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党务
一、党员发展
民国17年3月,中共怀宁县委(后改称安庆中心县委)派甘信元到太宿望地区建立党组织,孙敬纯、孙大朵、孙帮瑞等5人被吸收入党。民国19年,党员发展到50余名。1950年在江堤兴修工作中发展党员263名,生产救灾中发展党员28名。1954年在反霸斗争中发展党员54名。1956年全县发展的1526名党员中,农村占1337名,商业部门39名,学校31名,其他单位119名。1957年,因开展整风运动,仅发展党员3人。1959、1960年发展的2224名党员中,农村占91.39%。1965年,全县党员6355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名,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8.68%。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运动停止发展党员。1971年恢复,至1976年,共发展党员3631名,其中工交部门180名,农林部门2910名,财贸部门153名,科技文化部门175名,县直机关200名,其他单位13名。1979年至1983年,共发展党员1143名,其中工人111名,农民437名,商业人员67名,专业技术人员169名,机关干部279名,其他80名。1984年,重点吸收中青年知识分子和生产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入党,至1987年,吸收的2788名党员中,专业技术人员604人,占总数的21.66%,35岁以下的1680名,占总数60.26%。1987年底,全县有党员16414名,是1950年的27.54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6%,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2.41%。
1950~1987年堂员基本情况
二、党员教育
1950年冬,在党员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领导干部居功自傲情绪,纠正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1951年7月建立县委党校。1953年开始逐步建立党课制度。1957年开展整风运动,发动党外人士向党组织提出批评和建议。1958年各乡开办党员训练班。1959年建立业余党校229所,配备业余党课教员432人,培训党员3328名,占党员总数的55%。1962年全县有319个党支部建立党课制度,占党支部总数的72%,主要是学习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63年有29个支部坚持一月上两次党课,一般支部坚持一月一次党课,重点进行阶级教育。1965年全面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路线斗争”、“阶级斗争”为党课主要内容。1978年至1979年开展“真理标准”讨论。1980年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中心内容,举办4期学习班,培训学习骨干300人,党员9666人,占党员总数的80%。1982年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要求,县委党校举办5期培训班,训练宣讲骨干569人。1983年,县委党校开办中专班,先后培训学员150人。1984年12月至1987年,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全县14961名党员(含预备党员921名)分三批进行整党。第一批(1984.12~1985.8):县直机关及城关镇166个支部。1976名正式党员中,登记1868名,缓登6名,处分9名(开除党籍1人,留党察看6人,严重警告1人,警告1人);第二批(1985.12~1986.1):区、乡机关38个党委、202个支部。2330名党员(内预备党员314名)中,登记1982名,缓登16名,暂不登记15名,不予登记3名;第三批(1986.11~1987.2)村级410个支部。10640名党员(内预备党员492名)中,登记10139名,缓登和不予登记449中,开除党籍2名。整党期间,评选出139个先进党支部、1466名优秀党员,调整39个不力的领导班子,102名党员受到纪律处分。
三、纪律检查
机构1950年8月成立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由县委书记兼任,日常工作由组织部兼办。1953年设立专门机构,配备工作人员3人。1956年4月,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会,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兼任,配备专职副书记,委员5人,办事员7人。各区、乡由组织委员兼管监察工作。1967年春,监察工作停止。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下设组干组兼办监察工作。1976年11月,县委组织部下设监察科。1979年9月,重建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7人,第一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委员4人,工作人员7人。各区配检查委员,乡配组检委员。1984年8月,县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望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常委7人,书记(县委常委)、副书记各1人,配工作人员7人。下设检查科、审理科、办公室、信访科。
违纪查处1950年至1957年,在“土改”、“镇反”、“三反”、“五反”、“一化三改造”等运动中,结合党内整顿和党员教育,查处违纪党员292人,其中贪污71人,腐化堕落55人,丧失立场50人,地、富、反,坏23人,失职17人,政治历史问题10人,违法乱纪24人,其他42人。1958年后,在“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四清”等政治运动中,监察工作出现惩办主义倾向,造成一批冤假错案。到1966年共查处党员1150人,占解放后查处党员总数的57.04%,其中贪污130人,腐化堕落155人,丧失立场68人,地、富、反、坏80人,“右派”、“右倾”79人,违法乱纪432人,政治历史问题17人,失职33人,官僚主义27人,其他129人。1962年对1958年后受批判、处理的1284名党员(其中受党纪处理的445人)进行甄别,基本原则是先党内后党外,先领导后一般,文教、卫生部门的知识分子多数未得到甄别。1963年结案:原批判错和基本错的639人,原批判、处理部分错的399人。其中原定为“右派”的46名党员,改正恢复党籍31名。1970年至1978年查处党员203人,其中贪污19人,腐化堕落120人,丧失立场19人,违法乱纪17人,失职2人,其他26人。1982年县纪委成立清理领导小组,清理1978年后“农转非”共759户,2439人,对通过非正常渠道转入的5户作注销处理。1983年4月,清理机关干部住房,超面积的437户,退出36间计722平方米,加收房租201户。从1979年至1987年,共查处党员371人,其中贪污34人,腐化堕落48人,丧失立场5人,违法乱纪84人,超计划生育147人,其他53人。同期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纠正83人,其中完全平反74人(内“右派”15人),改变处分9人(其中原开除党籍改为留党察看4人,原开除党籍改为撤职2人,原开除党籍不变,恢复公职1人,原留党察看改严重警告2人)。
1950年至1987年总计查处党员2016人(含错处党员数),其中贪污254人(内挪用公款15人),腐化堕落378人(内破坏军婚20人),违法乱纪557人,失职52人,丧失立场142人,政治历史问题27人,官僚主义27人,地、富、反、坏、右182人,超计划生育147人,其他(以权谋私、投机倒把、赌博等)250人,分别给予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607人,留党察看377人,撤职207人,严重警告385人,警告381人,劝告8人,劝退1人,自行脱党3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47人。
历任纪(监)委正副书记
四、统战工作
民族宗教工作1950年县人民政府明令禁止天主教活动,并征用其教堂。1951年,全县有寺庙、观庵124所,僧尼72人,居士182人。“大跃进”运动中,许多寺庙被拆毁。“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砸烂,僧尼被定为“牛鬼蛇神”,佛教活动中止。1978年落实政策,平反僧尼中的冤假错案,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1982年县委统战部联合政府的民族宗教事务科,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管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选拔和推荐少数民族干部。县第七届、八届人大常委会和一届、二届政协常委会,各有1名回民担任常委。同时还有5名回民担任基层政权的领导干部。1982年基督教再次从东至、无为、庐江、怀宁传入华阳、雷港、杨湾、杨林、新坝等地,教徒逐步发展到2000余人。1985年,省、县两级拨款修整青林寺佛像9尊,居士发展到300余人;中洲乡的西方庵和新坝乡的廖龙王庙经过募化修饰,也面貌一新。1986年成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各级配备宗教管理干部,允许教徒按自传、自治、自养的原则,以乡设活动点,选定值事长,订立公约,遵守法纪,爱国爱教,过好宗教生活。
对台工作全县有去台人员145人,分别为1945年由国民政府派去台湾办理接收人员和1949年随国民党败退去台的军政人员。1964年6月10日成立县对台工作小组,开展对台宣传。“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停止。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缓解了海峡两岸紧张局势。1981年9月15日恢复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对去台人员及亲属进行调查。1982年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的台属落实政策,收回安排工作22人,收回城镇户口22户、28人,撤判5人,归还房屋3户,归还财产6人。1984年5月9日,台胞陈锡钧经日本回赛口区新坝乡光明村老家定居,省、县拨款3500元为其修房置家具,每月发生活费60元,并将其妻和孙子转为城镇户口。同年县财政拨专款2500元,补助11产生活困难的台属。1985年11月,县家具厂职工王书屏(1965年“6·8海战”中被俘人员)经批准赴台,与家人团聚。台属中,有4人当选为县人大代表,13人推荐为政协委员。1987年11月后在台退休人员陆续回县探亲。
落实政策1979年,县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通过调查核实,对历次运动中被错处的21名起义人员给予平反,办理离休手续的5人,退休的11人,给予定期补助1人,死亡抚恤4人。1980年开始对原错处的64名工商业从业人员落实政策,收回安排工作39人,办理退休手续21人,退赔财产损失4人。1981年贯彻中共中央制订的“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工作方针,平反三胞眷属中的冤假错案,落实私房政策。1984年体制改革中,选拔10名非党知识分子担任区、乡领导职务。同年6月9日,县委、县政府作出提高知识分子(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10条决定,并督促有关部门执行。1985年成立县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252名知识分子得到妥善安排。1986年,统战部、组织部和科委等部门联合对全县1604名非党知识分子进行普查登记,其中大学172人,大专243人,中专850人,其他348人(含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154人,技术员182人)。从1981年到1987年,非党知识分子经推荐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的118人次,占代表总数的14.43%,其中任常委9人,副主任3人;政协委员111人次,占委员总数的32.94%,其中常委21人,副主席7人;2人被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3人被推选为安徽省政协委员,1人出席省政协召开的“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大会。
五、信访
解放初,来信来访主要是反映渡江烈士家属抚恤、减租减息、丈量土地等方面问题以及群众对地主、反革命分子破坏行为的检举揭发,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办理。1956年县委、县人委办公室分别配备信访秘书、信访干事1人。各城门口设置群众信箱。60年代初来信来访渐多,县委、县人委先后设信访办公室,各配专职干部2~3人。1961年受理来信来访261件次。1962年高达3331件次,其中自办2949件次,转办382件次,主要是反映“一化三改造”、“大跃进”、职工精简等方面问题,尤以被精简的职工要求发放安置费、居民要求退还“大跃进”中被占用的私房等问题较为突出。1963年白沙公社江调大队群众来信揭发村干部集体倒卖粮油,损公肥私,信访部门会同县监委、财委、税务局、公社等单位联合调查,查出该村干部倒卖粮食10万多斤、油料1.2万多斤,又用倒卖所得款购买紧销商品再倒卖,并假报灾情骗取供应粮4.6万斤。核实后,税务局责令补交税款3000元,粮食部门停止供应粮食,监委结合“社教”运动分别予当事人以处分。“文化大革命”初期,信访机构一度瘫痪。1968年8月,县革委会办事组内设信访小组。1970年至1976年,共受理来信来访11253件次,其中1974年高达3089件次,主要反映上山下乡、招工招生等方面问题以及受“一打三反”、“深挖敌、蒋、特”等政治运动影响而对所谓坏人坏事的检举揭发。粉碎“四人帮”后,来信来访激增。1978、1979两年共受理10895件次,其中自办641件次,转办4484件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要求清理积案、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为加快办理,文教局成立专案组,县委、县政府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日接待量高达100人次。80年代初,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要求落实山林水域权属、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落实私房政策和部分上山下乡青年要求回城安置等。1982年,对157户要求落实私房政策的逐一进行调查,到1985年落实75户162间3533平方米。
1961年至1987年共受理来信来访42911件次(其中自办24905件次,转办18006件次),报结795件。
六、社会宣传
1949年4月,成立县委宣传部。1950年,组织宣传队深入农村,开展《婚姻法》、土地制度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1953年10月,组织16名报告员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报告60场次,听众21.6万人。1954年6月,培训34名报告员,350名宣传员,宣传《宪法》草案。1955年2月;25.8万人参加开展反对使用原于武器的和平签名活动。1958年3月,组织599个宣传队,536个歌唱队,宣传“大跃进”。5月,组成3.3万人的宣传队,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60年6月,开展“反对美国侵略,坚决解放台湾,保卫世界和平”宣传周活动,县直机关,厂矿、学校1400多人举行集会,各地张贴标语496条,漫画35幅。1963年9月至10月举办阶级教育展览,展品580件,接待观众12425人。“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中心内容进行宣传活动。1976年12月,县委抽调520名干部组成基本路线宣传队,深入农村揭批“四人帮”罪行。1979年5月,县委党校分4批集中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以上干部,重点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8月,开展“法律宣传月”活动,宣传《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7个法律条文。1982年3月,开展第一个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城关镇6000多人上街清扫街道。1983年2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3月,职工、居民、学生3000余人两次清扫街道;县妇联表彰“五好家庭”和“三·八”红旗手;县直卫生部门上街宣传防病、治病和计划生育知识。10月,进行“振兴中华、建设安徽”读书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1985年,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在安庆地区文明县城竞赛中荣获第一名。1986年组织18个演讲团,演讲119场,进行“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听众5.35万人次。
民国17年3月,中共怀宁县委(后改称安庆中心县委)派甘信元到太宿望地区建立党组织,孙敬纯、孙大朵、孙帮瑞等5人被吸收入党。民国19年,党员发展到50余名。1950年在江堤兴修工作中发展党员263名,生产救灾中发展党员28名。1954年在反霸斗争中发展党员54名。1956年全县发展的1526名党员中,农村占1337名,商业部门39名,学校31名,其他单位119名。1957年,因开展整风运动,仅发展党员3人。1959、1960年发展的2224名党员中,农村占91.39%。1965年,全县党员6355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名,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8.68%。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运动停止发展党员。1971年恢复,至1976年,共发展党员3631名,其中工交部门180名,农林部门2910名,财贸部门153名,科技文化部门175名,县直机关200名,其他单位13名。1979年至1983年,共发展党员1143名,其中工人111名,农民437名,商业人员67名,专业技术人员169名,机关干部279名,其他80名。1984年,重点吸收中青年知识分子和生产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入党,至1987年,吸收的2788名党员中,专业技术人员604人,占总数的21.66%,35岁以下的1680名,占总数60.26%。1987年底,全县有党员16414名,是1950年的27.54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6%,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2.41%。
1950~1987年堂员基本情况
二、党员教育
1950年冬,在党员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领导干部居功自傲情绪,纠正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1951年7月建立县委党校。1953年开始逐步建立党课制度。1957年开展整风运动,发动党外人士向党组织提出批评和建议。1958年各乡开办党员训练班。1959年建立业余党校229所,配备业余党课教员432人,培训党员3328名,占党员总数的55%。1962年全县有319个党支部建立党课制度,占党支部总数的72%,主要是学习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63年有29个支部坚持一月上两次党课,一般支部坚持一月一次党课,重点进行阶级教育。1965年全面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路线斗争”、“阶级斗争”为党课主要内容。1978年至1979年开展“真理标准”讨论。1980年以《关于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为中心内容,举办4期学习班,培训学习骨干300人,党员9666人,占党员总数的80%。1982年根据党的十二大提出实现党风根本好转的要求,县委党校举办5期培训班,训练宣讲骨干569人。1983年,县委党校开办中专班,先后培训学员150人。1984年12月至1987年,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全县14961名党员(含预备党员921名)分三批进行整党。第一批(1984.12~1985.8):县直机关及城关镇166个支部。1976名正式党员中,登记1868名,缓登6名,处分9名(开除党籍1人,留党察看6人,严重警告1人,警告1人);第二批(1985.12~1986.1):区、乡机关38个党委、202个支部。2330名党员(内预备党员314名)中,登记1982名,缓登16名,暂不登记15名,不予登记3名;第三批(1986.11~1987.2)村级410个支部。10640名党员(内预备党员492名)中,登记10139名,缓登和不予登记449中,开除党籍2名。整党期间,评选出139个先进党支部、1466名优秀党员,调整39个不力的领导班子,102名党员受到纪律处分。
三、纪律检查
机构1950年8月成立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由县委书记兼任,日常工作由组织部兼办。1953年设立专门机构,配备工作人员3人。1956年4月,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察委员会,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兼任,配备专职副书记,委员5人,办事员7人。各区、乡由组织委员兼管监察工作。1967年春,监察工作停止。1968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下设组干组兼办监察工作。1976年11月,县委组织部下设监察科。1979年9月,重建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7人,第一书记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委员4人,工作人员7人。各区配检查委员,乡配组检委员。1984年8月,县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望江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常委7人,书记(县委常委)、副书记各1人,配工作人员7人。下设检查科、审理科、办公室、信访科。
违纪查处1950年至1957年,在“土改”、“镇反”、“三反”、“五反”、“一化三改造”等运动中,结合党内整顿和党员教育,查处违纪党员292人,其中贪污71人,腐化堕落55人,丧失立场50人,地、富、反,坏23人,失职17人,政治历史问题10人,违法乱纪24人,其他42人。1958年后,在“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四清”等政治运动中,监察工作出现惩办主义倾向,造成一批冤假错案。到1966年共查处党员1150人,占解放后查处党员总数的57.04%,其中贪污130人,腐化堕落155人,丧失立场68人,地、富、反、坏80人,“右派”、“右倾”79人,违法乱纪432人,政治历史问题17人,失职33人,官僚主义27人,其他129人。1962年对1958年后受批判、处理的1284名党员(其中受党纪处理的445人)进行甄别,基本原则是先党内后党外,先领导后一般,文教、卫生部门的知识分子多数未得到甄别。1963年结案:原批判错和基本错的639人,原批判、处理部分错的399人。其中原定为“右派”的46名党员,改正恢复党籍31名。1970年至1978年查处党员203人,其中贪污19人,腐化堕落120人,丧失立场19人,违法乱纪17人,失职2人,其他26人。1982年县纪委成立清理领导小组,清理1978年后“农转非”共759户,2439人,对通过非正常渠道转入的5户作注销处理。1983年4月,清理机关干部住房,超面积的437户,退出36间计722平方米,加收房租201户。从1979年至1987年,共查处党员371人,其中贪污34人,腐化堕落48人,丧失立场5人,违法乱纪84人,超计划生育147人,其他53人。同期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纠正83人,其中完全平反74人(内“右派”15人),改变处分9人(其中原开除党籍改为留党察看4人,原开除党籍改为撤职2人,原开除党籍不变,恢复公职1人,原留党察看改严重警告2人)。
1950年至1987年总计查处党员2016人(含错处党员数),其中贪污254人(内挪用公款15人),腐化堕落378人(内破坏军婚20人),违法乱纪557人,失职52人,丧失立场142人,政治历史问题27人,官僚主义27人,地、富、反、坏、右182人,超计划生育147人,其他(以权谋私、投机倒把、赌博等)250人,分别给予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607人,留党察看377人,撤职207人,严重警告385人,警告381人,劝告8人,劝退1人,自行脱党3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47人。
历任纪(监)委正副书记
四、统战工作
民族宗教工作1950年县人民政府明令禁止天主教活动,并征用其教堂。1951年,全县有寺庙、观庵124所,僧尼72人,居士182人。“大跃进”运动中,许多寺庙被拆毁。“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砸烂,僧尼被定为“牛鬼蛇神”,佛教活动中止。1978年落实政策,平反僧尼中的冤假错案,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1982年县委统战部联合政府的民族宗教事务科,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管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选拔和推荐少数民族干部。县第七届、八届人大常委会和一届、二届政协常委会,各有1名回民担任常委。同时还有5名回民担任基层政权的领导干部。1982年基督教再次从东至、无为、庐江、怀宁传入华阳、雷港、杨湾、杨林、新坝等地,教徒逐步发展到2000余人。1985年,省、县两级拨款修整青林寺佛像9尊,居士发展到300余人;中洲乡的西方庵和新坝乡的廖龙王庙经过募化修饰,也面貌一新。1986年成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各级配备宗教管理干部,允许教徒按自传、自治、自养的原则,以乡设活动点,选定值事长,订立公约,遵守法纪,爱国爱教,过好宗教生活。
对台工作全县有去台人员145人,分别为1945年由国民政府派去台湾办理接收人员和1949年随国民党败退去台的军政人员。1964年6月10日成立县对台工作小组,开展对台宣传。“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停止。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缓解了海峡两岸紧张局势。1981年9月15日恢复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对去台人员及亲属进行调查。1982年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的台属落实政策,收回安排工作22人,收回城镇户口22户、28人,撤判5人,归还房屋3户,归还财产6人。1984年5月9日,台胞陈锡钧经日本回赛口区新坝乡光明村老家定居,省、县拨款3500元为其修房置家具,每月发生活费60元,并将其妻和孙子转为城镇户口。同年县财政拨专款2500元,补助11产生活困难的台属。1985年11月,县家具厂职工王书屏(1965年“6·8海战”中被俘人员)经批准赴台,与家人团聚。台属中,有4人当选为县人大代表,13人推荐为政协委员。1987年11月后在台退休人员陆续回县探亲。
落实政策1979年,县委落实政策领导小组通过调查核实,对历次运动中被错处的21名起义人员给予平反,办理离休手续的5人,退休的11人,给予定期补助1人,死亡抚恤4人。1980年开始对原错处的64名工商业从业人员落实政策,收回安排工作39人,办理退休手续21人,退赔财产损失4人。1981年贯彻中共中央制订的“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侨务工作方针,平反三胞眷属中的冤假错案,落实私房政策。1984年体制改革中,选拔10名非党知识分子担任区、乡领导职务。同年6月9日,县委、县政府作出提高知识分子(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10条决定,并督促有关部门执行。1985年成立县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252名知识分子得到妥善安排。1986年,统战部、组织部和科委等部门联合对全县1604名非党知识分子进行普查登记,其中大学172人,大专243人,中专850人,其他348人(含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154人,技术员182人)。从1981年到1987年,非党知识分子经推荐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的118人次,占代表总数的14.43%,其中任常委9人,副主任3人;政协委员111人次,占委员总数的32.94%,其中常委21人,副主席7人;2人被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3人被推选为安徽省政协委员,1人出席省政协召开的“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大会。
五、信访
解放初,来信来访主要是反映渡江烈士家属抚恤、减租减息、丈量土地等方面问题以及群众对地主、反革命分子破坏行为的检举揭发,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办理。1956年县委、县人委办公室分别配备信访秘书、信访干事1人。各城门口设置群众信箱。60年代初来信来访渐多,县委、县人委先后设信访办公室,各配专职干部2~3人。1961年受理来信来访261件次。1962年高达3331件次,其中自办2949件次,转办382件次,主要是反映“一化三改造”、“大跃进”、职工精简等方面问题,尤以被精简的职工要求发放安置费、居民要求退还“大跃进”中被占用的私房等问题较为突出。1963年白沙公社江调大队群众来信揭发村干部集体倒卖粮油,损公肥私,信访部门会同县监委、财委、税务局、公社等单位联合调查,查出该村干部倒卖粮食10万多斤、油料1.2万多斤,又用倒卖所得款购买紧销商品再倒卖,并假报灾情骗取供应粮4.6万斤。核实后,税务局责令补交税款3000元,粮食部门停止供应粮食,监委结合“社教”运动分别予当事人以处分。“文化大革命”初期,信访机构一度瘫痪。1968年8月,县革委会办事组内设信访小组。1970年至1976年,共受理来信来访11253件次,其中1974年高达3089件次,主要反映上山下乡、招工招生等方面问题以及受“一打三反”、“深挖敌、蒋、特”等政治运动影响而对所谓坏人坏事的检举揭发。粉碎“四人帮”后,来信来访激增。1978、1979两年共受理10895件次,其中自办641件次,转办4484件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要求清理积案、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为加快办理,文教局成立专案组,县委、县政府建立领导接待日制度,日接待量高达100人次。80年代初,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要求落实山林水域权属、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落实私房政策和部分上山下乡青年要求回城安置等。1982年,对157户要求落实私房政策的逐一进行调查,到1985年落实75户162间3533平方米。
1961年至1987年共受理来信来访42911件次(其中自办24905件次,转办18006件次),报结795件。
六、社会宣传
1949年4月,成立县委宣传部。1950年,组织宣传队深入农村,开展《婚姻法》、土地制度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1953年10月,组织16名报告员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报告60场次,听众21.6万人。1954年6月,培训34名报告员,350名宣传员,宣传《宪法》草案。1955年2月;25.8万人参加开展反对使用原于武器的和平签名活动。1958年3月,组织599个宣传队,536个歌唱队,宣传“大跃进”。5月,组成3.3万人的宣传队,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60年6月,开展“反对美国侵略,坚决解放台湾,保卫世界和平”宣传周活动,县直机关,厂矿、学校1400多人举行集会,各地张贴标语496条,漫画35幅。1963年9月至10月举办阶级教育展览,展品580件,接待观众12425人。“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为中心内容进行宣传活动。1976年12月,县委抽调520名干部组成基本路线宣传队,深入农村揭批“四人帮”罪行。1979年5月,县委党校分4批集中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以上干部,重点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教育。8月,开展“法律宣传月”活动,宣传《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7个法律条文。1982年3月,开展第一个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城关镇6000多人上街清扫街道。1983年2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3月,职工、居民、学生3000余人两次清扫街道;县妇联表彰“五好家庭”和“三·八”红旗手;县直卫生部门上街宣传防病、治病和计划生育知识。10月,进行“振兴中华、建设安徽”读书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1985年,开展创建文明县城活动,在安庆地区文明县城竞赛中荣获第一名。1986年组织18个演讲团,演讲119场,进行“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听众5.3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