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广播
一、广播站、室
收音站1950年5月县委宣传部设立收音站,有“美多”牌直流电子管收音机1部,每天晚上,全文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并及时送县委、县政府领导参阅。1951年添置100瓦扩音机和汽油发电机各1台,在街头安装高音喇叭1只,开始不定期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955年,华阳、鸦滩、长岭、太慈、赛口5区各有一个高级农业社建立收音站,开农村广播之先河。
县广播站(局)1956年11月,建立有线广播站,配站长、收音员、机线员各1名,有2×250瓦扩音机1台,广播喇叭300只。1958年增配播音员、编辑各1名,添置控制台和1台500瓦扩音机、2台磁带录音机,收、转、录设备逐渐配套。同年,县委对广播站和《望江报》社实行统一领导,广播为报纸提供新华社电讯稿,报纸为广播站提供本地新闻稿。1961年播音停止,人员合并到电影俱乐部。1963年6月恢复。1965年,人员增至6名。1967年,初步改造机房。1969年9月,成立县普及农村广播网领导小组,并设广播网办公室。1976年新建2层6间楼房,增加简易演播室,完善隔音设备,有收转机2台,扩音机3台,及示波器、频率特性测试仪、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电子管测试仪、电桥、毫伏表、方格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同年11月,成立广播事业局,局、站合署办公,人员20名,农村广播网办公室撤消。1982年县广播站被评为安徽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1984年4月,广播事业局改为广播电视局,人员33名,1987年建成广播综合楼,总建筑面积981平方米,完成省广播电视厅统一标准的机房改造任务。
乡(镇)广播站1969年5月,在莲洲公社建立第一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同年,赛口、鸦滩、码头3个公社相继建站。1970年,白沙、雷港、麦元、红炉(古炉)、杨林、向东(沈冲)、凉泉等公社和青草湖农场先后建站,长岭、红旗(太慈)两区建立区广播站。1973年区站撤销。公社广播放大站为县办集体事业单位,每站配备2名工作人员,1台收讯机,1~2台扩音机。1973年底,全县有27个公社和青草湖农场建成广播放大站,共有型号不同的动力机31台,发电机32台,共253千瓦,扩音机52台,共15475瓦。1977年全县28个公社和1镇1场都有广播站。同时对广播放大站进行机房改造,到1987年机房已改造的有华阳、雷池、白沙、杨湾、莲州、鸦滩、赛口、凉泉、茶安、新桥、古炉、泊湖、沈冲、太慈等站。乡广播放大站多数坚持每天早晚播音2次,华阳区各站及莲州、鸦滩、高士、古炉等站一直坚持每天早、中、晚播音3次,主要转播县站节目,也有非固定性自办节目,播送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及服务性内容。
村广播室1981年4月新农村办起全县第一个村广播室,下半年,永丰村广播室建成,到1984年,华阳区办起村广播室25个。1987年全县共建村广播室46个。村广播室主要转播县、乡广播站节目,村干部经常利用广播布置工作,指导生产。
二、农网建设
县广播站建立时,利用电话线路在县直、城关镇机关和华阳区、乡政府安装舌簧喇叭。1957年线路扩展到凉泉、长岭、鸦滩、赛口等区、乡政府,到年底全县共安装喇叭200只。1959年4月喇叭增加到513只,广播线路达125公里。1961年由于农村电话网的调整,有线广播网被毁,停止播音。1963年6月恢复广播时,仅存喇叭14只。1964年3月又发展到93只,其中高音喇叭20只,全部分布在城关镇。5月,安庆地区推广铜陵县喇叭成群入户的经验,县广播站首先在华阳公社宝塔大队搞建网试点,自架专线,一个月时间安装404喇叭。城北、光明、吉水、护城等大队亦相继发展喇叭群,到年底全县有喇叭1259只。同年,县广播站开始向喇叭用户每月收取收听费3角。1965年华阳区农村广播网迅速发展,广播专线伸到杨湾公社鸡冠大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网建设一度停顿。1969年后,随着公社广播站的建立,农网又迅速发展,到1971年,广播网路发展到1057公里,入农户喇叭64904只。同年开展载波研究工作。1973年,全县27个公社放大站全部接通载波,90%的放大站能正常转播县站讯号,入户小喇叭达76893只。1976年县广播局自办水泥杆预制厂,生产水泥杆350根,年底架通县城到凉泉公社13公里的专线,长岭、杨林、新桥、金堤、向阳、沈冲、太慈等公社亦自筹资金,自制水泥杆更新线路,载波逐渐被广播专线替代。到1980年,建成由县站至各区、公社(镇)的专杆专线145.4杆公里,地下线18.2公里,公社到大队的杆线共计1123公里,其中水泥杆线路430杆公里,大队至生产队的线路总长2512线公里,其中水泥杆线路843.8线公里,武昌、大桥、麦元、凉泉等6个公社埋设地下线115公里,全县广播喇叭77317只,其中入户喇叭77111只,高音喇叭206只,至此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的连接各大队、生产队、农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基本形成。华阳公社农网建设成绩突出,1982年被评为安徽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1983年大水,金堤、漳湖、白沙、华阳等公社圩区线路被毁,1984年,全县筹集资金8.5万元,整顿更新线路530多杆公里。同年建成调频发射台,县广播站开始有无线广播,多数乡广播站有两套讯号源,能接通县站广播讯号。1987年全县有314个村通播,通播率达83.4%。
1981~1987年有线广播基本情况
三、广播节目
建站初期,每天播音3小时,主要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自办节目只有“天气预报”和“读报”。1958年增设“本县新闻”、“总路线”、“钢铁之花”、“科学技术”、“听众之友”、“在农业战线上”、“人民公社好”、“广播报告会”等节目。1963年6月恢复广播时,每天19∶00~20∶30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1964年6月开始,每天中、晚播音2次,4小时,增设县办文艺节目。1965年每天播音3次,6小时。“文化大革命”初期,自办节目只播送各级党报的重要社论和文章,文艺节目只播放样板戏和革命歌曲。1967年9月造反派夺权,停止广播3个月。
1978年,增设自办的“学科学”(后改为“农家顾问”)、“文化与生活”、“政策与理论”(1986年更名为“政策与法律”,1987年又更名为“法制园地”)等专题性节目。1979年11月,增设“听众服务”节目,继后又增设“望江新闻”、“本县一周要闻”、“安庆新闻”、“黄梅戏欣赏”、“广播剧场”、“银幕歌声”、“每周一歌”、“听众点播”等节目。1980年10月,编辑倪卜如作为安徽省有线广播站代表出席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其题为“办农民爱听的广播”的发言材料发表在1980年第四期《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1981年增设“雷阳新风”节目,当年播出反映本县新人新事新貌内容的稿件272篇,被评为安庆地区广播优秀节目。1985年增设“望江之音”和“青年之友”。1986年6月,编辑汪少华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1987年增设“人民保险”、“农村金融”、“周末新闻”、“新闻时事综述”、“听众信箱”、“周末评论”、“周末市场”、“下周天气趋势”等栏目。
1980~1987年广播站获奖广播稿
1980~1987年稿件和通讯员情况表
四、通联工作
1959年开始发展一批工农通讯员,并聘请区、公社党委和劳动模范为特邀通讯员。1982年有通讯员400多名,特邀记者5名。县广播站每年召开一次通讯员会议,交流经验,布置任务,表彰先进。并举办新闻知识讲座,不定期寄发学习资料和报导提示。1987年全县共有通讯员500多名,其中骨干通讯员120名。
收音站1950年5月县委宣传部设立收音站,有“美多”牌直流电子管收音机1部,每天晚上,全文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并及时送县委、县政府领导参阅。1951年添置100瓦扩音机和汽油发电机各1台,在街头安装高音喇叭1只,开始不定期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955年,华阳、鸦滩、长岭、太慈、赛口5区各有一个高级农业社建立收音站,开农村广播之先河。
县广播站(局)1956年11月,建立有线广播站,配站长、收音员、机线员各1名,有2×250瓦扩音机1台,广播喇叭300只。1958年增配播音员、编辑各1名,添置控制台和1台500瓦扩音机、2台磁带录音机,收、转、录设备逐渐配套。同年,县委对广播站和《望江报》社实行统一领导,广播为报纸提供新华社电讯稿,报纸为广播站提供本地新闻稿。1961年播音停止,人员合并到电影俱乐部。1963年6月恢复。1965年,人员增至6名。1967年,初步改造机房。1969年9月,成立县普及农村广播网领导小组,并设广播网办公室。1976年新建2层6间楼房,增加简易演播室,完善隔音设备,有收转机2台,扩音机3台,及示波器、频率特性测试仪、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电子管测试仪、电桥、毫伏表、方格信号发生器等仪器。同年11月,成立广播事业局,局、站合署办公,人员20名,农村广播网办公室撤消。1982年县广播站被评为安徽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1984年4月,广播事业局改为广播电视局,人员33名,1987年建成广播综合楼,总建筑面积981平方米,完成省广播电视厅统一标准的机房改造任务。
乡(镇)广播站1969年5月,在莲洲公社建立第一个公社广播放大站。同年,赛口、鸦滩、码头3个公社相继建站。1970年,白沙、雷港、麦元、红炉(古炉)、杨林、向东(沈冲)、凉泉等公社和青草湖农场先后建站,长岭、红旗(太慈)两区建立区广播站。1973年区站撤销。公社广播放大站为县办集体事业单位,每站配备2名工作人员,1台收讯机,1~2台扩音机。1973年底,全县有27个公社和青草湖农场建成广播放大站,共有型号不同的动力机31台,发电机32台,共253千瓦,扩音机52台,共15475瓦。1977年全县28个公社和1镇1场都有广播站。同时对广播放大站进行机房改造,到1987年机房已改造的有华阳、雷池、白沙、杨湾、莲州、鸦滩、赛口、凉泉、茶安、新桥、古炉、泊湖、沈冲、太慈等站。乡广播放大站多数坚持每天早晚播音2次,华阳区各站及莲州、鸦滩、高士、古炉等站一直坚持每天早、中、晚播音3次,主要转播县站节目,也有非固定性自办节目,播送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及服务性内容。
村广播室1981年4月新农村办起全县第一个村广播室,下半年,永丰村广播室建成,到1984年,华阳区办起村广播室25个。1987年全县共建村广播室46个。村广播室主要转播县、乡广播站节目,村干部经常利用广播布置工作,指导生产。
二、农网建设
县广播站建立时,利用电话线路在县直、城关镇机关和华阳区、乡政府安装舌簧喇叭。1957年线路扩展到凉泉、长岭、鸦滩、赛口等区、乡政府,到年底全县共安装喇叭200只。1959年4月喇叭增加到513只,广播线路达125公里。1961年由于农村电话网的调整,有线广播网被毁,停止播音。1963年6月恢复广播时,仅存喇叭14只。1964年3月又发展到93只,其中高音喇叭20只,全部分布在城关镇。5月,安庆地区推广铜陵县喇叭成群入户的经验,县广播站首先在华阳公社宝塔大队搞建网试点,自架专线,一个月时间安装404喇叭。城北、光明、吉水、护城等大队亦相继发展喇叭群,到年底全县有喇叭1259只。同年,县广播站开始向喇叭用户每月收取收听费3角。1965年华阳区农村广播网迅速发展,广播专线伸到杨湾公社鸡冠大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网建设一度停顿。1969年后,随着公社广播站的建立,农网又迅速发展,到1971年,广播网路发展到1057公里,入农户喇叭64904只。同年开展载波研究工作。1973年,全县27个公社放大站全部接通载波,90%的放大站能正常转播县站讯号,入户小喇叭达76893只。1976年县广播局自办水泥杆预制厂,生产水泥杆350根,年底架通县城到凉泉公社13公里的专线,长岭、杨林、新桥、金堤、向阳、沈冲、太慈等公社亦自筹资金,自制水泥杆更新线路,载波逐渐被广播专线替代。到1980年,建成由县站至各区、公社(镇)的专杆专线145.4杆公里,地下线18.2公里,公社到大队的杆线共计1123公里,其中水泥杆线路430杆公里,大队至生产队的线路总长2512线公里,其中水泥杆线路843.8线公里,武昌、大桥、麦元、凉泉等6个公社埋设地下线115公里,全县广播喇叭77317只,其中入户喇叭77111只,高音喇叭206只,至此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的连接各大队、生产队、农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网基本形成。华阳公社农网建设成绩突出,1982年被评为安徽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1983年大水,金堤、漳湖、白沙、华阳等公社圩区线路被毁,1984年,全县筹集资金8.5万元,整顿更新线路530多杆公里。同年建成调频发射台,县广播站开始有无线广播,多数乡广播站有两套讯号源,能接通县站广播讯号。1987年全县有314个村通播,通播率达83.4%。
1981~1987年有线广播基本情况
三、广播节目
建站初期,每天播音3小时,主要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自办节目只有“天气预报”和“读报”。1958年增设“本县新闻”、“总路线”、“钢铁之花”、“科学技术”、“听众之友”、“在农业战线上”、“人民公社好”、“广播报告会”等节目。1963年6月恢复广播时,每天19∶00~20∶30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1964年6月开始,每天中、晚播音2次,4小时,增设县办文艺节目。1965年每天播音3次,6小时。“文化大革命”初期,自办节目只播送各级党报的重要社论和文章,文艺节目只播放样板戏和革命歌曲。1967年9月造反派夺权,停止广播3个月。
1978年,增设自办的“学科学”(后改为“农家顾问”)、“文化与生活”、“政策与理论”(1986年更名为“政策与法律”,1987年又更名为“法制园地”)等专题性节目。1979年11月,增设“听众服务”节目,继后又增设“望江新闻”、“本县一周要闻”、“安庆新闻”、“黄梅戏欣赏”、“广播剧场”、“银幕歌声”、“每周一歌”、“听众点播”等节目。1980年10月,编辑倪卜如作为安徽省有线广播站代表出席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其题为“办农民爱听的广播”的发言材料发表在1980年第四期《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上。1981年增设“雷阳新风”节目,当年播出反映本县新人新事新貌内容的稿件272篇,被评为安庆地区广播优秀节目。1985年增设“望江之音”和“青年之友”。1986年6月,编辑汪少华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优秀工作者。1987年增设“人民保险”、“农村金融”、“周末新闻”、“新闻时事综述”、“听众信箱”、“周末评论”、“周末市场”、“下周天气趋势”等栏目。
1980~1987年广播站获奖广播稿
1980~1987年稿件和通讯员情况表
四、通联工作
1959年开始发展一批工农通讯员,并聘请区、公社党委和劳动模范为特邀通讯员。1982年有通讯员400多名,特邀记者5名。县广播站每年召开一次通讯员会议,交流经验,布置任务,表彰先进。并举办新闻知识讲座,不定期寄发学习资料和报导提示。1987年全县共有通讯员500多名,其中骨干通讯员1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