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一、汪洋遗址
坐落赛口乡汪洋村,距县城东北35公里。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8年秋发现,1980、1981、1982年进行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895平方米,清理灰坑、窑穴14个,墓室2座,出土器物150余件,主要是陶器、石器。其中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石铲、石凿;生活用具有鼎、豆、壶、罐,还有陶网、陶球纺轮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多。遗址堆积层约2~5米。据碳14测定,遗址年代为6030±130。从出土器物看,它与薛家岗文化既有联系,又有自己的特色,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文化面貌提供一个重要线索。1982年12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汪家山遗址
坐落赛口乡龙寺村,距县城东北32公里。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2年发现。遗址堆积层约2~3米,采集器物有残陶豆、鼎、壶以及残石斧、锛、铲、等。陶器多为轮制,夹砂红陶较多。纹饰以弦纹、附加堆纹为主。遗址保存比较完好。
三、南庙遗址
坐落沈冲乡拦河西北岸,距县城东15公里。面积2万平方米。1980年发现。文化堆积层约2~4米,采集有磨光的石锛、石、石斧等以及夹砂红陶扁形鼎足和弦纹、素面的红褐陶片。1982年12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戴家墩遗址
坐落县古炉乡增发村,距县城北约30公里。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5年4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有鼎、豆、壶、罐、钵等陶器的陶片、鼎足、器盖、器座及斧、铲、锛、等石器,陶器均为手制,多系夹砂红陶,少数灰陶。多为素面,少数为弦纹、网状纹。石器均为磨制。遗址主体保存基本完好。
五、枫岭庵遗址
坐落沈冲乡湖团村,距县城东约13公里。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6年夏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文化堆积层2~5米,1987年4月试掘,开了两个5×5的探方,揭露面积50平方米。采集有鼎、豆、壶、罐等陶器的陶片及斧、铲、锛等石器,计20余件。陶器,手制、轮制均有。多系夹砂红陶,少量夹砂灰陶。多素面,有少数网纹、弦纹。其中五孔石刀,通体磨光,制作精致,为县内首次出土。
六、狮子林遗址
坐落杨湾乡丰裕村方家叉,距县城西5公里。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6年夏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地面暴露有残石器、素面陶片及鸭咀形鼎足,陶片多系夹砂红陶。这是在县内圩区首次发现的遗址。
坐落赛口乡汪洋村,距县城东北35公里。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8年秋发现,1980、1981、1982年进行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895平方米,清理灰坑、窑穴14个,墓室2座,出土器物150余件,主要是陶器、石器。其中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石铲、石凿;生活用具有鼎、豆、壶、罐,还有陶网、陶球纺轮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多。遗址堆积层约2~5米。据碳14测定,遗址年代为6030±130。从出土器物看,它与薛家岗文化既有联系,又有自己的特色,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文化面貌提供一个重要线索。1982年12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汪家山遗址
坐落赛口乡龙寺村,距县城东北32公里。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2年发现。遗址堆积层约2~3米,采集器物有残陶豆、鼎、壶以及残石斧、锛、铲、等。陶器多为轮制,夹砂红陶较多。纹饰以弦纹、附加堆纹为主。遗址保存比较完好。
三、南庙遗址
坐落沈冲乡拦河西北岸,距县城东15公里。面积2万平方米。1980年发现。文化堆积层约2~4米,采集有磨光的石锛、石、石斧等以及夹砂红陶扁形鼎足和弦纹、素面的红褐陶片。1982年12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戴家墩遗址
坐落县古炉乡增发村,距县城北约30公里。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5年4月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有鼎、豆、壶、罐、钵等陶器的陶片、鼎足、器盖、器座及斧、铲、锛、等石器,陶器均为手制,多系夹砂红陶,少数灰陶。多为素面,少数为弦纹、网状纹。石器均为磨制。遗址主体保存基本完好。
五、枫岭庵遗址
坐落沈冲乡湖团村,距县城东约13公里。面积约3万平方米。1986年夏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文化堆积层2~5米,1987年4月试掘,开了两个5×5的探方,揭露面积50平方米。采集有鼎、豆、壶、罐等陶器的陶片及斧、铲、锛等石器,计20余件。陶器,手制、轮制均有。多系夹砂红陶,少量夹砂灰陶。多素面,有少数网纹、弦纹。其中五孔石刀,通体磨光,制作精致,为县内首次出土。
六、狮子林遗址
坐落杨湾乡丰裕村方家叉,距县城西5公里。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6年夏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地面暴露有残石器、素面陶片及鸭咀形鼎足,陶片多系夹砂红陶。这是在县内圩区首次发现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