进浙江金华油菜。70年代,引进白菜型品种油冬儿、芜湖104、甘油5号、武油1号,在水田种植。80年代,引进低芥酸44.410试种,因产量低,抗病差,未推广。1987年引进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增产42%,种性良好。
小麦解放前,有三月黄、四月黄两种。50年代引进南大2419、矮粒多、辊子麦、蜈蚣扁、江西早、大黄皮等。60年代后期,引进吉利麦、华东6号、碧玛1号、矮秆红。70年代相继引进毛阿夫、平顶贡、武麦1号、万年1号、万年2号、杨麦4号等高产品种。其中多数因产量不稳,易倒伏,抗病虫害差被淘汰。
大麦解放前,仅有三月黄一种,50年代以后,种植面积逐年缩小。80年代初,先后引进早熟3号、西引2号、盐辐矮早3、苏啤1号、苏啤2号。
山芋50年代初,多为本地种,产量低,一般亩产700斤。1955年引进胜利百号,一般亩产1500斤,高的可达3000斤。60年代后期,引进“一窝红”等10个品种,经试种,均被淘汰。70年代初,引进徐芋18号,比胜利百号增产16~18%,后因对品种复壮重视不够未能推开。胜利百号80年代仍是当家品种。
马铃薯1954年从湖北、四川等省引进。
玉米本地种有黄、白两色。1983年引进中华1号、丹玉1号、苏玉1号等杂交品种。
高梁多为本地种,抗逆性强,不择地,亩产100~200斤。
荞麦分秋种和春种两种。春种为苦荞麦,秋种为花荞麦。生长期短,喜湿润。
大豆50年代沿用本地种。60年代起,先后引进平顶黄、老鼠毛、猴子毛、南农4931、六月爆等品种。1986年从湖北孝感县引进035大豆,种性较好,逐年有发展。
绿豆多为本地的摘绿、拔绿两种。50年代后,相继引进灰绿、油绿、藤绿。80年代引进中绿1号。
蚕豆多为本地种。70年代引进江苏启东县启豆1号。
豌豆多为本地种。60年代中期,曾引进保加利亚“多纳夫”春种豌豆种,后被淘汰。
花生多为本地种。沿江洲区种大花生,丘陵地区种小花生。60年代引进滁县站秧大窝、来安小花生、滁州54—1等品种,经试种,除滁州54—1以外,产量不如本地种,且生育期过长。60年代中期,引进山东伏花生,生长期短,拔禾带果,省工易收,广为种植。
芝麻本地种有黑芝麻、白芝麻两种。引进种有叶里三、785、786、787等。
二、良种繁殖推广
水稻水稻种子历来是自留自用,或相互串换。解放初期,提出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和国家辅助的“四自一辅”方针。1958年7月1日起,水稻良种购、销、调、存业务,由粮食部门划交种子局经营。1962年,县种子局撤销,由县农业局管理,并开始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以良种示范繁殖场和城北大队1500亩种子田为繁殖基地,公社农科所、大队农科站和生产队三级种子田也同时进行繁殖。1965年建原种田3300亩,一年繁殖原种后代120万斤,供4万亩大田种植。1972年,社办农科站26个,大队办试验站或种子场189个,一级种子田2200亩,二级种子田1.4万亩,年产各类水稻良种600万斤,供全县大田用种。1976年11月,县农业局派2人到海南岛试制杂交稻种。1977年组织育种队25人,再次到海南岛制种,运回种子1.2万斤。1978年,举办杂交稻生产技术培训班,共培训214人,自行制种。80年代,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原有的良种繁育体系逐步过渡到以国营农场为主,翠岭乡城北村、鸦滩乡长丰村种子基地为辅的多点连片制种形式,由种子公司定点预约收购,设点供种,每年供种40多万斤。
棉花1952年,棉花种子由华阳保种轧花厂加工后返还。1963年,农业局在华阳公社光明大队进行岱字棉15号提纯复壮工作,建立三圃(株行、株系、原种),并帮助大队建立小型轧花厂,自收自轧。是年亩产皮棉142.6斤,质量普遍提高1~2个级别,产种20余万斤。1964年,繁殖区扩大到宝塔、新农村、古港3个大队,面积8930亩。1965年,全面更新岱字棉15号,实行全县一种。1966年8月,县人民委员会确定华阳公社11个大队1.6万亩棉田为棉花原种繁殖区,后因“文化大革命”爆发,棉种繁殖中断。1972年,恢复繁殖区,有光明、宝塔、新农村、古港、华阳、大号6个大队,面积共1.56万亩。繁殖区棉花由农业部门自收自轧统调,消除了品种代别混杂弊端。1974年,县农业局王润生引进沪棉“479”种子243斤,在华阳公社农科所精心培育、繁殖、试种、推广。1977年种植6.2万亩,1978年普及全县。从1974年至1980年,共繁育良种845万斤。1983年被定为全国“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种)试点县,国家投资55万元,扩建良种轧花厂、棉花原种场,新建鸦滩供种站,繁殖区调整为光明、永固、北固、华阳、新农村、古港6个大队和华阳公社农科所、青草湖农场、示范场,面积共1.2万亩。棉花原种场“三圃”生产原种,繁殖区生产1~5个级别的原种后代,良种轧花厂收购繁殖区棉花,分级轧花,种子公司进行泡沫酸脱绒、加工成为精种,形成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繁殖推广体系,实现全县一种,二年一更新,三代不回头的供种制度,除满足全县棉花用种外,1979年支援外地棉种60多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