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普通中学
一、发展概况
民国28年创办望江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招收1个高中班,改名为望江中学。同年建望江、凉泉区、鸦滩区3所初级中学,学生共809名。1959年建长岭区和赛口区初级中学。次年建华阳区初级中学,上课仅3个月即停办。1961年凉泉区初级中学停办。是年有完中1所,初中4所,学生1150名。1968年,建华阳工农中学,望江初级中学并入望江中学。1969年,城关、杨湾、白沙、雷港、莲洲、卫东(凉泉)、翠岭、茶安、长岭、大桥、新桥、杨林、麦元、红炉(古炉)、新坝、金堤、毛安、东风(高士)、漳湖、沟口等公社及红旗(太慈)区建立初级中学,各中学均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1970年,向阳(鸦滩)区初级中学和华阳工农中学各招收1个高中班。次年,长岭区、太慈区、赛口区等初中都开始招收高中班。1975年,全县有完中7所,初中25所,学生9466名。1978年,各中学恢复秋季始业,初、高中学生毕业时间推迟半年。是年,恢复望江初级中学,并改称望江县第二中学。1979年,全县有完中10所,初中26所,小学“戴帽子”的初中班除丰大保留外,其余并入当地初中。1980年调整中学布局,县城完中2所,各区设完中1所,共7所,初中31所,学生共13871名。1981年起,全县高中相继恢复3年制。1983年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长岭中学和码头初中改为职业中学。1985年增设漳湖初中,全县有完中6所,初中30所,学生14451名,有14所初中增设民办班,实行乡办乡管。1986年增设六零圩初级中学。1987年,全县有完中6所,初中31所,在校学生17295名,教职工933名。此外,还有华阳乡陶寓、雷港乡联盟2所私立初级中学和白沙乡的时牌私立初中班,学生240名,教职工12名。
自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到1987年全县高中毕业生考取高等院校的有1522人,考取中等专业学校的有606人;初中毕业生除升入高中和职业中学外,考取中等专业学校的有1047人。
1987年普通中学情况统计表
1977~1987年参加高考录取名额统计表
二、主要中学
望江中学民国27年秋,在圣公会(今县委会大院内)创办初中补习班,招收失学青年和高小毕业生60余名,分两班教学。民国2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在补习班基础上成立望江县立初级中学,委任檀颉韩为校长。是年初,县城沦陷,檀等率学生到太湖,借读于六邑联立中学,6月回县,借何氏宗祠、祖师殿、叶氏宗祠复校上课,4个班,14名教职员,130余名学生。建校之初,设备简陋,生活艰苦,有的课程连课本也没有。全体师生抱着读书救国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除坚持正常的教学外,还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民国32年至34年,开展两次反对国民党军队侮辱学生的斗争。民国35年秋,学校迁至雷阳书院旧址。民国36年为抗议政府以“异党嫌疑”罪行关押5名无辜学生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到民国38年,共有13届毕业生,连同简师科3届毕业的学生,共有毕业学生700余名。解放初,校名改为皖北安庆行政区初级中学,3个班,学生64名,教师11名。学校进行民主改革,取消军训、童训和公民课,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1950年学生增加到百余人。1953年复名县初级中学,5个班,学生210名。是年,望江初级师范2个普师班并入,学生89名。1954年水灾,享受助学金的学生由总数的15%增加到50%。1958年增办高中班,改校名为安徽省望江中学。“大跃进”时期,组织师生大炼钢铁,大办工厂,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1963年贯彻“中教五十条”,开展学雷锋活动,教学秩序好转,教学质量提高,1965年应届毕业生高考录取率为71.4%。“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闹革命”,教师受冲击,校舍校具遭受严重破坏,图书损失殆尽。1968年秋,高中停止招生,初中招收5班新生,学制2年。1966年到1968年3届初、高中学生全部下放回乡。1970年初中恢复3年制,1971年高中恢复招生,全校12个班,学生500余名。1975年学习“朝农”经验,大搞开门办学,组织学生到杨湾、太慈等地参加农业劳动,教育质量急剧下降。
1977年开始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成立8个教研组,建立物理、化学、生物3个实验室。1978年,学校实施《教师工作条例》、《中学生守则》和学籍管理制度,各项工作逐步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上来,并先后为20余名在“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诬陷的教师平反,教育局将“文革”中下放到农村中学的15名教师调回学校,调动了教师积极性。1978年到1979年,被定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1983年高考,102名考生达初选分数线,占全县考生60%。是年,学生谢涛、王俊的科技小成果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成果展览获二等奖。1987年有初中10个班,高中11个班,学生1269名,教职员工107名,其中专职教师70名,大学本科毕业的29人,专科毕业的36人,评为高级教师的14名,中级教师的25名。校园占地30亩,校舍建筑面积5602平方米。实验室、仪器室共8个,600余平方米。图书室80平方米,藏书11000余册,报纸杂志200余种。阅览室200平方米,120个座位。自建校至1987年,培养初中毕业生5520名,高中毕业生3344名,其中升入中专的有237人,大专203人,大学本科590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30余人。
望江二中1958年创办,招收4个班,学生240名,教职员11名,校名望江初级中学。校址在城隍庙,旋迁至血防站,1960年春迁至吉水,1961年春迁至青草湖,1963年秋又迁至回龙宫,1968年秋停办,校产全部并入望江中学。1978年,于回龙宫旧址重新建校,定为县重点中学,始名望江县第二中学(简称二中)。当年初、高中各招收2个班,学生200名,教职员工17名。1980年秋,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81年秋,高中改为3年制,成为望江第一所改制中学。是年中考,英语人均成绩名列地区第一,3名考生得百分。1982年在地区组织的英语竞赛中,获团体冠军。1984年高考,文科类政治、语文、外语、数学4科人均成绩列地区第一。1985年高考,理科的政治、外语、化学3科人均成绩在省、地重点中学中名列第一。是年,在全省“小百灵”歌咏比赛中,学生陈勇获第一名,初二学生邓文在少年级游泳比赛中,获省级项目第一名。1987年高考,考生陈莉的语文成绩110分,名列全省第一。是年,学校有高中15个班,初中5个班,学生1199名,教职员工80名,其中专职教师55名,评为高级教师的7名,中级教师的11名。
校园占地107亩,园内竹木花草,相映成趣,景色宜人。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宿舍楼,全校总建筑面积6690平方米。实验楼拥有价值4万余元的全套实用仪器,能满足高、初中理化教学实验。图书楼藏书13000册,杂志15000本。复校至1987年,培养初中毕业生800余名,70%升入中专、高中,高中毕业生900余名,400余人升入高等院校。
华阳中学1958年创办,前身系华阳红专大学,1959年改为华阳农业中学,1963年改名为华阳棉花中学,1966年改名为华阳工农学校,1968年又改为华阳工农中学。1970年开始招收高中班。1973年改名为安徽省望江县华阳中学。1987年,学校有12个教学班,学生684名,教职工57名。校园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30平方米。建有图书室和实验、电教室,实验、电教设备比较齐全。近3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几千名各级各类人才。1979届高中毕业生赵玉德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望江县解放后第一个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鸦滩中学1958年秋创办,招1个初中班,学生58名。1960年发展到5个班。1963年升学考试,16名考生被录取8名。1966、1967两年,停止招生。1968年复课,招收2个班,70余名学生。1970年高中招收2个班,1978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中考名列第二。1983年,高中改为3年制。1987年,初、高中共9个班,学生664余名,教职员工49名。校园占地14.5亩,教室19间,教师宿舍23间。1978年至1987年,学校共培养高中毕业生582名,升入高等院校的70余人,升入中专的28人。
赛口中学1959年在佩山脚下的陈氏宗祠创办,招收2个班,学生120名。建校之初,设备简陋,校具短少,5名教师只有1张办公桌。1960年迁至高士镇。随着勤工俭学的开展,1961年初,赛口区委决定将校址迁到漳湖的鸟咀(现大湾乡红光村),划拨土地80多亩,配给耕牛18头。学生上午学习,下午劳动,先后盖了几十间茅房,种植几十亩大豆、高粱,养了成群的鸡、鸭、鹅、羊。1964年,赛口区委又决定将校址迁到赛口镇西南角的焦赛湖畔,四年三迁,全部搬迁任务都由师生利用假期肩挑背扛去完成的。1966年6月,学生“停课闹革命”;8月,教师到县城参加集训班;年底,学校成立红卫兵组织;翌年初,大部分红卫兵外出串连。1968年底“侯、王建议信”发表之后,学校只有3名教师留守,其余均下放到公社或大队。1969年复课,师生陆续回校。1971年高中班招生50名。1973年,“四人帮”宣扬白卷英雄张铁生,反对“师道尊严”,继后又推广“朝农”经验,使教师欲教不能,学生放任自流,秩序混乱。1977年开始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年高考,有4名考生考取大专院校。1978年,金堤、高士两中学的高二班并入,初中面向全区统招,择优录取。1979年100名应、历届毕业生中,18名考取大专院校,7名考取高中、中专。1980年90名应、历届毕业生,19名考取大专院校,两届高考成绩均列全县上游。1981年开始,初中升学成绩连续5年都名列全县第一,1984年中考成绩居全县前5名的考生,赛中占了4名(1、2、3、5名)。是年秋,增设水产中专班,招生30名。10月,副省长杨纪珂前来视察,并批文拨款3万元建立实验中心。1987年有高中4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411名,教职员39名。校园占地34亩,建有891平方米教学大楼,302平方米实验室,42平方米图书馆,1710平方米教职工宿舍。1977年到1987年,共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91名,向重点高中、中专输送新生57名。
太慈中学1968年在太慈小学开设初中班,1970年成立初级中学,次年增设高中班,定名为红旗中学。1972年开始学习“朝农”经验,实行开门办学,建立农场和气象、虫情观察哨,聘请工农上讲台,以农村为课堂,以农业学大寨为基础课,以义务劳动为必修课,以劳动表现好坏评定学生成绩优劣,要求学生“一双草鞋经常穿,一个针线包身上带,一把银锄挖修根,一手老茧工农样”,“今日农村来,将来农村去”。1976年学校分为本部和寨华农场、王屋、五星、合心4个“驻队实践班”及桃庄教学点。是年,县委在该校召开现场会,推广“驻队实践班”经验,省委将该校列为全省农业学大寨十面红旗之一,5月31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发表题为《顶风破浪向前闯》的报导,该校成为“开门办学”的典型。1977年开始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拨乱反正,健全制度,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79年,学生吴梦怀获全省物理竞赛三等奖。1980年校名改为太慈中学。1987年有高中5个班,初中4个班,学生共576名,教职工37名。1978年至1987年,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42名,向中专输送新生12名。
民国28年创办望江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招收1个高中班,改名为望江中学。同年建望江、凉泉区、鸦滩区3所初级中学,学生共809名。1959年建长岭区和赛口区初级中学。次年建华阳区初级中学,上课仅3个月即停办。1961年凉泉区初级中学停办。是年有完中1所,初中4所,学生1150名。1968年,建华阳工农中学,望江初级中学并入望江中学。1969年,城关、杨湾、白沙、雷港、莲洲、卫东(凉泉)、翠岭、茶安、长岭、大桥、新桥、杨林、麦元、红炉(古炉)、新坝、金堤、毛安、东风(高士)、漳湖、沟口等公社及红旗(太慈)区建立初级中学,各中学均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1970年,向阳(鸦滩)区初级中学和华阳工农中学各招收1个高中班。次年,长岭区、太慈区、赛口区等初中都开始招收高中班。1975年,全县有完中7所,初中25所,学生9466名。1978年,各中学恢复秋季始业,初、高中学生毕业时间推迟半年。是年,恢复望江初级中学,并改称望江县第二中学。1979年,全县有完中10所,初中26所,小学“戴帽子”的初中班除丰大保留外,其余并入当地初中。1980年调整中学布局,县城完中2所,各区设完中1所,共7所,初中31所,学生共13871名。1981年起,全县高中相继恢复3年制。1983年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长岭中学和码头初中改为职业中学。1985年增设漳湖初中,全县有完中6所,初中30所,学生14451名,有14所初中增设民办班,实行乡办乡管。1986年增设六零圩初级中学。1987年,全县有完中6所,初中31所,在校学生17295名,教职工933名。此外,还有华阳乡陶寓、雷港乡联盟2所私立初级中学和白沙乡的时牌私立初中班,学生240名,教职工12名。
自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到1987年全县高中毕业生考取高等院校的有1522人,考取中等专业学校的有606人;初中毕业生除升入高中和职业中学外,考取中等专业学校的有1047人。
1987年普通中学情况统计表
1977~1987年参加高考录取名额统计表
二、主要中学
望江中学民国27年秋,在圣公会(今县委会大院内)创办初中补习班,招收失学青年和高小毕业生60余名,分两班教学。民国2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在补习班基础上成立望江县立初级中学,委任檀颉韩为校长。是年初,县城沦陷,檀等率学生到太湖,借读于六邑联立中学,6月回县,借何氏宗祠、祖师殿、叶氏宗祠复校上课,4个班,14名教职员,130余名学生。建校之初,设备简陋,生活艰苦,有的课程连课本也没有。全体师生抱着读书救国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除坚持正常的教学外,还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民国32年至34年,开展两次反对国民党军队侮辱学生的斗争。民国35年秋,学校迁至雷阳书院旧址。民国36年为抗议政府以“异党嫌疑”罪行关押5名无辜学生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到民国38年,共有13届毕业生,连同简师科3届毕业的学生,共有毕业学生700余名。解放初,校名改为皖北安庆行政区初级中学,3个班,学生64名,教师11名。学校进行民主改革,取消军训、童训和公民课,贯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1950年学生增加到百余人。1953年复名县初级中学,5个班,学生210名。是年,望江初级师范2个普师班并入,学生89名。1954年水灾,享受助学金的学生由总数的15%增加到50%。1958年增办高中班,改校名为安徽省望江中学。“大跃进”时期,组织师生大炼钢铁,大办工厂,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1963年贯彻“中教五十条”,开展学雷锋活动,教学秩序好转,教学质量提高,1965年应届毕业生高考录取率为71.4%。“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闹革命”,教师受冲击,校舍校具遭受严重破坏,图书损失殆尽。1968年秋,高中停止招生,初中招收5班新生,学制2年。1966年到1968年3届初、高中学生全部下放回乡。1970年初中恢复3年制,1971年高中恢复招生,全校12个班,学生500余名。1975年学习“朝农”经验,大搞开门办学,组织学生到杨湾、太慈等地参加农业劳动,教育质量急剧下降。
1977年开始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成立8个教研组,建立物理、化学、生物3个实验室。1978年,学校实施《教师工作条例》、《中学生守则》和学籍管理制度,各项工作逐步转移到以教学为中心上来,并先后为20余名在“反右”斗争、“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诬陷的教师平反,教育局将“文革”中下放到农村中学的15名教师调回学校,调动了教师积极性。1978年到1979年,被定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1983年高考,102名考生达初选分数线,占全县考生60%。是年,学生谢涛、王俊的科技小成果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成果展览获二等奖。1987年有初中10个班,高中11个班,学生1269名,教职员工107名,其中专职教师70名,大学本科毕业的29人,专科毕业的36人,评为高级教师的14名,中级教师的25名。校园占地30亩,校舍建筑面积5602平方米。实验室、仪器室共8个,600余平方米。图书室80平方米,藏书11000余册,报纸杂志200余种。阅览室200平方米,120个座位。自建校至1987年,培养初中毕业生5520名,高中毕业生3344名,其中升入中专的有237人,大专203人,大学本科590人,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30余人。
望江二中1958年创办,招收4个班,学生240名,教职员11名,校名望江初级中学。校址在城隍庙,旋迁至血防站,1960年春迁至吉水,1961年春迁至青草湖,1963年秋又迁至回龙宫,1968年秋停办,校产全部并入望江中学。1978年,于回龙宫旧址重新建校,定为县重点中学,始名望江县第二中学(简称二中)。当年初、高中各招收2个班,学生200名,教职员工17名。1980年秋,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81年秋,高中改为3年制,成为望江第一所改制中学。是年中考,英语人均成绩名列地区第一,3名考生得百分。1982年在地区组织的英语竞赛中,获团体冠军。1984年高考,文科类政治、语文、外语、数学4科人均成绩列地区第一。1985年高考,理科的政治、外语、化学3科人均成绩在省、地重点中学中名列第一。是年,在全省“小百灵”歌咏比赛中,学生陈勇获第一名,初二学生邓文在少年级游泳比赛中,获省级项目第一名。1987年高考,考生陈莉的语文成绩110分,名列全省第一。是年,学校有高中15个班,初中5个班,学生1199名,教职员工80名,其中专职教师55名,评为高级教师的7名,中级教师的11名。
校园占地107亩,园内竹木花草,相映成趣,景色宜人。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宿舍楼,全校总建筑面积6690平方米。实验楼拥有价值4万余元的全套实用仪器,能满足高、初中理化教学实验。图书楼藏书13000册,杂志15000本。复校至1987年,培养初中毕业生800余名,70%升入中专、高中,高中毕业生900余名,400余人升入高等院校。
华阳中学1958年创办,前身系华阳红专大学,1959年改为华阳农业中学,1963年改名为华阳棉花中学,1966年改名为华阳工农学校,1968年又改为华阳工农中学。1970年开始招收高中班。1973年改名为安徽省望江县华阳中学。1987年,学校有12个教学班,学生684名,教职工57名。校园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30平方米。建有图书室和实验、电教室,实验、电教设备比较齐全。近3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几千名各级各类人才。1979届高中毕业生赵玉德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是望江县解放后第一个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鸦滩中学1958年秋创办,招1个初中班,学生58名。1960年发展到5个班。1963年升学考试,16名考生被录取8名。1966、1967两年,停止招生。1968年复课,招收2个班,70余名学生。1970年高中招收2个班,1978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中考名列第二。1983年,高中改为3年制。1987年,初、高中共9个班,学生664余名,教职员工49名。校园占地14.5亩,教室19间,教师宿舍23间。1978年至1987年,学校共培养高中毕业生582名,升入高等院校的70余人,升入中专的28人。
赛口中学1959年在佩山脚下的陈氏宗祠创办,招收2个班,学生120名。建校之初,设备简陋,校具短少,5名教师只有1张办公桌。1960年迁至高士镇。随着勤工俭学的开展,1961年初,赛口区委决定将校址迁到漳湖的鸟咀(现大湾乡红光村),划拨土地80多亩,配给耕牛18头。学生上午学习,下午劳动,先后盖了几十间茅房,种植几十亩大豆、高粱,养了成群的鸡、鸭、鹅、羊。1964年,赛口区委又决定将校址迁到赛口镇西南角的焦赛湖畔,四年三迁,全部搬迁任务都由师生利用假期肩挑背扛去完成的。1966年6月,学生“停课闹革命”;8月,教师到县城参加集训班;年底,学校成立红卫兵组织;翌年初,大部分红卫兵外出串连。1968年底“侯、王建议信”发表之后,学校只有3名教师留守,其余均下放到公社或大队。1969年复课,师生陆续回校。1971年高中班招生50名。1973年,“四人帮”宣扬白卷英雄张铁生,反对“师道尊严”,继后又推广“朝农”经验,使教师欲教不能,学生放任自流,秩序混乱。1977年开始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年高考,有4名考生考取大专院校。1978年,金堤、高士两中学的高二班并入,初中面向全区统招,择优录取。1979年100名应、历届毕业生中,18名考取大专院校,7名考取高中、中专。1980年90名应、历届毕业生,19名考取大专院校,两届高考成绩均列全县上游。1981年开始,初中升学成绩连续5年都名列全县第一,1984年中考成绩居全县前5名的考生,赛中占了4名(1、2、3、5名)。是年秋,增设水产中专班,招生30名。10月,副省长杨纪珂前来视察,并批文拨款3万元建立实验中心。1987年有高中4个班,初中3个班,学生411名,教职员39名。校园占地34亩,建有891平方米教学大楼,302平方米实验室,42平方米图书馆,1710平方米教职工宿舍。1977年到1987年,共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91名,向重点高中、中专输送新生57名。
太慈中学1968年在太慈小学开设初中班,1970年成立初级中学,次年增设高中班,定名为红旗中学。1972年开始学习“朝农”经验,实行开门办学,建立农场和气象、虫情观察哨,聘请工农上讲台,以农村为课堂,以农业学大寨为基础课,以义务劳动为必修课,以劳动表现好坏评定学生成绩优劣,要求学生“一双草鞋经常穿,一个针线包身上带,一把银锄挖修根,一手老茧工农样”,“今日农村来,将来农村去”。1976年学校分为本部和寨华农场、王屋、五星、合心4个“驻队实践班”及桃庄教学点。是年,县委在该校召开现场会,推广“驻队实践班”经验,省委将该校列为全省农业学大寨十面红旗之一,5月31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发表题为《顶风破浪向前闯》的报导,该校成为“开门办学”的典型。1977年开始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拨乱反正,健全制度,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79年,学生吴梦怀获全省物理竞赛三等奖。1980年校名改为太慈中学。1987年有高中5个班,初中4个班,学生共576名,教职工37名。1978年至1987年,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42名,向中专输送新生1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