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校舍设备
清末,官立高等小学堂沿用雷阳书院房屋作为校舍,3所私立初小以本姓祠堂作为校舍,设备仅有黑板、课桌椅凳。
民国初,学校设备仍很简陋。民国17年后,县教育局拨款修建、改建几处公所和庙宇作为完小校舍。各完小有图书、教学挂图、脚踏风琴及足球场、篮球场、单双杠。抗日战争时期,乡保学校多是利用祠堂、庙宇或民间公所作为校舍,搭木板上课。望江初级中学初借用圣公会的楼房,后借用祖师殿、何祠、叶祠等处上课。民国32年,县长漆仍素下令拆毁香茗山的无量殿、老鸦滩的蔡公庙,将砖瓦木石用于改建祖师殿原有庙房,作为校舍。抗日战争胜利后,望江初中迁到雷阳书院旧址,建房屋21间,图书室存列有《中学生文库》及有关教学书籍。简师是利用战时县政府房屋为校舍。各镇、乡、保学校仍然是房屋破旧,设备简陋。
解放初,政府拨款,群众献工献料,扩建部分旧校舍。土地制度改革运动中,将没收部分房屋改作小学校舍。1954年洪水冲毁小学校舍122所,540间,暑期水退后,省政府拨款82000元重建和修复校舍。1972、1973、1975、1976、1977年,先后遭受风灾、水灾,1478间小学房屋倒塌。1982年内湖涝灾,“所中学、350所小学被淹,4372间房屋倒塌,损失大型校具275件、课桌凳4088套、图书1706册、教学仪器708件,经济损失426.9万元。历年灾后,政府均拨款修复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农村小学仍未改变“黑屋子、泥凳子、土台子、灰孩子”的状况。1983年起,中小学校舍的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集体和群众三结合的办法解决。1984年,政府拨款27.8万元,社会及群众集资83万元,改建、新建校舍1174间,添置课桌凳560套。码头乡杨树小学建成16开间教学楼一幢,雷港乡中心小学建成教师宿舍楼一幢。1986年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87年统计,全县校舍面积有21.3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77000平方米,职业中学9700平方米,小学。126300平方米。中学有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36幢,小学有教学楼、宿舍楼11幢,木制课桌凳65850套(单人计算)。完中和部分初中设有仪器室和实验室。望江中学和望江二中有规模较大的图书室和阅览室,电教设备有电视机15部,电影放映机3部,放相机4部。在外语教学中,收录机普遍使用。各中小学均有大小不等的运动场地,完中和部分初中有篮球场、排球场、单双杠、木马等体育设施。
民国初,学校设备仍很简陋。民国17年后,县教育局拨款修建、改建几处公所和庙宇作为完小校舍。各完小有图书、教学挂图、脚踏风琴及足球场、篮球场、单双杠。抗日战争时期,乡保学校多是利用祠堂、庙宇或民间公所作为校舍,搭木板上课。望江初级中学初借用圣公会的楼房,后借用祖师殿、何祠、叶祠等处上课。民国32年,县长漆仍素下令拆毁香茗山的无量殿、老鸦滩的蔡公庙,将砖瓦木石用于改建祖师殿原有庙房,作为校舍。抗日战争胜利后,望江初中迁到雷阳书院旧址,建房屋21间,图书室存列有《中学生文库》及有关教学书籍。简师是利用战时县政府房屋为校舍。各镇、乡、保学校仍然是房屋破旧,设备简陋。
解放初,政府拨款,群众献工献料,扩建部分旧校舍。土地制度改革运动中,将没收部分房屋改作小学校舍。1954年洪水冲毁小学校舍122所,540间,暑期水退后,省政府拨款82000元重建和修复校舍。1972、1973、1975、1976、1977年,先后遭受风灾、水灾,1478间小学房屋倒塌。1982年内湖涝灾,“所中学、350所小学被淹,4372间房屋倒塌,损失大型校具275件、课桌凳4088套、图书1706册、教学仪器708件,经济损失426.9万元。历年灾后,政府均拨款修复校舍,添置教学设备。农村小学仍未改变“黑屋子、泥凳子、土台子、灰孩子”的状况。1983年起,中小学校舍的建设资金,采取国家、集体和群众三结合的办法解决。1984年,政府拨款27.8万元,社会及群众集资83万元,改建、新建校舍1174间,添置课桌凳560套。码头乡杨树小学建成16开间教学楼一幢,雷港乡中心小学建成教师宿舍楼一幢。1986年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87年统计,全县校舍面积有21.3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77000平方米,职业中学9700平方米,小学。126300平方米。中学有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36幢,小学有教学楼、宿舍楼11幢,木制课桌凳65850套(单人计算)。完中和部分初中设有仪器室和实验室。望江中学和望江二中有规模较大的图书室和阅览室,电教设备有电视机15部,电影放映机3部,放相机4部。在外语教学中,收录机普遍使用。各中小学均有大小不等的运动场地,完中和部分初中有篮球场、排球场、单双杠、木马等体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