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科技推广应用
一、“三水一萍”的保种放养及综合利用
1966年太慈公社腾龙大队腾龙生产队进行“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红萍)的保种放养试验。1977年,太慈区沟渠塘堰“三水”放养面积达1万余亩,产值50多万元;双季稻田放养红萍5万多亩,每亩增产40.8~84.3公斤,共增产粮食375万公斤,产值105万元。80年代初,因重视不够,保种不善,放养水面逐步减少。
二、杂交稻制种及生产
1976年从江西引进南优6号杂交稻良种试种,后相继引进汕优、泗优、威优杂交组合。1976年派员前往海南岛制种,1978年县内自行制种。1987年,制种27.6万公斤,种植杂交稻双晚24万多亩,单晚2.3万亩,每亩比常规稻增产75公斤,共增产粮食20475吨。
三、棉田耕作制度改革
1980年在华阳公社17500亩棉田开始按5∶3∶2套种油菜、豆类或红花草、麦类,到1985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1979年的1.03%~1.17%提高到1.39%~1.5%;棉花产量从1969年至1978年年均678.85吨提高到1245.5吨,增产83.47%;粮食产量从3761.5吨提高到4746.5吨,增产26.2%;油料产量从420.5吨提高到1395.5吨,增产231.8%;总产值从412.8万元提高到652.7万元。
四、棉花良种繁育
1963年筹建棉花良种繁育区,到1979年达到“一县一种,定期更新”的目标。1983年建立万亩良种繁殖区,供应全县15万多亩棉田生产用种,棉花级别提高0.63级,衣分增加1.3%,绒长增加0.64毫米。原棉内在的品质,经纺织系统和历年天津口岸测定:纤维单强4克左右,细度5800~6000米/克,成熟系数1.6以上,断长23千米左右,卜氏强力平均为87.7千磅,马克隆值3.5~4.4之间,纤维整齐一致,质量优良。1985年,被国务院定为优质棉基地县。(详见农业良种繁殖推广)。
五、人工繁蚌及珍珠养殖
1968年,赛口渔业大队进行人工培育珍珠试验成功。1980年,又在该大队进行人工繁殖三角帆蚌试验成功。1984年全县养殖珠蚌水面共有4000多亩,当年外贸部门收购珍珠达311.59公斤(社会销售量未计在内)。
六、武昌湖水产资源增殖
1981年列为省科研项目,到1985年,县科委先后6次参加华东地区大水面养殖技术研讨会和论证会,引进分级投放夏花等技术和团头鲂等鱼类新品种,并改革了浅湖泊的赶、拦、刺、张捕捞方法,成鱼亩产由原来的3.5~4公斤提高到10公斤,成鱼产量达130万公斤,收入115万元,利润达85万元。
七、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
1986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同年,县武昌湖蟹苗场从滁州水科研究所引进专利技术,当时蟹苗成活率为1%,经过几次试验,蟹苗成活率达38.4%,居全省首位。
八、优质高产蜜橘栽培
1974年从浙江引进温州蜜橘试栽,1980年列入省科研计划。到1987年,发展到32万株,产量达15万公斤。
九、优质蔬菜栽培
雷阳大辣椒、乳瓜、韭黄、榨菜及紫菜苔等优质蔬菜栽培,1987年列为县科研项目。是年,亩产辣椒3500公斤,纯利2100元,乳瓜2000公斤,纯利2000元。除满足县内市场需要外,还销往南京、九江等沿江城市。
十、BX—330电焊机
1977年至1978年由县电器厂研制生产。该产品体积小,电流调节范围大,远销沿江42个中小城市,大批量运往葛洲坝工地。
十一、786—A电动头针捻转机
1978年由陈道翼与马玉振合作研制成功。机内有自控、定时、调频等电子装置,可以自动启闭、自动捻转、自动调节捻转频率,有盔式头件固定。电动捻转比手捻疗效好,治愈率高。1986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十二、沼气利用
1959年成立沼气办公室,由科委抽调1人负责沼气推广和应用工作。1974年,县科技小组与血防站在翠岭公社建立沼气推广试点,由于采用“三合土”(石灰、黄土、煤渣)建池,且管理不善,不久因漏气、漏水报废。1976年,县科技小组从枞阳县聘请1名技术员,在太慈区太慈公社举办沼气培训班,培训10名技术员。1977年春,在太慈公社红星大队东至生产队建池34个成功,并投入使用,后又因管理不善报废。
80年代后,不断改进建池技术,池体积由原来的6~8立方米发展到100立方米;进料口由原来的水泥涵管改为喇叭型木质模型,改变了原来的密封程度差、接头易出故障、进料口易被堵塞等状况,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之久。1987年全县有沼气池207个。建池同时,还探索出沼气利用的良性循环模式:如粮食加工→养猪→沼气→养鱼或种菜→沼气→果树,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水产品、蔬菜、果树的增产。
十三、省柴灶
县农村普遍沿用平头柴灶,柴草热效利用率只达到7~10%。1985年,学习外地经验,确定灶型尺寸为:灶门17×20公分,吊火19.5公分,经实用检验,柴草热效利用率提高到20%。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先后在12个乡举办省柴灶、余热器技术培训班,培训500余人次,到1987年,有6万多农户使用省柴灶,推广余热器3975只,每户1年可节约柴草约1000公斤。
1966年太慈公社腾龙大队腾龙生产队进行“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红萍)的保种放养试验。1977年,太慈区沟渠塘堰“三水”放养面积达1万余亩,产值50多万元;双季稻田放养红萍5万多亩,每亩增产40.8~84.3公斤,共增产粮食375万公斤,产值105万元。80年代初,因重视不够,保种不善,放养水面逐步减少。
二、杂交稻制种及生产
1976年从江西引进南优6号杂交稻良种试种,后相继引进汕优、泗优、威优杂交组合。1976年派员前往海南岛制种,1978年县内自行制种。1987年,制种27.6万公斤,种植杂交稻双晚24万多亩,单晚2.3万亩,每亩比常规稻增产75公斤,共增产粮食20475吨。
三、棉田耕作制度改革
1980年在华阳公社17500亩棉田开始按5∶3∶2套种油菜、豆类或红花草、麦类,到1985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1979年的1.03%~1.17%提高到1.39%~1.5%;棉花产量从1969年至1978年年均678.85吨提高到1245.5吨,增产83.47%;粮食产量从3761.5吨提高到4746.5吨,增产26.2%;油料产量从420.5吨提高到1395.5吨,增产231.8%;总产值从412.8万元提高到652.7万元。
四、棉花良种繁育
1963年筹建棉花良种繁育区,到1979年达到“一县一种,定期更新”的目标。1983年建立万亩良种繁殖区,供应全县15万多亩棉田生产用种,棉花级别提高0.63级,衣分增加1.3%,绒长增加0.64毫米。原棉内在的品质,经纺织系统和历年天津口岸测定:纤维单强4克左右,细度5800~6000米/克,成熟系数1.6以上,断长23千米左右,卜氏强力平均为87.7千磅,马克隆值3.5~4.4之间,纤维整齐一致,质量优良。1985年,被国务院定为优质棉基地县。(详见农业良种繁殖推广)。
五、人工繁蚌及珍珠养殖
1968年,赛口渔业大队进行人工培育珍珠试验成功。1980年,又在该大队进行人工繁殖三角帆蚌试验成功。1984年全县养殖珠蚌水面共有4000多亩,当年外贸部门收购珍珠达311.59公斤(社会销售量未计在内)。
六、武昌湖水产资源增殖
1981年列为省科研项目,到1985年,县科委先后6次参加华东地区大水面养殖技术研讨会和论证会,引进分级投放夏花等技术和团头鲂等鱼类新品种,并改革了浅湖泊的赶、拦、刺、张捕捞方法,成鱼亩产由原来的3.5~4公斤提高到10公斤,成鱼产量达130万公斤,收入115万元,利润达85万元。
七、人工半咸水河蟹育苗
1986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同年,县武昌湖蟹苗场从滁州水科研究所引进专利技术,当时蟹苗成活率为1%,经过几次试验,蟹苗成活率达38.4%,居全省首位。
八、优质高产蜜橘栽培
1974年从浙江引进温州蜜橘试栽,1980年列入省科研计划。到1987年,发展到32万株,产量达15万公斤。
九、优质蔬菜栽培
雷阳大辣椒、乳瓜、韭黄、榨菜及紫菜苔等优质蔬菜栽培,1987年列为县科研项目。是年,亩产辣椒3500公斤,纯利2100元,乳瓜2000公斤,纯利2000元。除满足县内市场需要外,还销往南京、九江等沿江城市。
十、BX—330电焊机
1977年至1978年由县电器厂研制生产。该产品体积小,电流调节范围大,远销沿江42个中小城市,大批量运往葛洲坝工地。
十一、786—A电动头针捻转机
1978年由陈道翼与马玉振合作研制成功。机内有自控、定时、调频等电子装置,可以自动启闭、自动捻转、自动调节捻转频率,有盔式头件固定。电动捻转比手捻疗效好,治愈率高。1986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十二、沼气利用
1959年成立沼气办公室,由科委抽调1人负责沼气推广和应用工作。1974年,县科技小组与血防站在翠岭公社建立沼气推广试点,由于采用“三合土”(石灰、黄土、煤渣)建池,且管理不善,不久因漏气、漏水报废。1976年,县科技小组从枞阳县聘请1名技术员,在太慈区太慈公社举办沼气培训班,培训10名技术员。1977年春,在太慈公社红星大队东至生产队建池34个成功,并投入使用,后又因管理不善报废。
80年代后,不断改进建池技术,池体积由原来的6~8立方米发展到100立方米;进料口由原来的水泥涵管改为喇叭型木质模型,改变了原来的密封程度差、接头易出故障、进料口易被堵塞等状况,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之久。1987年全县有沼气池207个。建池同时,还探索出沼气利用的良性循环模式:如粮食加工→养猪→沼气→养鱼或种菜→沼气→果树,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水产品、蔬菜、果树的增产。
十三、省柴灶
县农村普遍沿用平头柴灶,柴草热效利用率只达到7~10%。1985年,学习外地经验,确定灶型尺寸为:灶门17×20公分,吊火19.5公分,经实用检验,柴草热效利用率提高到20%。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先后在12个乡举办省柴灶、余热器技术培训班,培训500余人次,到1987年,有6万多农户使用省柴灶,推广余热器3975只,每户1年可节约柴草约1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