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境西北部和武昌湖两岸,丘岗起伏,易旱;东北和东南的沿河沿江平原,多洪涝灾害。水灾约三年一遇,旱灾五年一遇。清末民初虽陆续筑堤、兴塘、建闸,终因水利基础薄弱,农业常不保收。50年代,重点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加高培厚同马大堤,整修和兴建华阳、杨湾、皖河等通江大闸,堵筑宝塔河的拦河大坝,建立官庄和土桥沟等机械排灌站,扩建和整修大小水库和塘堰。60年代,重点建设引水、蓄水工程,开凿花凉亭水库望江灌区渠道,积极发展机械排灌站。进入70年代,以治水保土为中心,进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并着手兴建和发展电力排灌站。到80年代,县境内的防洪、排涝、蓄水、引水等系列工程已初具规模,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马大堤保证1954年型华阳闸江水位(20.16米)安全渡汛,湖河圩堤达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丘陵地区基本保证50天不雨不旱。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