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青少年团体
民国8年在安庆读书的望江学生组织旅省学生联合会,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5月下旬返县,先后组织5次游行示威,开展爱国宣传。6月,以学生为主体,上街检查商品,抵制日货。民国10年6月2日,安庆爆发反对军阀倪道、马联甲削减教育经费的学潮,遭军阀弹压,死伤数千人。望江学生举行罢课、游行,声援安庆学生。
一、青年、童子抗敌协会
民国28年,成立8个青年抗敌协会,会员883人;4个童子抗敌协会,会员2533人,组织和动员学生和社会青少年开展抗日宣传、募捐活动。三角岭小学组织学生到后埠岭小镇,劝阻商店销售日货。女青年檀斗荣结合抗日宣传,带领青年妇女剪发放脚,提倡婚姻自主。同年底奉省令,青年、童子抗敌协会解散。
二、三民主义青年团
民国32年3月,成立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三青团)望江筹备员办事处。民国33年初,在县城、吉水、泉塘等地发展团员400余人,编为4个区队、14个分队。2月,增设白沙区队和简易师范、应沙乡分队。民国34年,增设翠岭、华阳、吉水3个区队。民国35年先后组织青年复员服务队和第八绥靖区望江青年工作队,创办《清剿宣传特刊》、《望江青年旬刊》。民国36年1月,撤销三青团筹备员办事处,成立三青团望江分团部,下设组训、宣传、总务3个股,在简易师范、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设3个区队,女团员编为1个直属分队。同年对全县团员进行总甄核,由国民党党政机关、学校负责人组成干事会,作为三青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同年底,党团合并,三青团团员集体转为国民党党员。
三、共产主义青年团
组织1949年8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望江县筹备委员会。9月10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望江县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以下简称团县工委),辖望中、县直机关团支部和4个区团工委,团员40余人。1950年7月,华阳、凉泉、鸦滩、赛口、长岭等区镇建立团组织。年底,团县工委设组织、宣传、城工3部及办公室,全县建立支部119个,团员4220人。1955年团县工委改称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望江县委员会。1957年5月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望江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团县委)。同年除城关镇外,各区团委干部全部下放到乡任职。1959年,全县有团委35个,支部642个,团员14072人。1968年9月,团组织被各级红卫兵代表大会取代。1970年恢复各级团组织。1971年全县建立基层团委29个,团支部482个,团员21940人。1987年底,团县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及办公室。有基层团委48个,总支19个,支部804个,专职团干35人,团员19117人。
活动1951年开展抗美援朝宣传,全县18731名青年参加控诉美国侵略罪行活动,10425名青年参加“五·一”示威游行,201名青年参加志愿军,各级团组织开展捐献飞机、大炮活动。1952年5月,36300名青年参加爱国增产竞赛,涌现出青年积极分子2530人,模范团支部15个,模范团支部书记108人,模范宣传员79人。叶玉香等7名模范青年出席省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1954年初,团员带头参加农业合作社,据10个社统计,422名社员中团员54人,任社长4人,社务委员12人,乡干村干7人。1957年冬至1958年春,全县建立红专学校150个,3.5万名青年入校学习。1958年2月,团县委联合农林、水利部门发动5530名青少年,组成391个突击队,参加绿化长江沿岸友谊竞赛活动,在50公里的江堤上6天栽树29.5万多株,受到团省委的表扬。1963年开展学雷锋活动,涌现出13个学雷锋先进集体和42名五好团员。1979年,全县评选出37个“新长征突击队”,330名“新长征突击手”,其中宋立明(技术革新)、陈红革(带领青年义务劳动)被团中央、团省委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安徽省新长征突击手”。1984年底,95%的农村团支部建立“青年之家”。1985年组织600多个青年小组,为五保户、烈军属户、困难户开展助耕包产活动,金堤乡六东团小组和团员徐木伢成绩突出,受到团省委、省民政厅通报表扬。同年,各级团组织开展“开发农村青年智力和劳动力资源,向科学技术和多种经营领域进军”活动,漳湖区团委与水产局举办养鱼培训班,培训学员120人。1987年元旦,团县委、县妇联为长岭区节俭文明办婚事的13对夫妇举行集体婚礼,2000多人到会祝贺。7月,团县委组织1300多名初、高中学生和望江师范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8月,请来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学院7名师生,在长岭职业中学、桃岭农业中学开办农用电工、水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100人。10月,团县委授予为勇救投江自杀女青年而献身的周伟华“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号召全县团员青年学习他“舍己救人”的精神。
历届团员代表大会
四、少年先锋队
1950年底成立中国少年儿童队,有大队9个,中队47个,小队134个,辅导员69人,队员19456人。1953年9月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1956年,全县2万余名儿童参加拾谷穗、除四害、积肥、绿化等“小五年计划”公益活动。1963年宣传雷锋事迹,少先队员纷纷争做好人好事。1965年底,全县有少先队大队50个,中队455个,队员27634人。“文化大革命”中,少先队为红小兵组织取代。1978年恢复。1979年,团县委举办夏令营活动,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参观江西省墨于县红军革命遗迹,1983年初,开展“红领巾为六五计划做贡献”活动。1985年8月举办小学优秀少先队员夏令营,40余人赴安庆参观市少年宫和徐锡麟墓。1987年,全县建立少先队大队289个,中队914个,辅导员1204人,少先队员67723人,占适龄儿童的76.12%。
一、青年、童子抗敌协会
民国28年,成立8个青年抗敌协会,会员883人;4个童子抗敌协会,会员2533人,组织和动员学生和社会青少年开展抗日宣传、募捐活动。三角岭小学组织学生到后埠岭小镇,劝阻商店销售日货。女青年檀斗荣结合抗日宣传,带领青年妇女剪发放脚,提倡婚姻自主。同年底奉省令,青年、童子抗敌协会解散。
二、三民主义青年团
民国32年3月,成立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三青团)望江筹备员办事处。民国33年初,在县城、吉水、泉塘等地发展团员400余人,编为4个区队、14个分队。2月,增设白沙区队和简易师范、应沙乡分队。民国34年,增设翠岭、华阳、吉水3个区队。民国35年先后组织青年复员服务队和第八绥靖区望江青年工作队,创办《清剿宣传特刊》、《望江青年旬刊》。民国36年1月,撤销三青团筹备员办事处,成立三青团望江分团部,下设组训、宣传、总务3个股,在简易师范、高级农业职业学校设3个区队,女团员编为1个直属分队。同年对全县团员进行总甄核,由国民党党政机关、学校负责人组成干事会,作为三青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同年底,党团合并,三青团团员集体转为国民党党员。
三、共产主义青年团
组织1949年8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望江县筹备委员会。9月10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望江县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以下简称团县工委),辖望中、县直机关团支部和4个区团工委,团员40余人。1950年7月,华阳、凉泉、鸦滩、赛口、长岭等区镇建立团组织。年底,团县工委设组织、宣传、城工3部及办公室,全县建立支部119个,团员4220人。1955年团县工委改称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望江县委员会。1957年5月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望江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团县委)。同年除城关镇外,各区团委干部全部下放到乡任职。1959年,全县有团委35个,支部642个,团员14072人。1968年9月,团组织被各级红卫兵代表大会取代。1970年恢复各级团组织。1971年全县建立基层团委29个,团支部482个,团员21940人。1987年底,团县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及办公室。有基层团委48个,总支19个,支部804个,专职团干35人,团员19117人。
活动1951年开展抗美援朝宣传,全县18731名青年参加控诉美国侵略罪行活动,10425名青年参加“五·一”示威游行,201名青年参加志愿军,各级团组织开展捐献飞机、大炮活动。1952年5月,36300名青年参加爱国增产竞赛,涌现出青年积极分子2530人,模范团支部15个,模范团支部书记108人,模范宣传员79人。叶玉香等7名模范青年出席省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大会。1954年初,团员带头参加农业合作社,据10个社统计,422名社员中团员54人,任社长4人,社务委员12人,乡干村干7人。1957年冬至1958年春,全县建立红专学校150个,3.5万名青年入校学习。1958年2月,团县委联合农林、水利部门发动5530名青少年,组成391个突击队,参加绿化长江沿岸友谊竞赛活动,在50公里的江堤上6天栽树29.5万多株,受到团省委的表扬。1963年开展学雷锋活动,涌现出13个学雷锋先进集体和42名五好团员。1979年,全县评选出37个“新长征突击队”,330名“新长征突击手”,其中宋立明(技术革新)、陈红革(带领青年义务劳动)被团中央、团省委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和“安徽省新长征突击手”。1984年底,95%的农村团支部建立“青年之家”。1985年组织600多个青年小组,为五保户、烈军属户、困难户开展助耕包产活动,金堤乡六东团小组和团员徐木伢成绩突出,受到团省委、省民政厅通报表扬。同年,各级团组织开展“开发农村青年智力和劳动力资源,向科学技术和多种经营领域进军”活动,漳湖区团委与水产局举办养鱼培训班,培训学员120人。1987年元旦,团县委、县妇联为长岭区节俭文明办婚事的13对夫妇举行集体婚礼,2000多人到会祝贺。7月,团县委组织1300多名初、高中学生和望江师范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8月,请来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学院7名师生,在长岭职业中学、桃岭农业中学开办农用电工、水产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100人。10月,团县委授予为勇救投江自杀女青年而献身的周伟华“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并号召全县团员青年学习他“舍己救人”的精神。
历届团员代表大会
四、少年先锋队
1950年底成立中国少年儿童队,有大队9个,中队47个,小队134个,辅导员69人,队员19456人。1953年9月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1956年,全县2万余名儿童参加拾谷穗、除四害、积肥、绿化等“小五年计划”公益活动。1963年宣传雷锋事迹,少先队员纷纷争做好人好事。1965年底,全县有少先队大队50个,中队455个,队员27634人。“文化大革命”中,少先队为红小兵组织取代。1978年恢复。1979年,团县委举办夏令营活动,组织优秀少先队员参观江西省墨于县红军革命遗迹,1983年初,开展“红领巾为六五计划做贡献”活动。1985年8月举办小学优秀少先队员夏令营,40余人赴安庆参观市少年宫和徐锡麟墓。1987年,全县建立少先队大队289个,中队914个,辅导员1204人,少先队员67723人,占适龄儿童的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