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防疫
一、 预防接种
清末,民间有“苗郎中”用天花患者的疮痂种在健康儿童身上,预防天花,危险性大。民国时期,偶有医生点种痘苗及接种伤寒菌苗,因接种面小,达不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50年代初,防疫人员在全县进行牛痘、白喉、百日咳等疫苗的预防注射。60年代后,在重点开展副霍乱的预防接种同时,完成牛痘、伤寒、副伤寒、白喉、乙脑、百日咳、卡介苗等疫苗的预防接种任务。1984年开始,在全县32个乡(镇)逐步实施计划免疫,重点接种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卡介苗等,到1987年底,全县有1~7周岁54883名儿童建立了计划免疫卡,各类疫苗接种累计达124万人份。
二、传染病防治
天花解放前普遍流行,终年不断,死亡率高。1950年,开始进行牛痘疫苗的普种、补种。1952年发病5例,无死亡。1953年基本灭绝。为防止再度传入,还一直坚持进行牛痘普种,至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已消灭天花,才停止种痘工作。
白喉1954年至1985年共发病7439例。50年代给易感儿童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继后又进行白喉类毒素注射。80年代开始,白喉预防注射工作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发病数明显减少。1986、1987两年无发病现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呈散在性发生。1958年至1987年共发病6200例,其中1967年发病1435例,死亡66人,1979年发病1496例,死亡24人,是发病数较高的年份。流行期间,县防疫人员深入疫区,采取综合措施,切断传染途径,并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服药。1980年后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1985年至1987年共接种流脑疫苗18万人份。
麻疹1953年至1987年共发病51667例,1976年发病高达6233例。医务人员及时给予病人隔离治疗,同时大力普及卫生知识。1981年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5年发病率降到0.39/10万。1982年至1987年累计接种麻疹疫苗15.6万人份。
流行性出血热1962年首次发现出血热病人。1972年发病200例,死亡28人。到1987年共发病1189例。患者多为青壮年农民,主要发病地区在沿江、沿湖一带。县医疗卫生部门除给予病人及时治疗外,还深入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83年,全县鼠密度由7%夹次降为2.5%夹次。城关镇、吉水居委会被评为全省灭鼠先进单位。
细菌性痢疾是流行甚广的常见病,发病率一直较高。1953年至1987年共发病75944例,其中1977年发病13556例,为最多。沈冲乡1987年暴发流行,发病2730例,死亡5人。为控制疫情,卫生防疫部门号召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病人、灭蝇)212作。
病毒性肝炎多呈散发状态。1959年至1987年共发病5827例。1979、1980年两年共发病1612例,为最多。县防疫站除加强卫生宣传、饮食服务行业卫生管理和监督监测工作外,还在漳湖公社六合大队、毛安公社北云大队等疫区设简易病房,收治病人,防治结合。
脊髓灰质炎1959年至1987年共发病73例,发病数较多的是1987年,新坝、高士两乡发病16例。预防措施是发放儿童“脊灰”糖丸。1982年至1987年全县累计发放糖丸疫苗30.4万人份。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呈散发状态。1955年至1987年共发病2720例,发病数较多的是1956、1957两年,共发病1380例。预防乙脑,重点是预防接种,1982年至1987年累计接种“乙脑”疫苗25.8万人份。
结核病1986年统计,全县先后登记、管理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12名。预防措施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卡介苗接种,1982年至1987年累计接种8.5万人份。
狂犬病1974年始发病1例。1982年起犬伤人数增加,至1987年共死亡37人。县政府多次下文要求各地抓好灭狗防病工作,但犬伤现象仍时有发生。
钩端螺旋体病1973年6月,赛口、漳湖两区境内发病252例。疫情发生后,除及时用青霉素治疗患者外,还对疫区重点人群进行“钩体”疫苗的注射,1974年至1975年共注射2万人份,这两年发病45例。1976年后未发现新病例。
炭疽病1956年发病5例,翌年发病2例。1976年6月至8月漳湖、赛口两区35个大队共发病92例。1977年春,县防疫部门在疫区接种炭疽菌苗5000余人份,后未再发现新病例。
霍乱、副霍乱1952年开始进行霍乱疫苗预防注射。1962年至1965年在华阳区开展较大规模的疫苗接种。70年代以后,全县5区1镇、大轮码头在每年防治季节(5~10月份)均设肠道传染门诊部,县医院和防疫站联合成立二副防治机动队。1986年9月,白沙乡罗墩村首次发生副霍乱病2例,1987年该乡江调村又发病1例,省、县派出医务防疫人员及时抢救治疗,防止疫情扩大。
三、地方病防治
疟疾解放前普遍流行。50年代初期发病率仍较高。50年代末,结合农业生产汗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蚊虫孳生地。60年代每年进行抗复发治疗,流行季节还对流行区人群进行服药预防。1973年认真贯彻“两根治、一预防”和大力灭蚊等措施,并采用乙氨嘧啶、伯氨喹宁八日疗法,对疟疾史病人进行休止期根治,发病情况有所控制。1975年至1977年发病率又稍回升,全年发病超过10000人。1980年后,为加强对疟疾病人根治和疫情监测,选建漳湖、长岭、华阳3个疟疾镜检站。1984年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7年降至39.78/10万(人)。
头癣1959年进行地方病调查,发现头癣病患者6354人。1978年至1980年开展普查普治,查出患者5198人,治愈5056人。1982年达到卫生部关于基本消灭头癣病的规定标准。民间流传一则新歌谣:“自从盘古开天地,没有政府管癞痢;千年铁树开了花,癞痢头上长新发”。
丝虫病1958年冬调查,全县24个公社有丝虫病患者3297人。1971、1972两年查出患者10253人,治疗6712人。1982年抽查太慈、松山、东风、长岭、邵湾5村3957人,血检阳性47人,阳性率1.19%,经鉴定属班氏丝虫病轻度流行区。1987年查5000人,阳性率为0.5%。
地甲、地克病1982年开始“两地病”防治工作,当年抽查403所中小学学生72366人,甲状腺肿大率为16.26%;查鸦滩、白沙两公社居民3912人,患病245人,经鉴定属地甲病轻、中度流行区。1984年起实施食盐加碘防治措施,至1987年患病率降至0.86%。
麻风病1959年开始查治工作,至1987年共发现病人13例,其中6例死亡,3例送专科医院隔离治疗,其余在家进行联合化疗。
清末,民间有“苗郎中”用天花患者的疮痂种在健康儿童身上,预防天花,危险性大。民国时期,偶有医生点种痘苗及接种伤寒菌苗,因接种面小,达不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50年代初,防疫人员在全县进行牛痘、白喉、百日咳等疫苗的预防注射。60年代后,在重点开展副霍乱的预防接种同时,完成牛痘、伤寒、副伤寒、白喉、乙脑、百日咳、卡介苗等疫苗的预防接种任务。1984年开始,在全县32个乡(镇)逐步实施计划免疫,重点接种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卡介苗等,到1987年底,全县有1~7周岁54883名儿童建立了计划免疫卡,各类疫苗接种累计达124万人份。
二、传染病防治
天花解放前普遍流行,终年不断,死亡率高。1950年,开始进行牛痘疫苗的普种、补种。1952年发病5例,无死亡。1953年基本灭绝。为防止再度传入,还一直坚持进行牛痘普种,至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已消灭天花,才停止种痘工作。
白喉1954年至1985年共发病7439例。50年代给易感儿童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继后又进行白喉类毒素注射。80年代开始,白喉预防注射工作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发病数明显减少。1986、1987两年无发病现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呈散在性发生。1958年至1987年共发病6200例,其中1967年发病1435例,死亡66人,1979年发病1496例,死亡24人,是发病数较高的年份。流行期间,县防疫人员深入疫区,采取综合措施,切断传染途径,并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服药。1980年后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1985年至1987年共接种流脑疫苗18万人份。
麻疹1953年至1987年共发病51667例,1976年发病高达6233例。医务人员及时给予病人隔离治疗,同时大力普及卫生知识。1981年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5年发病率降到0.39/10万。1982年至1987年累计接种麻疹疫苗15.6万人份。
流行性出血热1962年首次发现出血热病人。1972年发病200例,死亡28人。到1987年共发病1189例。患者多为青壮年农民,主要发病地区在沿江、沿湖一带。县医疗卫生部门除给予病人及时治疗外,还深入疫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83年,全县鼠密度由7%夹次降为2.5%夹次。城关镇、吉水居委会被评为全省灭鼠先进单位。
细菌性痢疾是流行甚广的常见病,发病率一直较高。1953年至1987年共发病75944例,其中1977年发病13556例,为最多。沈冲乡1987年暴发流行,发病2730例,死亡5人。为控制疫情,卫生防疫部门号召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病人、灭蝇)212作。
病毒性肝炎多呈散发状态。1959年至1987年共发病5827例。1979、1980年两年共发病1612例,为最多。县防疫站除加强卫生宣传、饮食服务行业卫生管理和监督监测工作外,还在漳湖公社六合大队、毛安公社北云大队等疫区设简易病房,收治病人,防治结合。
脊髓灰质炎1959年至1987年共发病73例,发病数较多的是1987年,新坝、高士两乡发病16例。预防措施是发放儿童“脊灰”糖丸。1982年至1987年全县累计发放糖丸疫苗30.4万人份。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呈散发状态。1955年至1987年共发病2720例,发病数较多的是1956、1957两年,共发病1380例。预防乙脑,重点是预防接种,1982年至1987年累计接种“乙脑”疫苗25.8万人份。
结核病1986年统计,全县先后登记、管理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12名。预防措施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卡介苗接种,1982年至1987年累计接种8.5万人份。
狂犬病1974年始发病1例。1982年起犬伤人数增加,至1987年共死亡37人。县政府多次下文要求各地抓好灭狗防病工作,但犬伤现象仍时有发生。
钩端螺旋体病1973年6月,赛口、漳湖两区境内发病252例。疫情发生后,除及时用青霉素治疗患者外,还对疫区重点人群进行“钩体”疫苗的注射,1974年至1975年共注射2万人份,这两年发病45例。1976年后未发现新病例。
炭疽病1956年发病5例,翌年发病2例。1976年6月至8月漳湖、赛口两区35个大队共发病92例。1977年春,县防疫部门在疫区接种炭疽菌苗5000余人份,后未再发现新病例。
霍乱、副霍乱1952年开始进行霍乱疫苗预防注射。1962年至1965年在华阳区开展较大规模的疫苗接种。70年代以后,全县5区1镇、大轮码头在每年防治季节(5~10月份)均设肠道传染门诊部,县医院和防疫站联合成立二副防治机动队。1986年9月,白沙乡罗墩村首次发生副霍乱病2例,1987年该乡江调村又发病1例,省、县派出医务防疫人员及时抢救治疗,防止疫情扩大。
三、地方病防治
疟疾解放前普遍流行。50年代初期发病率仍较高。50年代末,结合农业生产汗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蚊虫孳生地。60年代每年进行抗复发治疗,流行季节还对流行区人群进行服药预防。1973年认真贯彻“两根治、一预防”和大力灭蚊等措施,并采用乙氨嘧啶、伯氨喹宁八日疗法,对疟疾史病人进行休止期根治,发病情况有所控制。1975年至1977年发病率又稍回升,全年发病超过10000人。1980年后,为加强对疟疾病人根治和疫情监测,选建漳湖、长岭、华阳3个疟疾镜检站。1984年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87年降至39.78/10万(人)。
头癣1959年进行地方病调查,发现头癣病患者6354人。1978年至1980年开展普查普治,查出患者5198人,治愈5056人。1982年达到卫生部关于基本消灭头癣病的规定标准。民间流传一则新歌谣:“自从盘古开天地,没有政府管癞痢;千年铁树开了花,癞痢头上长新发”。
丝虫病1958年冬调查,全县24个公社有丝虫病患者3297人。1971、1972两年查出患者10253人,治疗6712人。1982年抽查太慈、松山、东风、长岭、邵湾5村3957人,血检阳性47人,阳性率1.19%,经鉴定属班氏丝虫病轻度流行区。1987年查5000人,阳性率为0.5%。
地甲、地克病1982年开始“两地病”防治工作,当年抽查403所中小学学生72366人,甲状腺肿大率为16.26%;查鸦滩、白沙两公社居民3912人,患病245人,经鉴定属地甲病轻、中度流行区。1984年起实施食盐加碘防治措施,至1987年患病率降至0.86%。
麻风病1959年开始查治工作,至1987年共发现病人13例,其中6例死亡,3例送专科医院隔离治疗,其余在家进行联合化疗。