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故事传说
一、孟宗哭竹
孟宗是三国时期吴国江夏(今湖北黄冈西北)人,曾任雷池监渔官。他侍亲至孝。一天,他母亲想吃笋,那时正是秋末冬初,山寒水瘦,万木萧条,孟宗在竹林穿来穿去,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一根竹笋,于是抱头大哭起来,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竹笋破土而出,后在他哭竹处建“泣笋台”。二、王祥卧冰
王祥,晋代山东临沂人,因避乱来到城南一个村庄隐居。他的生母早年去世,继母不慈,他也尽心侍奉。一个数九寒天,继母得病,想吃鲜鱼,王祥四处买不着,于是不顾天寒地冻,跑到村庄附近池塘解衣卧在冰上,厚冰被他暖乎乎的身子化开一个窟窿,跃出一对鲤鱼。继母吃过鲤鱼,病痊愈。从此,王祥的孝名益著。迄今,人们仍称他卧冰处为“卧冰池”,所居村庄名“王祥村”。
三、仲源泣墓
徐仲源,唐代望江人。他母亲病重时,服用许多药物都无效,仲源割股熬汤,母亲食用后病愈。当时县令麴信陵将此事上奏朝廷,德宗赐其所居之里叫“昭贤”,所居之乡叫“孝感”,。后来徐仲源考中进士,任合肥令。上任不久,他母亲便去世,葬在住宅东南山岗上。他母亲平时最怕打雷,每遇打雷,仲源必亲自为她掩耳。居丧期间,每逢雷震,仲源就伏在墓旁说:“仲源在这,仲源在这!”徐仲源死后,也就葬在其母墓左边。后来将葬他母亲的山叫孝感山。
四、陶寓滩
华阳镇附近的陶寓滩,原名桃花滩。很久以前,从外地来了一户人家,在此开荒垦殖,屋前屋后,栽满桃树。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一片火红。因地处江滩,人称桃花滩。晋代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乘舟至桃花滩观赏桃花,并借宿一宵。陶公弃官退隐后,人们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感动,便将桃花滩改为陶寓滩。
五、麴信陵和九龙潭
唐代麴信陵任望江知县时,一连十几天发现衙门口有九个小男孩,穿一色青衣坐在地上玩耍,朝来晚去,天天如此。麴公很奇怪,一日,便跟踪这九个小孩离开县衙,走出南门,上了南头山。忽见这九个小孩跳入一小潭中,麴公即吩咐衙役备了绳索和小铜铃,自己身佩宝剑,将绳索系于腰间,对衙役们说:“我下去看看,听到铃声你们就把我拉上来。’说完跳下潭底,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潭底睡了九条青龙。这九个孩子怎么会变成九条青龙呢?相传有一个妇女一胎生下九条蛇样怪物,家人看了非常惊骇,就叫人把它丢到南头山去,几天之后,这妇女就死了,葬在香茗山上。这九条怪物在南头山下一个潭子里慢慢长大,变成了九条青龙,日里又变作九个男孩出来玩耍。一天,九个男孩在回潭的路上发生争论,八个男孩说:“要把县城变成大海,把长岭变成码头。”有一个小孩不同意,回到潭里,八条龙就睡在一头,另一条龙单独睡一头……
麴公惊定之后,拔出宝剑,奋力一斩,一下子斩下八条龙头和一条龙尾,顿时潭里轰隆一声巨响,断尾龙把麴公的头绞下,带出了潭口,沿着地面游动一阵,便乘风腾空而去。后来,这个小潭便称为九龙潭,在地上游动的一道痕迹变成一条河,人们称为化龙河。皇上为表彰麴公为民除害的壮举,给他配制一个金头安葬。还传说断尾龙每年清明节前后要去香茗山扫墓,经过的地方,都会卷起一阵狂风,下一阵暴雨,有时还下冰雹。
六、回天龙
明代,县令唐守礼擅长看风水。他上任后即出城看地势,见城东诸山如龙盘虎踞,其中有一支山脉头朝东,势欲过江,他认为这对望江不利,即大声喝道:“十咀围望江,一咀护东流(县名,与望江对江相望),打你三百板,回头不回头。”说完命差役将这支山脉狠打三百大板,山咀果然流血。随后便在这山脉上建一庙宇,名回龙宫,以镇住这山龙脉,称这条山脉为回头龙,称山咀为赤咀。
七、泊湖、驮婆咀、望妹咀
县境西南部有一个村庄,住着一户乐于行善的人家。一天,这家男主人忽得一梦,梦见有人对他说:“村前的石狮一旦眼睛流血,大地就要洼陷”。他将这梦告诉所有的村民,村民们不但不信,反而讥笑他,而他却深信不疑,每天叫儿子去看石狮的眼睛。一个屠夫得知这一底细后便故意把猪血涂在石狮眼睛上,小孩看见石狮眼睛有血,急忙回家告诉父亲,一家人便迅速登上小船。夜幕降临,果然风雨大作,方圆数十里地方陆续洼陷,洼陷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泊湖。
地陷时,许多村民遇难,有一个孝顺的媳妇置家财于不顾,驮着婆婆奔跑,她歇脚的地方未陷,这就是今天的驮婆咀;还有一位好心的哥哥,在大水冲来时不顾自己安危,翘首张望自己的妹妹,他立足的地方也未陷,这就是今天的望妹咀。
八、漳湖
从前,有一个勤劳、勇敢的老汉,携带着妻子儿女来到大漳湖畔开垦湖荒。他每天披星出,戴月归,挖呀挖,手皮磨破了,长了一层又一层老茧。挖了九九八十一天,挖好九墒方方正正的地,他儿子嫌墒子太宽,又改成了十二墒,后人称这块地方为“九墒十二墒”。老汉在墒上种上麦子,麦杆像锄头柄一样粗,麦穗像狗尾巴一样长,眼看要丰收了,长江忽然像一条烈性苍龙咆哮奔腾,冲毁了老汉用汗水浇成的庄稼,冲走了老汉的亲骨肉。老汉扒着一扇门板不知飘了多少里程,醒来时他已躺在一个荒凉的沙滩上,面前立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把一条宝链和几把宝锁递给老汉说:“只有把这宝锁宝链去缚住长江的脖子,锁住大湖的咽喉,这片茫茫的湖滩才可以变成良田。”
九、“苦啊”鸟
太平天国西征大军路过香茗山的时候,香茗山附近的地主豪绅闻风丧胆,带着大批金银财宝,纷纷逃进山中的米升洞。这时山腰上有个七八岁的放牛娃,看到山下旗幡招展,刀枪如林,吓得拔腿就跑,也钻进了米升洞。洞里的地主豪绅见他头上生着白花花的癞痢,散发出又腥又臭的气味,便将他踢出洞外,放牛娃活活地摔死在悬崖下。他一肚子冤屈无处诉告,便化作一只小鸟在米升洞上空叫着:“长矛兵,短毛人,米升洞里一洞人。”太平军顺着鸟声找到了米升洞,把洞里的贪官豪绅们全杀了。
此后,每到谷雨季节,这小鸟还是满山遍野“苦啊、苦啊”地叫个不停。
十、牛祖宗
从前,凉泉乡横山附近的邬屋村有一户人家,养着一条大水牛。一天这家的小男孩和往常一样,系着腰带拿着牛鞭,上山放牛。这天天气挺好,微风轻拂,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大自然中透着几分安祥。小男孩躺在山坡上,俏皮地跷着小二郎腿,嘴里一边嚼着草根,一边哼着小调。牛儿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也不时抬起头来望望小男孩。突然,伴随一阵低沉的嚎叫声,一只豺狼从林子里窜出来,它睁着蓝色大眼贪婪地盯着小男孩,小孩吓得慌坐起来又晕倒过去。牛儿看见自己的小主人晕倒,立即本能地竖起一双尖利的牛角,对着豺狼直冲过去。豺狼见牛来势凶猛,不好对付,慌忙逃走,牛儿迅速地用牛角挑起男孩身上的腰带,把小男孩甩到背上驮回家中。
小男孩是家中一根独苗,一家人看到他不省人事,以为是牛角戳死的,一念之差将牛儿打死了。待小孩慢慢苏醒后说明原委,一家人后悔不及。为不忘这头牛的救命之恩,便将这头牛葬于祖坟山上,并在堂屋内设着神位,像祖宗一样供奉着。
孟宗是三国时期吴国江夏(今湖北黄冈西北)人,曾任雷池监渔官。他侍亲至孝。一天,他母亲想吃笋,那时正是秋末冬初,山寒水瘦,万木萧条,孟宗在竹林穿来穿去,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一根竹笋,于是抱头大哭起来,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竹笋破土而出,后在他哭竹处建“泣笋台”。二、王祥卧冰
王祥,晋代山东临沂人,因避乱来到城南一个村庄隐居。他的生母早年去世,继母不慈,他也尽心侍奉。一个数九寒天,继母得病,想吃鲜鱼,王祥四处买不着,于是不顾天寒地冻,跑到村庄附近池塘解衣卧在冰上,厚冰被他暖乎乎的身子化开一个窟窿,跃出一对鲤鱼。继母吃过鲤鱼,病痊愈。从此,王祥的孝名益著。迄今,人们仍称他卧冰处为“卧冰池”,所居村庄名“王祥村”。
三、仲源泣墓
徐仲源,唐代望江人。他母亲病重时,服用许多药物都无效,仲源割股熬汤,母亲食用后病愈。当时县令麴信陵将此事上奏朝廷,德宗赐其所居之里叫“昭贤”,所居之乡叫“孝感”,。后来徐仲源考中进士,任合肥令。上任不久,他母亲便去世,葬在住宅东南山岗上。他母亲平时最怕打雷,每遇打雷,仲源必亲自为她掩耳。居丧期间,每逢雷震,仲源就伏在墓旁说:“仲源在这,仲源在这!”徐仲源死后,也就葬在其母墓左边。后来将葬他母亲的山叫孝感山。
四、陶寓滩
华阳镇附近的陶寓滩,原名桃花滩。很久以前,从外地来了一户人家,在此开荒垦殖,屋前屋后,栽满桃树。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一片火红。因地处江滩,人称桃花滩。晋代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曾乘舟至桃花滩观赏桃花,并借宿一宵。陶公弃官退隐后,人们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感动,便将桃花滩改为陶寓滩。
五、麴信陵和九龙潭
唐代麴信陵任望江知县时,一连十几天发现衙门口有九个小男孩,穿一色青衣坐在地上玩耍,朝来晚去,天天如此。麴公很奇怪,一日,便跟踪这九个小孩离开县衙,走出南门,上了南头山。忽见这九个小孩跳入一小潭中,麴公即吩咐衙役备了绳索和小铜铃,自己身佩宝剑,将绳索系于腰间,对衙役们说:“我下去看看,听到铃声你们就把我拉上来。’说完跳下潭底,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潭底睡了九条青龙。这九个孩子怎么会变成九条青龙呢?相传有一个妇女一胎生下九条蛇样怪物,家人看了非常惊骇,就叫人把它丢到南头山去,几天之后,这妇女就死了,葬在香茗山上。这九条怪物在南头山下一个潭子里慢慢长大,变成了九条青龙,日里又变作九个男孩出来玩耍。一天,九个男孩在回潭的路上发生争论,八个男孩说:“要把县城变成大海,把长岭变成码头。”有一个小孩不同意,回到潭里,八条龙就睡在一头,另一条龙单独睡一头……
麴公惊定之后,拔出宝剑,奋力一斩,一下子斩下八条龙头和一条龙尾,顿时潭里轰隆一声巨响,断尾龙把麴公的头绞下,带出了潭口,沿着地面游动一阵,便乘风腾空而去。后来,这个小潭便称为九龙潭,在地上游动的一道痕迹变成一条河,人们称为化龙河。皇上为表彰麴公为民除害的壮举,给他配制一个金头安葬。还传说断尾龙每年清明节前后要去香茗山扫墓,经过的地方,都会卷起一阵狂风,下一阵暴雨,有时还下冰雹。
六、回天龙
明代,县令唐守礼擅长看风水。他上任后即出城看地势,见城东诸山如龙盘虎踞,其中有一支山脉头朝东,势欲过江,他认为这对望江不利,即大声喝道:“十咀围望江,一咀护东流(县名,与望江对江相望),打你三百板,回头不回头。”说完命差役将这支山脉狠打三百大板,山咀果然流血。随后便在这山脉上建一庙宇,名回龙宫,以镇住这山龙脉,称这条山脉为回头龙,称山咀为赤咀。
七、泊湖、驮婆咀、望妹咀
县境西南部有一个村庄,住着一户乐于行善的人家。一天,这家男主人忽得一梦,梦见有人对他说:“村前的石狮一旦眼睛流血,大地就要洼陷”。他将这梦告诉所有的村民,村民们不但不信,反而讥笑他,而他却深信不疑,每天叫儿子去看石狮的眼睛。一个屠夫得知这一底细后便故意把猪血涂在石狮眼睛上,小孩看见石狮眼睛有血,急忙回家告诉父亲,一家人便迅速登上小船。夜幕降临,果然风雨大作,方圆数十里地方陆续洼陷,洼陷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泊湖。
地陷时,许多村民遇难,有一个孝顺的媳妇置家财于不顾,驮着婆婆奔跑,她歇脚的地方未陷,这就是今天的驮婆咀;还有一位好心的哥哥,在大水冲来时不顾自己安危,翘首张望自己的妹妹,他立足的地方也未陷,这就是今天的望妹咀。
八、漳湖
从前,有一个勤劳、勇敢的老汉,携带着妻子儿女来到大漳湖畔开垦湖荒。他每天披星出,戴月归,挖呀挖,手皮磨破了,长了一层又一层老茧。挖了九九八十一天,挖好九墒方方正正的地,他儿子嫌墒子太宽,又改成了十二墒,后人称这块地方为“九墒十二墒”。老汉在墒上种上麦子,麦杆像锄头柄一样粗,麦穗像狗尾巴一样长,眼看要丰收了,长江忽然像一条烈性苍龙咆哮奔腾,冲毁了老汉用汗水浇成的庄稼,冲走了老汉的亲骨肉。老汉扒着一扇门板不知飘了多少里程,醒来时他已躺在一个荒凉的沙滩上,面前立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把一条宝链和几把宝锁递给老汉说:“只有把这宝锁宝链去缚住长江的脖子,锁住大湖的咽喉,这片茫茫的湖滩才可以变成良田。”
九、“苦啊”鸟
太平天国西征大军路过香茗山的时候,香茗山附近的地主豪绅闻风丧胆,带着大批金银财宝,纷纷逃进山中的米升洞。这时山腰上有个七八岁的放牛娃,看到山下旗幡招展,刀枪如林,吓得拔腿就跑,也钻进了米升洞。洞里的地主豪绅见他头上生着白花花的癞痢,散发出又腥又臭的气味,便将他踢出洞外,放牛娃活活地摔死在悬崖下。他一肚子冤屈无处诉告,便化作一只小鸟在米升洞上空叫着:“长矛兵,短毛人,米升洞里一洞人。”太平军顺着鸟声找到了米升洞,把洞里的贪官豪绅们全杀了。
此后,每到谷雨季节,这小鸟还是满山遍野“苦啊、苦啊”地叫个不停。
十、牛祖宗
从前,凉泉乡横山附近的邬屋村有一户人家,养着一条大水牛。一天这家的小男孩和往常一样,系着腰带拿着牛鞭,上山放牛。这天天气挺好,微风轻拂,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大自然中透着几分安祥。小男孩躺在山坡上,俏皮地跷着小二郎腿,嘴里一边嚼着草根,一边哼着小调。牛儿在山坡上静静地吃草,也不时抬起头来望望小男孩。突然,伴随一阵低沉的嚎叫声,一只豺狼从林子里窜出来,它睁着蓝色大眼贪婪地盯着小男孩,小孩吓得慌坐起来又晕倒过去。牛儿看见自己的小主人晕倒,立即本能地竖起一双尖利的牛角,对着豺狼直冲过去。豺狼见牛来势凶猛,不好对付,慌忙逃走,牛儿迅速地用牛角挑起男孩身上的腰带,把小男孩甩到背上驮回家中。
小男孩是家中一根独苗,一家人看到他不省人事,以为是牛角戳死的,一念之差将牛儿打死了。待小孩慢慢苏醒后说明原委,一家人后悔不及。为不忘这头牛的救命之恩,便将这头牛葬于祖坟山上,并在堂屋内设着神位,像祖宗一样供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