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捕捞量
解放前,养殖水面极小,主要靠天然水面捕捞。县境中部的武昌湖和东北部的青草湖、大小漳湖大片水面,年均捕捞量可达500余万公斤,泊湖年均捕捞量达200余万公斤。抗日战争时期,渔船多遭日军毁坏,捕捞量下降。1954年全县捕捞量又回升到500多万公斤。1956年建杨湾、华阳闸,江河分隔,鱼类洄游通道受阻,1957年捕捞量下降到260万公斤,1958年,设捕捞指挥部,在全县湖区掀起“围、追、堵、截”的捕捞歼灭战,渔业资源锐减。1959年后又大面积围湖垦殖,60年代每况愈下。1965年捕捞量下降到152.5万公斤,其中鱼类149.6万公斤,虾类1.8万公斤,蟹类1万公斤,贝类0.1万公斤。70年代后,主要湖区实行人工养殖,捕捞水面日益缩小,1975年捕捞量仅69.9万公斤,其中鱼类66.2万公斤,虾类2.5万公斤,蟹类1.2万公斤。1981年仅28.9万公斤,其中鱼类16万公斤,虾类4.6万公斤,蟹类1.3万公斤,贝类7万公斤。之后,捕捞量开始回升,1985年捕捞量为30.4万公斤,鱼类捕捞量相对减少,虾类和贝类有所增加。1987年捕捞量154万公斤,其中鱼类81.3万公斤,虾类15.5万公斤,蟹类1.2万公斤,贝类56万公斤。在历年捕捞鱼类中,青、草、鲢、鳙占总量的20~30%,其次是鲤鱼、鲫鱼,占20%左右,其余为鳡鱼、鲌鱼、鲚鱼、鳊鱼、鳜鱼和其它杂色鱼类,银鱼占2~3%,主产于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