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2年,短期义务小学中附设农民识字班,师生共同教农民识字。抗日战争时期,乡、保学校开设成人班、妇女班,但多流于形式。
1949年,各乡、村大办冬学,在修复江堤的工地上,办冬学979所,组织7738名民工夜间学习。1951年,有冬学1346所,教师1519名,并将88所冬学转为常年民校。文教科举办冬学教师培训班,并编印《冬学快报》。同年11月27日,召开工农业余教育授奖大会,奖励12名冬学模范教师和32名模范学员,模范教师范则文、模范学员童雪云出席皖北区模范代表大会。1952年全县共配备专职扫盲教师16名,负责各区冬学及民校工作。1953年春,在沈冲乡推行速成识字法。1954年水灾,常年民校仅22所,11月,制订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扫盲规划,年终有常年民校82所,学员6152名。1955年废除冬学名称。1956年,成立县扫盲协会筹备委员会,按照“靠社办学”和“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原则,组织58966名农民参加扫盲学习,其中1768人脱盲。年底召开全县扫盲积极分子大会,表彰22个先进单位,12名先进工作者,29名优秀民师,37名优秀学员。1957年底,有常年民校917所,识字班867个,82952名农民参加学习。1958年,开办成人耕读班,有8548名农民参加学习。1965年,有农民业余班132个,学员3239名。
“文化大革命”中,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新的文盲不断产生。
1978年底,恢复扫盲工作。1980年,成立县工农教育委员会,文教局设工农教育股,公社配扫盲干事。5月,全县有农民夜校162所,学员5331名。1981年,县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堵少年,扫少年,以堵为主,堵扫结合”的原则,在办好农村小学的基础上,办起夜班、早午班等各种形式的扫盲班154个,其中由小学兼办的101个,学员3751名。1982年,县教育局提出办“双扫班”,把扫除文盲和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办“双扫班”256个,学员8456名。1985年4月,县教育局进行农村文化状况普查,全县253724名青壮年农民中,文盲、半文盲70638人,占总数的27.8%。普查后,县教育局制订《1984年至1990年扫盲规划》,首先组织12~25岁青壮年农民中的文盲、半文盲进入简易小学或扫盲班学习,限期分批脱盲。是年,全县有简易小学364所,扫盲班256个,共有学员16088名。1987年2月,安庆行署教委在县白沙乡召开扫盲现场会,组织区、乡负责人及各中心小学校长参观考察,推动全县扫盲工作。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