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业合作化期间,专业渔民逐步组成渔业社、队。公社化期间,先后建立了华阳公社(区)鱼苗场、凉泉公社(区)鱼苗场、长岭公社(区)鱼苗场、赛口公社(区)鱼苗场、鸦滩公社(区)鱼苗场,以张捕鱼苗、养殖鱼种为主,兼事捕捞和其它副业生产。50年代至70年代,这些鱼苗场一直是全县渔业生产基地。赛口公社鱼苗场(今中洲渔业村),以渔为主,多种经营,成绩显著,曾先后出席全国和省、地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书记檀少桥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接见。该场多种经营成果参加了全国农业展览。省电视台为该场摄制了渔业生产专题新闻纪录片。1972年5月15日,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光宇主持的全省渔业工作会议在望江召开,组织与会者到该场参观。70年代中期,提倡“三级办场,四级养鱼”,又建立一批社队集体渔场。1977年有大桥、团山、鸦滩、雷港、莲洲、向东等公社和漳湖公社的文革、幸福,向阳公社的长丰、郭塘,麦元公社的东风,翠岭公社的青庄,雷港公社的合兴,杨湾公社的丰大等大队以及红旗水库(褒隐寺水库)等16个集体渔场,成鱼养殖水面4735亩,鱼种塘188亩,渔船43只,年产成鱼10余万公斤,鱼种200多万尾。1984年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集体养殖企业逐步由个体户承包。1984年,又兴办了大治圩开发公司、大湾乡渔场和永兴乡渔场。1987年仅有华阳镇郊渔场、大治圩联合开发公司、永兴渔场、大湾渔场等养殖单位。
一、华阳镇郊渔场
原名华阳公社渔场,1959年成立。该场利用1954年江堤溃口时被洪水冲成的沟宕,兴修鱼塘120亩。以张捕鱼苗、培育鱼种为主,兼事捕捞、孵鸡、养猪业。原有职工100多人,绠网数百条,随长江鱼苗资源减少,规模逐渐缩小。1987年有职工46人,鱼种塘80亩,饲料地40亩,固定资产6.2万元。年产鱼苗千余万尾,产值10余万元。
二、望江县大治圩联营开发公司
原系泊湖水面,称东角湖。1977年围垦,总面积26070亩,为长岭、华阳、太慈3个区14个乡106个村所有,因几遭水灾和耕作管理不便,1984年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停耕养鱼,成立“望江县大治圩联营开发公司”,以养鱼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公司的董事会,由参与联营单位选派21人组成,公司下设4个管理段,每段5~7人。1984年12月开始放养。1987年有职工68人,鱼种塘132亩,成鱼养殖水面2.1万亩,饲料地350亩,固定资产近30万元。1985年至1987年共产成鱼97万公斤。
三、大湾乡渔场
原为漳湖垦区大湾公社青湖大队的五九圩(又名青湖圩)和六零圩(邵湾圩)的一部分,共有面积4480亩。1984年退田还湖,建场养鱼,有可养水面2900亩,新开鱼种塘51口,237亩,总投资28.6万元,有职工41人,年产鱼种200多万尾,成鱼4~6万公斤,1985年至1987年共产成鱼15万公斤,产值34万元。
四、永兴乡渔场
1984年,麦元南圩退田还湖1000亩。1985年,麦元北圩退田还湖500亩,是年3月,永兴乡政府和下属5个村联合,利用这两片水面建场养鱼,配职工6人。1986年又划入邵湾圩水面1800亩,职工增加到20人,年产成鱼3~5万公斤,鱼苗400万尾,鱼种6000公斤,产值10多万元,人均收入2000余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